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思政课的亲和力与认同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政课亲和力蕴含五个方面的认同。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现理论认同为前提;以情感认同为动力和中介;以价值认同为导向,以政治认同为本质要求;以实践认同为检验标准。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包括完善思政课供给、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打造有利于思政课建设的氛围、加强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178-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e Affinity and Identity Theory of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hav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he affinit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contains five aspects of identity. The affinit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must be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identity; emotional identity as the driving force and intermediary; value identity as the guide, political identity a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practice identity as the test standard.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include improving the suppl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improving the affinity of teachers,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and strengthening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Party Committees at all level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affinity; identification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不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就是要不斷增强亲和力、针对性[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2]。思政课的亲和力也引发学界的高度重视,围绕“思政课亲和力”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取得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思政课亲和力”的认识。本文拟从认同理论的视角思考思政课的亲和力,以期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一、认同理论与思政课亲和力的逻辑关系
最早提出认同概念的代表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种心理归属感。其后,认同理论在不同的学科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俗的讲,认同就是接受和认可的意思。目前,认同理论已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当中,有学者认为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3],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教育[4]。相较之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拒斥和疏远,思政课的亲和力表现为思政课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使大学生从内心愿意主动亲近和信赖思政课。如果以认同理论的视角思考思政课的亲和力,可以发现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思政课亲和力蕴含五个方面的认同。实践证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如果悖离认同教育,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偏离思政课的性质和要求,产生走向庸俗化和低俗化的危险。
二、思政课亲和力蕴含五个方面的认同
(一)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理论认同为前提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赢得群众的支持,关键因素就是其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要对群众具有吸引力、凝聚力,要得到群众的内心认可,即得到群众的理论认同。所谓理论认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即“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认同首先来自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来自于理论自身的说服力。“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表现在它既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又确立了人类正确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的解放。其次,理论认同来自实践的验证。理论的现实性来自于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年的成就有力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为实现说服人提供了可能性,思政课是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主要渠道。理论性是高校思政课的特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体系中,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涉及众多领域,大学生只有经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掌握其真精神的,否则,就谈不上对该理论的接受和认可。思政课要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实现认同的首要环节,这里的“知”应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因此,实现思政课亲和力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并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即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为前提。
(二)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情感认同为动力和中介
亲和力源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后来亲和力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学中,有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中亲和力的分析,发现亲和力具有一个明显的共性——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情感认同即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并由此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认可、接受和趋同。
有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但是喜欢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却只有不到70%,其中对马克思主义非常喜欢的只有21.48%。[7]这表明大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同包括理性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认同,大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只实现了理性上的认同,未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即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认知只能解决理论认同的问题,理论认同并不必然带来情感的认同。情感是人在实践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基础之上,人的情感形成后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源泉。鉴于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必须以情感认同为动力和中介。根据对情感认同内涵的分析,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基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从内心对思政课产生喜爱、认可、赞同的态度。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首先是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其次是对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情感认同。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过程的喜爱有利于提升其对教学内容的认可程度,实现大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升华为情感认同。
(三)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价值认同为导向
价值认同就是人们内心认可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将这种价值观念外化为相应的价值行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是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旗帜。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魅力,同时还需要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魅力,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价值多元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带来诸多挑战,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充斥大学生活,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加剧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危机。针对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入理论研究,按照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正面剖析和批判各种错误价值观,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运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引导学生对所传播的价值理念产生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政治认同为本质要求
