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站东广场站穿越三环路及膨胀土的地质条件为例,介绍了快速路下施工隧道的CRD法技术,并通过信息监测与反馈控制,使施工安全得到保障,为以后路下施工隧道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关键词:CRD法 隧道支护 超前小导管 信息监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规模也迅速扩大,近年来以暗挖隧道形式穿越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工程逐渐增多,隧道暗挖施工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1 工程概况
站东广场站为地下三层(局部单层)三跨明暗结合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暗挖段横穿三环路,暗挖段里程为YDK39+971.70~YDK40+048.30,暗挖段总宽度为23.78m,总长度为160m,分两洞施工,每洞长80m,主隧道为两个断面高为9.3m,宽为9.4m的马蹄形隧道,并设两个4m宽的联络通道连通,覆土厚度平均14.12m。
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Q2-1fgl)粘土、粉砂、含卵石粘土和含粘土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紫红色泥岩。
站内(4-2)粘土自由膨胀率(Fs)=48~79%,膨胀力为39.8~340.1kP,(4-7-1含卵石粘土)、(4-7-2)含粘土卵石中粘土具有膨胀性,该层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
2 施工工艺原理
本工程采用CRD法(交叉中隔壁施工法)进行隧道施工,即在隧道断面中部设置中隔墙和横撑,从而将整个隧道断面分成多个小断面,减小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同时,各个开挖断面间相互错开掘进,尽量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同时开挖施工中通过超前注浆小导管、网喷砼使其同管棚形成整体支护体系,临时仰拱、拱顶及洞身部分采取分段成环及时封闭的原则,使开挖断面环环相扣,形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结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在采用该法施工时,同时采用多种辅助措施进行超前支护,来改善和加固围岩,调动部分围岩的自承能力;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监控量测等手段,及时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设计,实现不塌方、少沉降、安全生产与施工。
3 初期支护及施工方法
站台隧道初期支护形式为: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型钢钢架+350mm厚网喷砼的复合衬砌。超前大管棚采用φ108无缝钢管,管棚布置于顶部拱墙120°范围,环向间距0.4m;超前小导管为φ42锚杆、L=3.5m、纵向间距2.4m,环向间距0.4m,拱部150°设置;型钢钢架(包括中隔墙及中隔底板)为I22a工字钢、间距600mm;钢筋网为φ8@150*150mm全环双层,二衬结构形式为:450mm厚现浇钢筋砼结构。
3.1 超前大管棚施工 本暗挖隧道与两侧明挖基坑相接,围岩自稳能力差,在明挖主体结构施工完毕进入暗挖隧道施工前,在隧道拱部120°范围内设φ108mm大管棚超前支护见图1。管棚施工流程如下:测量放线→清除核心土周边渣土→导向管中心线定位→安装导向管架(I22a)→焊接安装导向管→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搭设钻机平台、钻孔→验孔→顶进超前管棚→注浆。
3.2 超前小导管施工 超前小导管是在应力重分布前打入的,小导管的约束作用向围岩提供了一个反力,从而保持和加强了围岩的自稳能力。在开挖过程中,通过超前小导管的锚固力和小导管体所具良好的抗拉、抗剪性能,增大了土层结构面的摩擦,加强了土体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层理间的滑动破坏,保证了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地段为膨胀土地区,该地质遇水后易发生微膨胀,土体容易失稳,随着隧道开挖施工的进行,通过在拱部150°范围内设置小导管并注浆使其在开挖工作面以外形成厚度为0.5~1.0m的加固圈,从而保证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控制地表沉降,防止工作面坍塌,见图2。
3.3 暗挖隧道开挖施工 施工步序:开挖Ⅰ部并支护→滞后于Ⅰ部5~7m开挖Ⅱ部并支护→滞后于Ⅱ部5~7m开挖Ⅲ部并支护→滞后于Ⅲ部5~7 m后开挖Ⅳ部并支护。以上步序完成后,Ⅰ、Ⅱ、Ⅲ、Ⅳ部开挖支护作业平行进行。见图3。
隧道开挖采用人工,小型运输机械配合运土。隧道分4个洞室进行开挖,上洞室分台阶法开挖,预留核心土,台阶长度2~3m。左右相应洞室错开10m的距离,同侧上下台阶距离5~7m;开挖循环进尺为0.6m;开挖下部两个洞室的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开挖时上台阶预留核心土,以不影响安装钢架、喷射砼等工序为宜,宽度约在1.0m左右。核心土长度0.5m左右,坡度1:0.5左右。下台阶土体留1:0.5左右坡度,掏槽开挖,支护该处侧墙,随后开挖剩余土体,支护成环。
3.4 二衬施工 隧道二衬施工包括防水施工、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等分项,整环分两大部分进行施工,分别是仰拱及拱墙。其施工流程如下:全环铺设防水层→仰拱钢筋绑扎→立模板→仰拱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拱墙钢筋绑扎→立模板→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4 施工监测
