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克勒的中国典藏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关于一个人如何与所有人对话;关于艺术家如何跨越时间和空间与所有人对话;关于过去的文明如何与当下産联系的有力证明。”
  ——亚瑟·姆·塞克勒
  
  传奇人物亚瑟·姆·塞克勒(1913-1987),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收藏家之一,以医药起家,被收藏界喻为“当代美第奇”(编者注:美第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著名家族,富可敌国,以收藏艺术品和赞助艺术家而著称。众多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多那太罗,以及科学家伽利略、米兰多拉等,与美第奇家族都有着密切的交往)。
  塞克勒认为自己首先并永远是一个科学家,他一生发表有关精神病、代谢及营养学论文150余篇,但他同样热爱和注重参与艺术和人文科学,这与他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1913年8月22日,塞克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1933年,塞克勒在纽约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学业主要涉及艺术及人文科学。1937年,塞克勒在纽约大学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1938年,在他年仅25岁的时候,塞克勒成立了自己的治疗研究实验室,并通过在美国进口和销售安定药物积累下自己的财富。1950年,37岁的塞克勒被推选为第一届国际精神病大会的国际研究委员会主席,同年被任命为《临床及实验精神病理》杂志主编。在5a年代后期,他对精神病及代谢的兴趣扩展到对饮食和营养因素在疾病病因和治疗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尽管当时学术界大多数人对鲍林(Linus Pauling)(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维生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有可能在防治癌症等重要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持怀疑态度,但塞克勒却率先支持鲍林(到了20世纪80年代,鲍林的这些论点已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主流,由此可见塞克勒的胆识与医学方面的专业素养)。1960年起,塞克勒开始创办医学周报《医学论坛报》,并将其推广到20个国家,这是同类出版物中的第一份报纸。如今,这份报纸已用七种文字(包括中文版)发行,在二十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一百万的读者。
  “我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种文明或一个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主体材料。如果只看毕加索和亨利·莫尔的作品是不能了解二十世纪艺术的。”这是塞克勒的收藏名言——对艺术的热爱以及资金上的雄厚支撑促使了塞克勒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收藏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起,塞克勒开始收藏艺术品,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国艺术家的绘画,之后又收藏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以及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1950年,塞克勒偶然中看到了一张造型简洁优美的中国明代小桌,由此开始了他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历程。为透彻理解中国文化,塞克勒搜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并成为国际最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藏品种类包括青铜器、玉石、陶器、金属制品、纺织品、雕塑和绘画等。
  与众多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一样,塞克勒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而他的艺术兴趣充分反映在他的慈善行为中。他出资在大都会艺术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建成了塞克勒美术馆,建造了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和华盛顿赛克勒亚洲艺术美术馆及华盛顿塞克勒亚洲艺术美术馆。1976年,塞克勒更不远千里,首次来到他充满好奇的中国。1980年,他将流失海外的一张原为颐和园的御座送还中国。1983年,他参与创办了《医学论坛报》的中文版。亚瑟·姆·塞克勒非常关注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20世纪80年代,塞克勒选址北京大学,在这个古老国度的古老大学,一圆其建造考古教学博物馆的夙愿。
  塞克勒一直对帮助中国保存丰富的文化遗产怀有浓厚兴趣,他憧憬可以建立一个汇集现代博物馆学所有元素的“教学博物馆”,希望这座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现代博物馆的范例,同时也为北大学生提供学习博物馆学的场所,包括学习博物馆的气温控制、艺术品的储存与安全以及考古人员和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培训等。
  1984年,塞克勒正式与北京大学展开关于在北大建造博物馆议题的讨论。在塞克勒看来,北京大学是建造博物馆的最佳选择——北京大学拥有广泛的考古收藏,而且从1930年起,北京大学就开始在培训中国的考古学家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个议题进展极其顺利,后来,塞克勒与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签订了合作声明,决定在1986年9月8日举行博物馆的奠基仪式。
  博物馆选址北京大学风景优美的西门一处,为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与北大校园的风格能和谐相融不突兀,塞克勒特地从纽约邀请建筑师事务所进行设计,并与建筑师及北大人员反复磋商——新的博物馆被设计成明朝建筑的风格,中间有一个庭院。然而,深为遗憾的是,塞克勒因心脏病突发,于1987年5月26日在纽约去世,未能亲眼目睹博物馆的落成。塞克勒去世后,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其遗孀吉尔·塞克勒夫人以及“塞克勒艺术、科学和人文基金会”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博物馆于1993年5月23日开幕,为了庆祝博物馆开幕,从1993年5月28日到31日,举行了为期4天题为“进入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塞克勒艺术、科学和人文基金会”赞助,并由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承办。来自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国家与地区的考古学家与来自中国内地的同行,共计100多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此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东方和西方考古学家的第一次隆重聚首,会议讨论了中国艺术和考古领域的学术及进展,确立了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合作议程。更有意义的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则在此次会议后编辑出版,成为宝贵的研究资料。