“政治认同是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8]在内容上包括对政党、国家、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的认同,当前,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政治认同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政治认同是思政課的重要教学目标。据此,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突出政治内容的中心地位,任何淡化和弱化思政课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做法,都会偏离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照本宣科,只告诉学生现成的政治知识而缺少充分的理论论证,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老师认为政治问题敏感,教学中有意回避,就会弱化思政课对大学生政治引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世界格局中分析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理性、客观的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政治认同。
(五)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践认同为检验标准
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还要让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于自己的实践中,即实现实践认同。当下,实践认同表现为大学生能够将情感认同升华为强国志,并自觉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不断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践认同为最终落脚点和根本归宿。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奋不顾身,排除万难,创造无数的人间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勇于实践,不懈奋斗的结果。实践证明,思政课的亲和力必须以实践认同为检验标准。如果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仅仅停留课堂教学上、书本上、理论上、口头上,而不付诸实践,这种思政课的亲和力是虚幻的,会因其没有最终落脚点而失去现实性,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也没有最终实现,这样的思政课终究是不成功的。
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体现了思政课亲和力的本质要求,虽各有侧重,但也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认同的缺失都会削弱思政课的亲和力。唯有坚持上述五个认同的有机统一,才能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现实路径
站在人类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立足世界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思政课,指出要强化思政课建设。在社会各界努力下,思政课建设得到了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些因素依旧存在,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简单陈旧,不够新颖,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部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方法单一、枯燥乏味;部分教师教学上课不全身心投入、应付了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指明了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供给侧,完善思政课供给
首先,加大和完善理论供给。
思政课改革首先要注重内容、内涵建设。思政课的亲和力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表现为大学生从内心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政课供给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思政课供给的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大学生需求,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期待还有差距。我们要看到,当前在有些方面,理论的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有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做出理论回应。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价值多元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带来诸多挑战,在面对事关自身实际利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的差距时,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种种理论困惑和理论质疑。因此,要满足学生需求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就必须创新和完善理论供给,解决高校思政课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立足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增强理论的彻底性,真正从学理上实现为大学生释疑解惑的目的。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必定会完善理论供给,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输入新鲜血液,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教师也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做到和学生内心相通,教师只有真正把握大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动态,上课时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把思政课讲出新意,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信服思政课。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空洞的说教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达不到发挥他们学习主体性的目的。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由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由课堂的旁观者变为积极参与者。比如,通过采用情境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有助于学生进行“时空转换”,穿越到特定的时代去理解问题,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通过案例教学,联系现实中鲜活的事例讲述理论,可以使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感人,有助于改变思政教学的枯燥感,达到情理交融的效果;通过视频、电影教学,可以打开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温度的统一,增强思政课的情感育人效果;问题链式教学通过创设逻辑缜密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达到学思结合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二)提升教师的亲和力
思政课亲和力依赖于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同生并用。思政课亲和力的大小与教师个人亲和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亲其师”的时候,才能“信其道,践其行。”因此,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必须有意识的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亲和力,首先,教师要强化学习,与时俱进的提升自身素养。教师深厚的素养是教师权威的主要来源,能引发学生的信服感,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思政课教师不但要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拥有的专业知识去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教师人格要正,情怀要深。教师高尚的人格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从而达成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引领和政治引领的目的。
提升思政教师的亲和力,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思政课的改革要充分放权给教师。高校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创造性,鼓励教师不断探索,让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大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
(三)打造有利于思政课建设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要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2]可见,思政课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造一个良好氛围。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确存在弱化和虚化思政课建设的氛围:有领导和教师认为高校应该以专业课的建设和教学为主,甚至认为应该压缩思政课的课时以增加专业课的课时。学生也认为毕业找工作要靠专业知识,潜意识中存在思政课“无用论”的思想,造成学生不能全面准确认识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和意义,因而也缺乏学习积极性。部分同学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少数同学为了评奖评优追求高分,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不求甚解。高校这种氛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的建设。高校要通过宣传和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师生意识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思政课和专业课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课程,二者同等重要。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以一种严肃认真的心态投入学习,而不是带着种种偏见走入思政课课堂。
(四)加强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思政课建设牵涉众多因素,建设效果的提升需要个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由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仅凭教师本身的力量,思政课的效果是受限的。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注重顶层设计,统筹相关力量,同心协力办好思政课。地方和高校党委要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落细实施。地方党委要统筹各方力量、善于发掘利用当地资源推动和完善思政课建设。高校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激励相关专业的教學名师到思政课堂上授课,邀请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到学校去“现身说法”,讲授思政课,增强亲和力。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探索和完善实践教学,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成就和蓬勃生命力,感受到自己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一代,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吴玉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认同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13.
[4]曾晓.从政治认同视角思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6]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98.
[7]姚灵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研究——以四川省五所高校为例[D].西华师范大学,2018,06.
