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进场馆学习,有利于拓展学习空间、打破学习界限、转变学习方式。笔者通过场馆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知识”到“学习方法”,再到“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转变,让学习真正发生。
资源梳理,甄选场馆学习契合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场馆的主要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场馆已经不仅仅是保存文物或者展示展品的场所,而是由原来的收藏、展览、研究功能逐渐扩展到具有教育功能,从过去的标本、展品、模型展示逐渐丰富为互动参与的操作呈现。可以说,场馆以其专业丰富的资源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参观者提供了在离开校园后随时学习的机会,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环境里的隐藏信息,获得愉悦开放的学习感受。
这里的场馆学习是指发生在真实的自然场馆情境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学习。它是馆藏物品、学习者和社会文化交互碰撞的过程,是一种泛在学习方式。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仅一平方公里内,各类场馆多达十几家,这就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场馆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道德与法治》六个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笔者梳理了与场馆有关的“家乡物产养育我”“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等内容,如果教师能深入认识场馆资源的特点,适时、适度引进场馆学习,将有助于优化品德教学方式,让课程不止于课堂,让学习不止于教室。
顶层设计,搭建馆校合作连接点
场馆学习有其特征与优越性,在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有助于将课堂学习中抽象知识的经验转化为馆校结合的学习活动,实现目标的“连接”、人的“连接”、物的“连接”。
馆校联动,组建合作项目。馆校合作是开展场馆学习的基础。要实现馆校合作的长期化、深入化,馆校双方需要基于共同的教育目的,成立由课程专家、思政教师、场馆教育工作者等组成的合作团队,以签订共建协议的形式,就馆校合作中的沟通机制、资源利用、课程开发、项目共建、教师培训等建立长效、联动、互助互补的合作机制,通过合作项目深化馆校联动。
顶层设计,确定学习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场馆学习,需要从课程规划的系统视角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社区等场馆与学校共同编入一个科学系统的协作网络,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四个维度,科学架构场馆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灵活生动的场馆学习中,传递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感,形成民族印记和家国情怀。
因课制宜,确定学习目标。一般来说,场馆分为历史、人文、自然科学和艺术几大类。由于各级各类场馆的藏品类型、数量、呈现方式都不一样,因此场馆学习在内容设置上很难按照单一学科来安排,而是趋向于多学科内容的整合。它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从而丰富学生的经验与见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个性化。
场馆学习目标需对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现场馆学习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融合,此种“目标”的连接有利于提高学校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馆校二者合作的协同性。要根据每一个学习内容,从三维目标出发来编制学习目标。
分类实施,寻求价值养成突破点
场馆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转变学习方式,将场馆中的文物资源引入课程,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支持,形成对学校课堂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可以因课、因人、因馆,在课前、课中、课后多维度多形式开展场馆学习。
情境——陶冶式。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场馆资源具有实物性、直观性、情境性等特点,有助于让学生由“符号世界”走向“真实世界”。二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人群缺乏主动观察,对家乡人的劳动缺乏体验,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而言,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场馆图文资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博物馆则可以成为学校课程连接及延伸的场所。于是,教师在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西湖博物馆,让学生在图片浏览中、在影像观赏时细细领略西湖之美,感受家乡物产之多。随后的课堂教学,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交流自己对家乡山水、人文特色的了解。最后,教师抛出核心问题:“是谁在为家乡的发展默默做出贡献?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身边家乡人的尊重……”像这样全方位、情境化的场馆学习,使品德教育由物及人,学生的家乡认同得以巩固,家乡情感得以激发。
问题——探究式。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探究是一种常见的场馆学习方式,但它需要学习单的支持和辅助。例如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中,教师充分利用杭州市第二课堂场馆、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资源,设计了“追溯前世、走进今生、探寻未来”三个环节,让学生带着学习单,读胡雪岩生平、找胡庆余堂历史、品“戒欺”牌匾含义,全方位、浸润式地领会传统技艺蕴含的匠心精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实践——体验式。当下,全社会都在推行垃圾分类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如何学会科学分类始终是一个难题。在突破“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教学难点时,老师组织学生以小队合作的形式,前往社區垃圾分类示范点参与体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变废为宝”的无限创意,他们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动手创作,将家里、学校里的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化处理,最终汇聚成“变废为宝创意展”,环保已经从意识转变成了行动。
