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叔姚秉钊2009年整80岁,退休前在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党史办。2005年,三叔在江苏如东掘港镇建起南通市首家“家庭档案室”。在他收藏的许多老照片中,一张剧照引起我的注意,追问之下,三叔向我讲述了这张剧照背后的故事。
1951年庆祝“五四”青年节,如东县掘港小学师生员工举行联欢,排练演出小话剧《工人之家》。这张照片(见图)就是摄于5月4日演出《工人之家》后的剧照。照片前排左起为徐家椿、陈兴国、沈俊杰,后排左起为朱自珍、张宜荪、任佩英、季室华、姚秉钊。除前排中间的陈兴国是一年级学生,其余都是掘港小学老师,年龄不过二十多岁,中间就有我的三叔姚秉钊和三婶朱自珍。三叔说,当时他们还是一般同事,双方感情尚处萌芽阶段。我问起三叔跟三婶的恋爱经过,三叔脸上突然泛起一抹红晕,想必那是一段非常值得回味的经历。
三叔1950年到掘港小学工作,起初做财务,后改教书,和三婶教同一年级语文。三婶毕业于南通女子师范,与三叔初中水平相比,算是专业人才了。他们在同一语文教研组备课,探讨业务,渐渐熟悉起来。那时学校没有电灯,俩人晚上常点亮一盏油灯共同备课。油灯的光闪烁而昏暗,要想看清书上的字,人必须尽量往灯前凑,无形中拉近了俩人的距离。尽管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灯下备课却让两颗心越贴越近。
据三叔回忆,演《工人之家》时,他与三婶的感情已处于微妙阶段,尽管没有挑明,但彼此心照不宣。俩人在剧中扮演一对夫妻,更增加了接触和了解。对剧情细节,三叔已记不清了,总之是反映一个工人家庭一家三代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故事,其中不乏新旧思想斗争。三叔和三婶在剧中演一对夫妻,最后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真夫妻,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三叔说,季室华是《工人之家》的编剧,当时正追求张宜荪。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陌路人相逢还是陌路人,张宜荪后来和江苏扬州师专教师陈国甫结为夫妻。
2005年6月2日,姚秉钊家庭档案展在如东掘港开幕,三叔和三婶在老年大学音乐班的学友陈兴英、陆玉兰无意中看到这张照片,非常惊奇。因为照片中的陈兴国就是陈兴英的哥哥,照片中的张宜荪就是陆玉兰的舅妈。陆玉兰说,张宜荪已在1975年因患癌症去世,假如她能活着看到这张照片,该有多么高兴。6月12日,三叔将附有赠档感言的复制照片分赠给陈兴英和陆玉兰(见图)。陈国甫收到亡妻年轻时的照片后老泪纵横,致信三叔三婶说:“非常珍贵,万分感激!”他在信中详细介绍了张宜荪到扬州后的生活经历及患病过程。张宜荪去世后,起初他“如痴如呆地把她的骨灰放在卧室里”。1976年,骨灰才“在她领导与同志的护送下进入墓穴”。令人欣慰的是,张宜荪遗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已学有所成。
一张老照片凝聚的情感,有时浓得化不开,让人回味无穷。历时愈久,愈显示出其价值与岁月沧桑。
(责编:辛娅)
1951年庆祝“五四”青年节,如东县掘港小学师生员工举行联欢,排练演出小话剧《工人之家》。这张照片(见图)就是摄于5月4日演出《工人之家》后的剧照。照片前排左起为徐家椿、陈兴国、沈俊杰,后排左起为朱自珍、张宜荪、任佩英、季室华、姚秉钊。除前排中间的陈兴国是一年级学生,其余都是掘港小学老师,年龄不过二十多岁,中间就有我的三叔姚秉钊和三婶朱自珍。三叔说,当时他们还是一般同事,双方感情尚处萌芽阶段。我问起三叔跟三婶的恋爱经过,三叔脸上突然泛起一抹红晕,想必那是一段非常值得回味的经历。
三叔1950年到掘港小学工作,起初做财务,后改教书,和三婶教同一年级语文。三婶毕业于南通女子师范,与三叔初中水平相比,算是专业人才了。他们在同一语文教研组备课,探讨业务,渐渐熟悉起来。那时学校没有电灯,俩人晚上常点亮一盏油灯共同备课。油灯的光闪烁而昏暗,要想看清书上的字,人必须尽量往灯前凑,无形中拉近了俩人的距离。尽管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灯下备课却让两颗心越贴越近。
据三叔回忆,演《工人之家》时,他与三婶的感情已处于微妙阶段,尽管没有挑明,但彼此心照不宣。俩人在剧中扮演一对夫妻,更增加了接触和了解。对剧情细节,三叔已记不清了,总之是反映一个工人家庭一家三代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故事,其中不乏新旧思想斗争。三叔和三婶在剧中演一对夫妻,最后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真夫妻,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三叔说,季室华是《工人之家》的编剧,当时正追求张宜荪。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陌路人相逢还是陌路人,张宜荪后来和江苏扬州师专教师陈国甫结为夫妻。
2005年6月2日,姚秉钊家庭档案展在如东掘港开幕,三叔和三婶在老年大学音乐班的学友陈兴英、陆玉兰无意中看到这张照片,非常惊奇。因为照片中的陈兴国就是陈兴英的哥哥,照片中的张宜荪就是陆玉兰的舅妈。陆玉兰说,张宜荪已在1975年因患癌症去世,假如她能活着看到这张照片,该有多么高兴。6月12日,三叔将附有赠档感言的复制照片分赠给陈兴英和陆玉兰(见图)。陈国甫收到亡妻年轻时的照片后老泪纵横,致信三叔三婶说:“非常珍贵,万分感激!”他在信中详细介绍了张宜荪到扬州后的生活经历及患病过程。张宜荪去世后,起初他“如痴如呆地把她的骨灰放在卧室里”。1976年,骨灰才“在她领导与同志的护送下进入墓穴”。令人欣慰的是,张宜荪遗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已学有所成。
一张老照片凝聚的情感,有时浓得化不开,让人回味无穷。历时愈久,愈显示出其价值与岁月沧桑。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