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衡的知行观是他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在他整个教育生涯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他延续了古代圣贤关于知行问题的看法,结合元代当时的情况,总结出了自己得一套理论。同时,许衡的知行观对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的根据所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这三方面的妥善运用,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许衡;知行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59-01
一、许衡生平
许衡,元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字仲平,号鲁斋,谥文正,覃怀河内人。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后接触姚枢,得伊洛、新安遗书,便开始了程朱理学的研习之路。许衡不但继承了宋代理学的理论成果,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兼取朱陆,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学说。其中突出的表现为,许衡的观点更具有实践的精神,在程朱理学的特征基础上,增添了实践和实用的特点。
许衡的知行观,其实是延续中国古代圣贤的教育方法,孔子在这个教育过程,对于实践方法的推崇,使整个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受益匪浅。宋代的朱熹对于知行观从哲学角度进行了阐述,分别提出“知先行后”和“知行互发”,认为知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此,许衡的知行观是汲取前人思想的结果,要求教育对象知行统一,通过实践真正做到对个人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培养。
二、许衡知行观内涵
知行观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中,宋代开始,更是成为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前人对于此问题的认识,知行观的基本观点也逐渐清晰。“知”是认知与学习,而行则是行动与实践。对于今天来说,知行观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唯物辩证法,他对于处理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衡的知行观是他哲学思想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说明他对于知行问题是十分重视的。许衡提到:“圣人教人只是两字,从学而时习为始,便只是说知与行两字”,在他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知与行两个方面构成的,缺一不可。
(一)许衡阐述知行问题的根源
许衡提到:“此是圣人之事也。在大学,开物是知也,成务是行也,非但开发自己,要要开发他人。”此处可以理解为,开物是对事物有明确的认知,有明确的掌握;成物是对事物都能够处置得当,能够在掌握其知识的前提下予以处置。开物则为知,成物则为行。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到,“此是圣人之事也。”意味着要想按照开物与成物的方式去理解知与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是非常困难的。而圣人又是怎么去诠释知与行的问题呢?许衡接着又提出:“格物是知底头,诚意是行的头。”他着重强调,格物致知始于知,正心诚意始行。追根溯源,也就不难看出许衡认为知行问题的根源在于何处了。
(二)许衡推行知行并重的原则
许衡一直强调躬行他曾说道:“横渠教人以礼,使学者有所据守,然横渠之教人,亦使知礼之所以然乃可,礼岂可忽邪?制之于外以资其内,外面文理都能摆布得是,一切整暇心身,安得不泰然无所见,如吃木札相似,却是为礼所窘束。知与行,二者当并进。”
通过许衡的这段描述使我们可以到,“制之于外”是行,“以资其内”是知。不可以只凭借外在的礼来约束内心,两者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后他指出,知与行,二者当并进。应当遵循事实,内外结合,相互补充与影响。
三、许衡知行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社会的主要矛盾等因素不断发生变革。许衡关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关于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在认识层面上下功夫,更要将学习的重要理论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以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正目的。
首先,在实现知行观之前,必须要完成对认识的深刻理解。现代人对于思想品德的构成是以世界观为核心,有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结构。因此,如要进行强有力的行为时,必须健全一套合理的心理和思想结构,这也是行为所发生的动机和动力。许衡的知行观强调“行”的开端是诚意,他对于“行”的要求也是出于道德认知的层面上,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行问题上的理解是一致的。
其次,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方面,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口口相传,更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作为榜样,为教育对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在“知”与“行”两方进行系统的教育。许衡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充分做到知行统一,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坚持修己和爱人,感化和教导学生。同时,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时,也要完成自我教育,增强自我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只有师生之间达成完美的互动,才能实现认知与行为的合一。
第三,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讲,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的要求,其内容涉及到五部分,即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对于任何方面的培养,知行观的加入都会使他更加的完善。许衡在肯定“知”与“行”问题的基础上,要求两者必须齐头并进。因此,对于这“五观”的培养,我们必须结合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不能脱离社会和原本的认知水平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与生活紧密连接,总结更多实践经验,以便避免假、大、空等不切合实际的负面现象,使“知”与“行”找到完美的契合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实践特征。
综观许衡的一生,教育是占据他人生的主要内容,他的思想传播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元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同时也是古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途径,不仅如此,他关于知行观的思想对于后世发展这一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行观从古代一路延续至今,其强大的理论根基为发展奠定很深的基础,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鲜元素,直至现代,知行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践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许衡.王成儒.许衡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7.
