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节日到了,微风轻轻地吹,鸟儿自由地唱,花儿绽放了清香……”
在这个令人兴奋的儿童节,芝麻收到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盛情邀请,要去他们的家里做客。听说他们有着各具特色的住宅,都是私人定制的,超级有范儿,芝麻怎能爽约呢?
帝都威武系:四合院
漫步于帝都北京,不去看世贸天阶的梦幻时尚,不去天安门广场体会庄严肃穆,也不去中关村感受高科技,我们在这个高楼大厦中穿梭,找那一方属于老北京人的净土。这里便是北海公园后面的四合院。
方方正正的房屋,将院子围在中间。这种四合院又叫四合房,是一种汉族传统的院式的建筑,所谓“四合”,四是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是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都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北京的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很宽敞。我们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不仅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罗马城堡系:客家围屋
在四合院中喝完盖碗茶后,我们又来到深山密林中,体验同样是“围合”之感的建筑。它们是有着“东方古罗马城堡”之称的客家围屋。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客家人营造了具有抵御功能的营垒式住宅。他们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这种客家人传统的9栋18厅的宫庭式建筑风格,很有古罗马城堡的味道。如果你通过回廊上到楼顶眺望,真有指点江山的感觉呢!
草原点缀系:蒙古包
“草原是歌,小河是曲,响泉是音,牛羊是符,洋溢起舒缓的天籁之音;
“长河落日,炊烟升起,抓一把奶食,品一碗奶茶,弹起那马头琴,轻躺在草原的怀抱中……”
这里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有一望无垠的茫茫草原,有狼图腾的狼族文化,当然还有今天的主角——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多为圆形尖顶,是用特质的木架做支撑,再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的,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上面盖着四方的羊毛毡块,可通风、采光。
晚上,望苍穹繁星,忆那些草原上的恢宏史诗,共同分享我们在蒙古包中的兴奋心情,仿佛还感受到了天与地之间的灵气,真是舒畅无比。
儒雅文人系:皖南民居
漫步皖南大地,不论是在徽州老城,还是在古代村落,我们都会和无数驴友一样,追寻着民居老宅的身影。
皖南民居是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
在皖南,建筑风格成熟的民居多采用多进院落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整个民居布局通常是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建有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的生存空间。这种以天井为中心内带高宅、深井、大厅的院落布局,富有韵律感,因此也常被人称为“天井民居”。
行走在这些民居中间,我们会感受到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儒雅的书卷气息。踏着被历史的年轮踩得发亮的石板,穿行在狭窄的老街上,凝望着斑驳的墙面和发黑的门窗,相信你会生出缕缕怀古幽思和无限瑕想。让思绪穿越时空,去感受岁月的积淀和厚重吧。
醉人乡土系:土家族吊脚楼
一阵远古纯纯的清风吹了过来,沁人肺腑。这里便是有着醉人乡土气息的土家族聚集地。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特色,就是土家人的独创——吊脚楼所独有的。
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土家吊脚楼的最基本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都悬空,靠柱子支撑,所以得名。
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田园生活。
徐徐清风系:傣家竹楼
踏上七彩云南的土地,我们一定得看看傣家人居住的地方,真是太有特色了。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听,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
这一幢幢别致的竹楼,就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依然保持“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这里可谓是树满寨、花满园了。竹楼的下面有大而宽敞的空地,这是留着当院子用的。每一幢房子所展现的都是正方形,有两层高,楼上住人,楼下是牲口的住所或柴房。
别看竹楼很简单,上面可是雕刻着好多花纹的,需要仔细欣赏和品味。傣家竹楼结构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比较好,坐下来,徐徐清风吹来,花果飘香。
在这个令人兴奋的儿童节,芝麻收到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盛情邀请,要去他们的家里做客。听说他们有着各具特色的住宅,都是私人定制的,超级有范儿,芝麻怎能爽约呢?
帝都威武系:四合院
漫步于帝都北京,不去看世贸天阶的梦幻时尚,不去天安门广场体会庄严肃穆,也不去中关村感受高科技,我们在这个高楼大厦中穿梭,找那一方属于老北京人的净土。这里便是北海公园后面的四合院。
方方正正的房屋,将院子围在中间。这种四合院又叫四合房,是一种汉族传统的院式的建筑,所谓“四合”,四是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是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都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北京的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很宽敞。我们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不仅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罗马城堡系:客家围屋
在四合院中喝完盖碗茶后,我们又来到深山密林中,体验同样是“围合”之感的建筑。它们是有着“东方古罗马城堡”之称的客家围屋。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客家人营造了具有抵御功能的营垒式住宅。他们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这种客家人传统的9栋18厅的宫庭式建筑风格,很有古罗马城堡的味道。如果你通过回廊上到楼顶眺望,真有指点江山的感觉呢!
草原点缀系:蒙古包
“草原是歌,小河是曲,响泉是音,牛羊是符,洋溢起舒缓的天籁之音;
“长河落日,炊烟升起,抓一把奶食,品一碗奶茶,弹起那马头琴,轻躺在草原的怀抱中……”
这里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有一望无垠的茫茫草原,有狼图腾的狼族文化,当然还有今天的主角——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多为圆形尖顶,是用特质的木架做支撑,再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的,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上面盖着四方的羊毛毡块,可通风、采光。
晚上,望苍穹繁星,忆那些草原上的恢宏史诗,共同分享我们在蒙古包中的兴奋心情,仿佛还感受到了天与地之间的灵气,真是舒畅无比。
儒雅文人系:皖南民居
漫步皖南大地,不论是在徽州老城,还是在古代村落,我们都会和无数驴友一样,追寻着民居老宅的身影。
皖南民居是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
在皖南,建筑风格成熟的民居多采用多进院落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整个民居布局通常是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建有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的生存空间。这种以天井为中心内带高宅、深井、大厅的院落布局,富有韵律感,因此也常被人称为“天井民居”。
行走在这些民居中间,我们会感受到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儒雅的书卷气息。踏着被历史的年轮踩得发亮的石板,穿行在狭窄的老街上,凝望着斑驳的墙面和发黑的门窗,相信你会生出缕缕怀古幽思和无限瑕想。让思绪穿越时空,去感受岁月的积淀和厚重吧。
醉人乡土系:土家族吊脚楼
一阵远古纯纯的清风吹了过来,沁人肺腑。这里便是有着醉人乡土气息的土家族聚集地。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特色,就是土家人的独创——吊脚楼所独有的。
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土家吊脚楼的最基本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都悬空,靠柱子支撑,所以得名。
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田园生活。
徐徐清风系:傣家竹楼
踏上七彩云南的土地,我们一定得看看傣家人居住的地方,真是太有特色了。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听,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
这一幢幢别致的竹楼,就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依然保持“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这里可谓是树满寨、花满园了。竹楼的下面有大而宽敞的空地,这是留着当院子用的。每一幢房子所展现的都是正方形,有两层高,楼上住人,楼下是牲口的住所或柴房。
别看竹楼很简单,上面可是雕刻着好多花纹的,需要仔细欣赏和品味。傣家竹楼结构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比较好,坐下来,徐徐清风吹来,花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