  “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塞克勒资助建造的三座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000平方,现收藏有两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
  塞克勒的收藏对于中国艺术在美国的普及教育起了极大作用。1965年,塞克勒基金会成立,此基金会从塞克勒的收藏品中租借了1000多件艺术品(包括中国青铜礼器、石佛像以及中国现存最早记录文字的楚帛书等)组织巡回展览,以便更多的美术馆与教育机构能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能接触与见识到这些艺术品。美术馆和教育机构可通过免费的方式预定租借塞克勒基金会的艺术品,借方只需负责展品的包装(由基金会工作人员监督)、运输、布展和承担一定的保险费用,但一定要负责积极推广和展示该项目。除了组织巡回展览,基金会还负责维护塞克勒收藏品的图片档案,并出版了11本塞克勒收藏品的学术著录。
其他文献
台静农晚年纵情诗酒,去国之思,无日不在醉乡中。往往醉后落笔,兀拔之气不可羁勒。而每书必多落字或误字,然风雅无伤。予寒斋所藏台氏书数件,大多类此。  杨兰春,豫剧作家,一生编导之剧作上百种,著名者如《小二黑结婚》、《朝阳沟》等。解放后由中南区文化局推荐至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坐上火车兴奋得一夜没合眼,方模糊中天已大亮,忽听广播员声音: “现在已到北京丰台车站……”,第一次到北京,也不知丰台在北京的什么
期刊
素有“文化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威尼斯双年展,如今已横跨三个世纪,迈向第53届。今年的双年展主题定为“制造世界”(Making Worlds)。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Danie]B1rnbaum)在解释这个主题时说, “一些作品将展示‘制造中的世界’。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它代表世界的视觉,认真地说,它可以被看成是‘制造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不同的
期刊
我们可以从拉拉尼作品的藏家姓甚名谁来推测出这位艺术家作品的重要性:coach公司的里德·卡拉科夫,香奈儿掌门人卡尔·拉格菲尔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彼得·马连奴以及著名设计师马克·雅克布斯……让我们跟随他如大玩具般的雕塑品,一起进入拉拉尼营造的童话王国。  两个月前,伊夫·圣洛朗的藏品拍卖曾经引起了拍卖界的轰动,耀眼之星布满了拍卖场上的天空,大腕实在是太多,没人会留意到,圣洛朗家里还有一张法国雕塑家拉
期刊
钟表是我们标记时间的工具,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再加上钟表艺术形式上的演变,它们成为了人们身份的象征。如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的三问万年历腕表、雷达(Rado)的钻星(DiaStar)系列腕表、劳力士(Rolex)的“蚝式(Oyster”系列腕表和浪琴(Longines)石英腕表等品牌的钟表,各自用独特的工艺缔造出恒久留存的艺术之珍。  早在13世纪70年代,意大利和德国就已经出现
期刊
5月13日至6月13日在伦敦克里斯甲壳虫画廊举办的“最后的诺曼·瑟尔维尔”卡通展是第一次如此公开展销诺曼近20年来绘画作品的展览。作为插图和卡通画的著名经销商,克里斯甲壳虫画廊在此次展览展出诺曼150幅素描和水彩卡通画。  诺曼·瑟尔维尔(Norman Thelwell),1923年3月出生于英格兰柴郡,是二战以来最受欢迎的卡通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受到了小孩子们极大的欢迎。诺曼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认
期刊
珍珠,一直以来都受到万千女士的追捧,也是各大拍卖行珠宝不可或缺的常客。女士们对珍珠的喜爱与钻石会有所不同。真正的钻石,即便还未到克拉级别,对于平常人来说都价格不菲,不是人人可以拥有。但只要你愿意,如今想拥有一件珍珠首饰并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珠宝品牌店,百货商场,甚至药店都能找到珍珠的身影。这些随意可寻的珍珠和拍卖行中出现的价格不菲的珍珠,都是真珠。  拍卖行出现的,大多是天然海水珠,而遍地泛滥的
期刊
一个著名的艺术网站曾经出过一套扑克牌,这副牌将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呼风唤雨的各路豪杰按照影响力大致排了个座次,尤伦斯夫妇是“梅花A”,很大的牌。尤伦斯的家族身份决定了他本人和中国之间难以分离的关联。他的父亲和舅舅都曾经担任比利时驻华外交官。在老北京,尤伦斯的父亲偶尔会买下一些从前清宫中和王府中流散出来的文物古董,其中一些送给了儿子。这是尤伦斯童年时代的收藏洗礼。  首先应该先看看尤伦斯今天的身份,比利
期刊
我们无法不关注今年的春拍。就像2008年伦敦和纽约的春拍,曾经依稀释放了金融危机的蛛丝马迹一样,大家指望着能从一年之后的春拍中看到艺术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动向的模糊信号。这不是一个好年景,江湖老大苏富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缩减拍品数量、降低起拍价格、调整板块比重。此次2009春拍拍品总量为1 700多件,相比2008年春拍少了40%左右。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这次的金融
期刊
草间弥生  被人们誉为日本前卫怪婆婆的当代艺术家。1966年,应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成为第一位单独代表日本参加该展览的女性艺术家,2006年,得到了日本最负盛名的奖项——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她同时还是小说家和诗人,拥有着自己的电影、时装设计工作室,而近年,她更成为香奈儿、兰蒙、菲拉格慕、索尼爱立信等知名品牌争相邀请的艺采家,将其具个人持色的艺术创作元素融入各大品牌
期刊
德国犹太画家David Ludwlg Bloch,他的姓氏Bloch用上海话念就是“白绿黑”,他就以这三个字作为自己的中文名。  20世纪40年代因躲避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白绿黑流亡到中国上海。此时的上海,正是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的中心,白绿黑在上海创作、表现上海的社会生活,并且在那里展出、出版自己的作品,他的木刻集《黄包车》与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相媲美,一个海派,一个京味儿,堪称描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