在上述场馆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基于文物资源进行价值认知,依托场馆活动进行价值体验,最终指向行动自觉的“价值养成”,变“活动”为“课程”,变“说教”为“实践”,让校内学习与场馆学习充分融合,让品德养成真正有方向、有思路、有重点、可持续。
多元评价,形成品德提升助力点
各类场馆是一个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看中学、游中学、玩中学”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由于不同的主题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因此在评价时极少采用“纸笔测试”,更多指向学生的表现。笔者认为,恰当、多元的评价方式是检测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品德提升的重要助力点。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场馆教育人员、学习者自己和其他相关人员。学习者的评价方式可以表现为过程性评价、创意式表达、卡章式积累等。
打破结构,关注过程性评价。与传统课堂高度结构化的评价不同,在品德教学中引入场馆资源后,评价更强调知识的丰富与拓展、方法的习得与改进、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要从研究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态度等维度进行评价。
将《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材内容与历史博物馆有机结合,在自我评价部分,需要记录“我遇到的困难”“我的收获”和“我的感想”,这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梳理及反思。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学生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如何,而在于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基于情境,鼓励创意式表达。评价要起到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意表达的作用。比如照片记录场馆探究的过程、用萝卜章刻印名字体验雕版印刷的神奇、制作人物名片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记录成长,卡章式积累。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将进行多次场馆学习,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份场馆学习档案,采用争章集卡的活动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助力个体成长。
综上可知,在场馆学习中,学生经历“计划—体验(探究)—分享—反思”几个阶段,实现了由“具体知识”到“学习方法”,再到“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跃变。在一个不断强化人文修养、家国担当的馆校联动教育场中,孩子们的学习样态更加生动、成长方式更加主动。这样的学习,让书本上的文字符号鲜活起来,温暖起来。可以说,场馆学习已逐渐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
责任编辑:王妍妍
资源梳理,甄选场馆学习契合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场馆的主要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场馆已经不仅仅是保存文物或者展示展品的场所,而是由原来的收藏、展览、研究功能逐渐扩展到具有教育功能,从过去的标本、展品、模型展示逐渐丰富为互动参与的操作呈现。可以说,场馆以其专业丰富的资源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参观者提供了在离开校园后随时学习的机会,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环境里的隐藏信息,获得愉悦开放的学习感受。
这里的场馆学习是指发生在真实的自然场馆情境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学习。它是馆藏物品、学习者和社会文化交互碰撞的过程,是一种泛在学习方式。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仅一平方公里内,各类场馆多达十几家,这就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场馆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道德与法治》六个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笔者梳理了与场馆有关的“家乡物产养育我”“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等内容,如果教师能深入认识场馆资源的特点,适时、适度引进场馆学习,将有助于优化品德教学方式,让课程不止于课堂,让学习不止于教室。
顶层设计,搭建馆校合作连接点
场馆学习有其特征与优越性,在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有助于将课堂学习中抽象知识的经验转化为馆校结合的学习活动,实现目标的“连接”、人的“连接”、物的“连接”。
馆校联动,组建合作项目。馆校合作是开展场馆学习的基础。要实现馆校合作的长期化、深入化,馆校双方需要基于共同的教育目的,成立由课程专家、思政教师、场馆教育工作者等组成的合作团队,以签订共建协议的形式,就馆校合作中的沟通机制、资源利用、课程开发、项目共建、教师培训等建立长效、联动、互助互补的合作机制,通过合作项目深化馆校联动。
顶层设计,确定学习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场馆学习,需要从课程规划的系统视角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社区等场馆与学校共同编入一个科学系统的协作网络,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四个维度,科学架构场馆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灵活生动的场馆学习中,传递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感,形成民族印记和家国情怀。
因课制宜,确定学习目标。一般来说,场馆分为历史、人文、自然科学和艺术几大类。由于各级各类场馆的藏品类型、数量、呈现方式都不一样,因此场馆学习在内容设置上很难按照单一学科来安排,而是趋向于多学科内容的整合。它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从而丰富学生的经验与见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个性化。