本工程结合隧道的特点、施工工艺和膨胀土地质条件、道路交通状况等情况,确定了监测项目、内容和方法,其中包括净空收敛、钢拱架应力、纵向钢筋应力、道路地面沉降等方面的量测。旨在通过先进的测量仪器获得定量化的信息,进而提高施工安全保障。
4.1 监控点布置 本文主要对隧道拱顶下沉、地表沉降、水平净空收敛、围岩与喷层接触压力及钢拱架内力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布置如图4。
其中:G1~3为拱顶下沉监测点,YSA1~4为水平净空监测点
W1~8为围岩压力监测点,GG1~10为钢拱架内力监测点
4.2 预警值 信息化施工要求以监测结果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度(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结合工程施工环境、设计及规范要求,本合同段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见表1,预警值为2/3管理基准值。
4.3 初期支护监测结果分析及反馈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该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的最大累计量、最大变化率等。本工程中,最大拱顶下沉为36.45mm,最大地表沉降为17.89mm。
拱顶下沉变化在60d~90d,下沉量变化率变大。开挖60d,此时I洞室进尺30m处,II洞进尺15m;至90d时,I洞室进尺72m,II洞室进尺60m,受三环路车辆动载、隧道跨度及III、IV洞室开挖的影响,造成拱顶下沉增长较快,而90d以后,受车辆及隧道的影响相对减弱,增长速度又相对减弱。
地表沉降的增长速率明显要低于拱顶下沉的速率,其沉降累计值呈缓慢增长趋势。超前小导管的措施保证了隧道上方土体的稳定性,超前小导管注浆,形成小导管、钢拱架及大管棚一体的初期支护,弥补了土方开挖后的应力损失,并对土体的沉降形成了约束,增大了岩层结构面的摩擦,加强了围岩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层理间的滑动破坏,使得地面的沉降缓于拱顶的下沉量。
5 结束语
5.1 采用CRD法施工穿越膨胀土、地下水、动载的复杂环境,为类似施工条件的地铁、市政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2 上台阶的初期支护为隧道CRD法的关键工序,在仰拱节点处增设2处锁脚锚杆,喷射混凝土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提高了初期支护应变能力。
5.3 应用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根据拱顶下沉量、断面累计收敛控制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有效的指导了施工管理,保证了隧道施工及地面交通的安全。
5.4 超前小导管的应用,提高了隧道上方土体的自稳性能、抗剪,土体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7.
[2]谭光宗.市区浅埋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西部探矿工程,2002(5).
[3]关宝树.公路隧道施工要点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CRD法 隧道支护 超前小导管 信息监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规模也迅速扩大,近年来以暗挖隧道形式穿越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工程逐渐增多,隧道暗挖施工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1 工程概况
站东广场站为地下三层(局部单层)三跨明暗结合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暗挖段横穿三环路,暗挖段里程为YDK39+971.70~YDK40+048.30,暗挖段总宽度为23.78m,总长度为160m,分两洞施工,每洞长80m,主隧道为两个断面高为9.3m,宽为9.4m的马蹄形隧道,并设两个4m宽的联络通道连通,覆土厚度平均14.12m。
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Q2-1fgl)粘土、粉砂、含卵石粘土和含粘土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紫红色泥岩。
站内(4-2)粘土自由膨胀率(Fs)=48~79%,膨胀力为39.8~340.1kP,(4-7-1含卵石粘土)、(4-7-2)含粘土卵石中粘土具有膨胀性,该层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
2 施工工艺原理
本工程采用CRD法(交叉中隔壁施工法)进行隧道施工,即在隧道断面中部设置中隔墙和横撑,从而将整个隧道断面分成多个小断面,减小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同时,各个开挖断面间相互错开掘进,尽量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同时开挖施工中通过超前注浆小导管、网喷砼使其同管棚形成整体支护体系,临时仰拱、拱顶及洞身部分采取分段成环及时封闭的原则,使开挖断面环环相扣,形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结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在采用该法施工时,同时采用多种辅助措施进行超前支护,来改善和加固围岩,调动部分围岩的自承能力;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监控量测等手段,及时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设计,实现不塌方、少沉降、安全生产与施工。
3 初期支护及施工方法
站台隧道初期支护形式为: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型钢钢架+350mm厚网喷砼的复合衬砌。超前大管棚采用φ108无缝钢管,管棚布置于顶部拱墙120°范围,环向间距0.4m;超前小导管为φ42锚杆、L=3.5m、纵向间距2.4m,环向间距0.4m,拱部150°设置;型钢钢架(包括中隔墙及中隔底板)为I22a工字钢、间距600mm;钢筋网为φ8@150*150mm全环双层,二衬结构形式为:450mm厚现浇钢筋砼结构。