关键词:许衡;知行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59-01
一、许衡生平
许衡,元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字仲平,号鲁斋,谥文正,覃怀河内人。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后接触姚枢,得伊洛、新安遗书,便开始了程朱理学的研习之路。许衡不但继承了宋代理学的理论成果,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兼取朱陆,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学说。其中突出的表现为,许衡的观点更具有实践的精神,在程朱理学的特征基础上,增添了实践和实用的特点。
许衡的知行观,其实是延续中国古代圣贤的教育方法,孔子在这个教育过程,对于实践方法的推崇,使整个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受益匪浅。宋代的朱熹对于知行观从哲学角度进行了阐述,分别提出“知先行后”和“知行互发”,认为知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此,许衡的知行观是汲取前人思想的结果,要求教育对象知行统一,通过实践真正做到对个人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培养。
二、许衡知行观内涵
知行观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中,宋代开始,更是成为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前人对于此问题的认识,知行观的基本观点也逐渐清晰。“知”是认知与学习,而行则是行动与实践。对于今天来说,知行观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唯物辩证法,他对于处理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衡的知行观是他哲学思想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说明他对于知行问题是十分重视的。许衡提到:“圣人教人只是两字,从学而时习为始,便只是说知与行两字”,在他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知与行两个方面构成的,缺一不可。
(一)许衡阐述知行问题的根源
许衡提到:“此是圣人之事也。在大学,开物是知也,成务是行也,非但开发自己,要要开发他人。”此处可以理解为,开物是对事物有明确的认知,有明确的掌握;成物是对事物都能够处置得当,能够在掌握其知识的前提下予以处置。开物则为知,成物则为行。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到,“此是圣人之事也。”意味着要想按照开物与成物的方式去理解知与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是非常困难的。而圣人又是怎么去诠释知与行的问题呢?许衡接着又提出:“格物是知底头,诚意是行的头。”他着重强调,格物致知始于知,正心诚意始行。追根溯源,也就不难看出许衡认为知行问题的根源在于何处了。
(二)许衡推行知行并重的原则
许衡一直强调躬行他曾说道:“横渠教人以礼,使学者有所据守,然横渠之教人,亦使知礼之所以然乃可,礼岂可忽邪?制之于外以资其内,外面文理都能摆布得是,一切整暇心身,安得不泰然无所见,如吃木札相似,却是为礼所窘束。知与行,二者当并进。”
通过许衡的这段描述使我们可以到,“制之于外”是行,“以资其内”是知。不可以只凭借外在的礼来约束内心,两者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后他指出,知与行,二者当并进。应当遵循事实,内外结合,相互补充与影响。
三、许衡知行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社会的主要矛盾等因素不断发生变革。许衡关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关于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在认识层面上下功夫,更要将学习的重要理论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以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正目的。
首先,在实现知行观之前,必须要完成对认识的深刻理解。现代人对于思想品德的构成是以世界观为核心,有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结构。因此,如要进行强有力的行为时,必须健全一套合理的心理和思想结构,这也是行为所发生的动机和动力。许衡的知行观强调“行”的开端是诚意,他对于“行”的要求也是出于道德认知的层面上,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行问题上的理解是一致的。
其次,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方面,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口口相传,更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作为榜样,为教育对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在“知”与“行”两方进行系统的教育。许衡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充分做到知行统一,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坚持修己和爱人,感化和教导学生。同时,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时,也要完成自我教育,增强自我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只有师生之间达成完美的互动,才能实现认知与行为的合一。
第三,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讲,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的要求,其内容涉及到五部分,即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对于任何方面的培养,知行观的加入都会使他更加的完善。许衡在肯定“知”与“行”问题的基础上,要求两者必须齐头并进。因此,对于这“五观”的培养,我们必须结合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不能脱离社会和原本的认知水平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与生活紧密连接,总结更多实践经验,以便避免假、大、空等不切合实际的负面现象,使“知”与“行”找到完美的契合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实践特征。
综观许衡的一生,教育是占据他人生的主要内容,他的思想传播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元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同时也是古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途径,不仅如此,他关于知行观的思想对于后世发展这一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行观从古代一路延续至今,其强大的理论根基为发展奠定很深的基础,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鲜元素,直至现代,知行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践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许衡.王成儒.许衡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