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思维:课堂追问的超越之路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之间的问答与师生的观念、思维、情感、意志等要素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多元性、偶然性等生成性意涵。
  一、弹性化的答案预设
  生成性思维重创造而反框定,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饱含自主性的主体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境因素相互耦合、联动的过程。因此,事物的发展趋向存在着多种可能。这意味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答案。无论这些答案正确与否,它们都是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原初思维反映,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学生学习起点。教师需要扭转传统的“答案唯一”的观念意识,允许学生回答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思考不同答案背后的意义线索,并据此给出针对性的回应。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始终需要一个清晰的思考和安排。只不过,生成性思维指引下的思考和安排已不再是制定一个固化不变的操作流程,而是一种有留白、有包容的弹性预设。它为学生的自由作答留有充足空间,并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下的应对方案。显然,这样的回答预设不再是仅仅遵循单一的“正确答案”,它内在地包含着学生在问答过程中一切潜在的生成性创造。
  二、负荷意义的追问内容
  追问内容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着课堂追问的品质和成效。在本质主义框架下,教师的追问只是为了得出那个唯一的、确定性的答案。由此,教师发起的追问往往没有承载任何的实际意义,甚至把追问当作是探寻既定答案的“口头禅”而已。由此,学生无法在问答的内容与自我的生活经验及思维过程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生成性思维则始终将学生的意义学习、深度学习作为基本考量。这意味着教师的课堂追问在内容程度上不能是空洞的。而必须是负荷了意义,有利于催化学生思维走向深化。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常态、思维特点等,并从中把握与学生课堂表现之间的意义联系。由此,教师在组织追问内容时,可通过以下两条路径协同展开:其一,从学生的回答出发,找寻其在学生生活世界中的基准与归宿,将学生的答案与生活境脉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的源头处获取对知识意义的整体理解与直观感知;其二,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将其统整为有待课堂问答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而使学生发掘现实生活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生活和学习的统整。
  三、互动交往的追问过程
  與世界、与他人、与自我的互动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同样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学生与周围环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以及学生与自我的互动交往。也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交往过程中,学生为适应现实生活并获得持续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素养才得以被不断滋养和提升。课堂追问作为最能体现师生互动交往特质的教学环节,当然也必须承载互动交往的价值与意义。而互动交往的基础则在于对话、协商,尊重差异的民主氛围的建设。对此,生成性思维的贡献在于,其将课堂追问以及课堂教学视作师生于互动交往中实现共同生长和整体发展的过程,从而消解了标准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关系。教师与学生成了平等、同行、交互的共同体。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应当是在生活经验、思维过程方面的指引者而不是控制者。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色,互动交往的过程能为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提供一种分析的视角,一种成长的资源。
  (节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34期)
其他文献
冤枉    法官:“李平,我问你问题,你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李平:“是。”  法官:“案发时,你是不是手持一把锋利的刀子?”  李平:“是。”  法官:“你是不是把刀子架在钱二的脖子上?”  李平:“是。”  法官:“你还喝令他不准动?”  李平:“是。”  法官:“好,你被判非法使用暴力,罪名成立。”  李平:“冤枉,我是理发师,当时正在给钱二刮胡子呀!”
期刊
独居    也是一种潇洒的生活方式。  巴掌大的斗室,仅仅一纸一笔装满便足够了。而中国制造的方块字,于墙于地于窗,成为最豪华的奢侈品。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市实施以来,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建立健全、实施完善以学校为本位的课改教学研究制度的过程中,我校坚持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学校实际,通过一年来的改革实践,形成了“宏观管理·重点突破·构筑平台·突出特色”的课改思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概要性地总结如下:
期刊
主题生成:  中途接手五年级少先大队,我对队员进行摸底时,发现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大部分队员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娇惯,他们俨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他们不是挑就是拣,甚至厌食。
期刊
活动目标:  通过以模拟旅行社代表团为载体,组织各种富有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我省的风景名胜的资料并归纳整理,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我省的风景名胜的了解,进而增强民族自豪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期刊
近日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透露出这样一组数字: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0%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有关资料显示,山西省太原市一家医院心理科儿童心理障碍疾病已占日常门诊量的15%,上海市调查了3000名儿童,其中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南京和北京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儿童情绪障碍分别占21%和11.6%。
期刊
当代教育强调构建民主、和谐、个性化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常识、赞扬、鼓励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
期刊
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  1.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衰弱症状 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兴奋症状 工作学习、用脑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期刊
司机驾驶汽车经过一个山村时向一位居民打听:“请问,此地哪里可以找到汽车配件?”  “往前走,过了那急转弯处有个峡谷那下边多的是。”    达尔文    小王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识,约会那天,他特地戴上了一副新买的眼镜。  “你知道达尔文吗?”约会时女友突然问道。  “当然知道,”小王的语调十分自信,“我学过两年,比英文、日文难学多啦!”
期刊
【摘 要】略读课文教学应加强单元整体意识,精炼目标,精选内容,精设提问,采用简约而精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中进行迁移操练,形成经验,最终运用于课外阅读与写作,实现读写知识与技能、情感与审美的有效生长。把略读教出“厚”意,这才是略读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键词】略读 “厚”意 单元整体意识  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有着独特的价值定位。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