3.1 超前大管棚施工 本暗挖隧道与两侧明挖基坑相接,围岩自稳能力差,在明挖主体结构施工完毕进入暗挖隧道施工前,在隧道拱部120°范围内设φ108mm大管棚超前支护见图1。管棚施工流程如下:测量放线→清除核心土周边渣土→导向管中心线定位→安装导向管架(I22a)→焊接安装导向管→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搭设钻机平台、钻孔→验孔→顶进超前管棚→注浆。
3.2 超前小导管施工 超前小导管是在应力重分布前打入的,小导管的约束作用向围岩提供了一个反力,从而保持和加强了围岩的自稳能力。在开挖过程中,通过超前小导管的锚固力和小导管体所具良好的抗拉、抗剪性能,增大了土层结构面的摩擦,加强了土体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层理间的滑动破坏,保证了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地段为膨胀土地区,该地质遇水后易发生微膨胀,土体容易失稳,随着隧道开挖施工的进行,通过在拱部150°范围内设置小导管并注浆使其在开挖工作面以外形成厚度为0.5~1.0m的加固圈,从而保证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控制地表沉降,防止工作面坍塌,见图2。
3.3 暗挖隧道开挖施工 施工步序:开挖Ⅰ部并支护→滞后于Ⅰ部5~7m开挖Ⅱ部并支护→滞后于Ⅱ部5~7m开挖Ⅲ部并支护→滞后于Ⅲ部5~7 m后开挖Ⅳ部并支护。以上步序完成后,Ⅰ、Ⅱ、Ⅲ、Ⅳ部开挖支护作业平行进行。见图3。
隧道开挖采用人工,小型运输机械配合运土。隧道分4个洞室进行开挖,上洞室分台阶法开挖,预留核心土,台阶长度2~3m。左右相应洞室错开10m的距离,同侧上下台阶距离5~7m;开挖循环进尺为0.6m;开挖下部两个洞室的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开挖时上台阶预留核心土,以不影响安装钢架、喷射砼等工序为宜,宽度约在1.0m左右。核心土长度0.5m左右,坡度1:0.5左右。下台阶土体留1:0.5左右坡度,掏槽开挖,支护该处侧墙,随后开挖剩余土体,支护成环。
3.4 二衬施工 隧道二衬施工包括防水施工、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等分项,整环分两大部分进行施工,分别是仰拱及拱墙。其施工流程如下:全环铺设防水层→仰拱钢筋绑扎→立模板→仰拱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拱墙钢筋绑扎→立模板→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4 施工监测
本工程结合隧道的特点、施工工艺和膨胀土地质条件、道路交通状况等情况,确定了监测项目、内容和方法,其中包括净空收敛、钢拱架应力、纵向钢筋应力、道路地面沉降等方面的量测。旨在通过先进的测量仪器获得定量化的信息,进而提高施工安全保障。
4.1 监控点布置 本文主要对隧道拱顶下沉、地表沉降、水平净空收敛、围岩与喷层接触压力及钢拱架内力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布置如图4。
其中:G1~3为拱顶下沉监测点,YSA1~4为水平净空监测点
W1~8为围岩压力监测点,GG1~10为钢拱架内力监测点
4.2 预警值 信息化施工要求以监测结果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度(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结合工程施工环境、设计及规范要求,本合同段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见表1,预警值为2/3管理基准值。
4.3 初期支护监测结果分析及反馈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该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的最大累计量、最大变化率等。本工程中,最大拱顶下沉为36.45mm,最大地表沉降为17.89mm。
拱顶下沉变化在60d~90d,下沉量变化率变大。开挖60d,此时I洞室进尺30m处,II洞进尺15m;至90d时,I洞室进尺72m,II洞室进尺60m,受三环路车辆动载、隧道跨度及III、IV洞室开挖的影响,造成拱顶下沉增长较快,而90d以后,受车辆及隧道的影响相对减弱,增长速度又相对减弱。
地表沉降的增长速率明显要低于拱顶下沉的速率,其沉降累计值呈缓慢增长趋势。超前小导管的措施保证了隧道上方土体的稳定性,超前小导管注浆,形成小导管、钢拱架及大管棚一体的初期支护,弥补了土方开挖后的应力损失,并对土体的沉降形成了约束,增大了岩层结构面的摩擦,加强了围岩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层理间的滑动破坏,使得地面的沉降缓于拱顶的下沉量。
5 结束语
5.1 采用CRD法施工穿越膨胀土、地下水、动载的复杂环境,为类似施工条件的地铁、市政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2 上台阶的初期支护为隧道CRD法的关键工序,在仰拱节点处增设2处锁脚锚杆,喷射混凝土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提高了初期支护应变能力。
5.3 应用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根据拱顶下沉量、断面累计收敛控制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有效的指导了施工管理,保证了隧道施工及地面交通的安全。
5.4 超前小导管的应用,提高了隧道上方土体的自稳性能、抗剪,土体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7.
[2]谭光宗.市区浅埋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西部探矿工程,2002(5).
[3]关宝树.公路隧道施工要点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