场馆学习目标需对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现场馆学习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融合,此种“目标”的连接有利于提高学校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馆校二者合作的协同性。要根据每一个学习内容,从三维目标出发来编制学习目标。
分类实施,寻求价值养成突破点
场馆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转变学习方式,将场馆中的文物资源引入课程,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支持,形成对学校课堂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可以因课、因人、因馆,在课前、课中、课后多维度多形式开展场馆学习。
情境——陶冶式。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场馆资源具有实物性、直观性、情境性等特点,有助于让学生由“符号世界”走向“真实世界”。二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人群缺乏主动观察,对家乡人的劳动缺乏体验,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而言,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场馆图文资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博物馆则可以成为学校课程连接及延伸的场所。于是,教师在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西湖博物馆,让学生在图片浏览中、在影像观赏时细细领略西湖之美,感受家乡物产之多。随后的课堂教学,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交流自己对家乡山水、人文特色的了解。最后,教师抛出核心问题:“是谁在为家乡的发展默默做出贡献?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身边家乡人的尊重……”像这样全方位、情境化的场馆学习,使品德教育由物及人,学生的家乡认同得以巩固,家乡情感得以激发。
问题——探究式。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探究是一种常见的场馆学习方式,但它需要学习单的支持和辅助。例如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中,教师充分利用杭州市第二课堂场馆、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资源,设计了“追溯前世、走进今生、探寻未来”三个环节,让学生带着学习单,读胡雪岩生平、找胡庆余堂历史、品“戒欺”牌匾含义,全方位、浸润式地领会传统技艺蕴含的匠心精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实践——体验式。当下,全社会都在推行垃圾分类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如何学会科学分类始终是一个难题。在突破“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教学难点时,老师组织学生以小队合作的形式,前往社區垃圾分类示范点参与体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变废为宝”的无限创意,他们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动手创作,将家里、学校里的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化处理,最终汇聚成“变废为宝创意展”,环保已经从意识转变成了行动。
在上述场馆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基于文物资源进行价值认知,依托场馆活动进行价值体验,最终指向行动自觉的“价值养成”,变“活动”为“课程”,变“说教”为“实践”,让校内学习与场馆学习充分融合,让品德养成真正有方向、有思路、有重点、可持续。
多元评价,形成品德提升助力点
各类场馆是一个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看中学、游中学、玩中学”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由于不同的主题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因此在评价时极少采用“纸笔测试”,更多指向学生的表现。笔者认为,恰当、多元的评价方式是检测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品德提升的重要助力点。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场馆教育人员、学习者自己和其他相关人员。学习者的评价方式可以表现为过程性评价、创意式表达、卡章式积累等。
打破结构,关注过程性评价。与传统课堂高度结构化的评价不同,在品德教学中引入场馆资源后,评价更强调知识的丰富与拓展、方法的习得与改进、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要从研究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态度等维度进行评价。
将《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材内容与历史博物馆有机结合,在自我评价部分,需要记录“我遇到的困难”“我的收获”和“我的感想”,这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梳理及反思。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学生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如何,而在于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基于情境,鼓励创意式表达。评价要起到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意表达的作用。比如照片记录场馆探究的过程、用萝卜章刻印名字体验雕版印刷的神奇、制作人物名片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记录成长,卡章式积累。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将进行多次场馆学习,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份场馆学习档案,采用争章集卡的活动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助力个体成长。
综上可知,在场馆学习中,学生经历“计划—体验(探究)—分享—反思”几个阶段,实现了由“具体知识”到“学习方法”,再到“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跃变。在一个不断强化人文修养、家国担当的馆校联动教育场中,孩子们的学习样态更加生动、成长方式更加主动。这样的学习,让书本上的文字符号鲜活起来,温暖起来。可以说,场馆学习已逐渐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