[8]常轶军.政治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N].光明日报,2018-02-08(15).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178-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e Affinity and Identity Theory of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hav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he affinit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contains five aspects of identity. The affinit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must be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identity; emotional identity as the driving force and intermediary; value identity as the guide, political identity a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practice identity as the test standard.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include improving the suppl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improving the affinity of teachers,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and strengthening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Party Committees at all level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affinity; identification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不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就是要不斷增强亲和力、针对性[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2]。思政课的亲和力也引发学界的高度重视,围绕“思政课亲和力”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取得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思政课亲和力”的认识。本文拟从认同理论的视角思考思政课的亲和力,以期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一、认同理论与思政课亲和力的逻辑关系
最早提出认同概念的代表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种心理归属感。其后,认同理论在不同的学科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俗的讲,认同就是接受和认可的意思。目前,认同理论已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当中,有学者认为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3],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教育[4]。相较之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拒斥和疏远,思政课的亲和力表现为思政课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使大学生从内心愿意主动亲近和信赖思政课。如果以认同理论的视角思考思政课的亲和力,可以发现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思政课亲和力蕴含五个方面的认同。实践证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如果悖离认同教育,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偏离思政课的性质和要求,产生走向庸俗化和低俗化的危险。
二、思政课亲和力蕴含五个方面的认同
(一)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理论认同为前提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赢得群众的支持,关键因素就是其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要对群众具有吸引力、凝聚力,要得到群众的内心认可,即得到群众的理论认同。所谓理论认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即“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认同首先来自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来自于理论自身的说服力。“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表现在它既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又确立了人类正确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的解放。其次,理论认同来自实践的验证。理论的现实性来自于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年的成就有力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为实现说服人提供了可能性,思政课是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主要渠道。理论性是高校思政课的特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体系中,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涉及众多领域,大学生只有经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掌握其真精神的,否则,就谈不上对该理论的接受和认可。思政课要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实现认同的首要环节,这里的“知”应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因此,实现思政课亲和力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并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即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为前提。
(二)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情感认同为动力和中介
亲和力源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后来亲和力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学中,有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中亲和力的分析,发现亲和力具有一个明显的共性——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情感认同即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并由此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认可、接受和趋同。
有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但是喜欢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却只有不到70%,其中对马克思主义非常喜欢的只有21.48%。[7]这表明大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同包括理性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认同,大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只实现了理性上的认同,未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即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认知只能解决理论认同的问题,理论认同并不必然带来情感的认同。情感是人在实践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基础之上,人的情感形成后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源泉。鉴于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必须以情感认同为动力和中介。根据对情感认同内涵的分析,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基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从内心对思政课产生喜爱、认可、赞同的态度。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首先是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其次是对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情感认同。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过程的喜爱有利于提升其对教学内容的认可程度,实现大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升华为情感认同。
(三)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价值认同为导向
价值认同就是人们内心认可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将这种价值观念外化为相应的价值行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是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旗帜。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魅力,同时还需要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魅力,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价值多元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带来诸多挑战,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充斥大学生活,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加剧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危机。针对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入理论研究,按照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正面剖析和批判各种错误价值观,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运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引导学生对所传播的价值理念产生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政治认同为本质要求
“政治认同是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8]在内容上包括对政党、国家、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的认同,当前,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政治认同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政治认同是思政課的重要教学目标。据此,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突出政治内容的中心地位,任何淡化和弱化思政课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做法,都会偏离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照本宣科,只告诉学生现成的政治知识而缺少充分的理论论证,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老师认为政治问题敏感,教学中有意回避,就会弱化思政课对大学生政治引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世界格局中分析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理性、客观的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政治认同。
(五)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践认同为检验标准
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还要让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于自己的实践中,即实现实践认同。当下,实践认同表现为大学生能够将情感认同升华为强国志,并自觉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不断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思政课亲和力必须以实践认同为最终落脚点和根本归宿。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奋不顾身,排除万难,创造无数的人间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勇于实践,不懈奋斗的结果。实践证明,思政课的亲和力必须以实践认同为检验标准。如果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仅仅停留课堂教学上、书本上、理论上、口头上,而不付诸实践,这种思政课的亲和力是虚幻的,会因其没有最终落脚点而失去现实性,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也没有最终实现,这样的思政课终究是不成功的。
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体现了思政课亲和力的本质要求,虽各有侧重,但也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认同的缺失都会削弱思政课的亲和力。唯有坚持上述五个认同的有机统一,才能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现实路径
站在人类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立足世界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思政课,指出要强化思政课建设。在社会各界努力下,思政课建设得到了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些因素依旧存在,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简单陈旧,不够新颖,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部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方法单一、枯燥乏味;部分教师教学上课不全身心投入、应付了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指明了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供给侧,完善思政课供给
首先,加大和完善理论供给。
思政课改革首先要注重内容、内涵建设。思政课的亲和力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表现为大学生从内心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政课供给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思政课供给的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大学生需求,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期待还有差距。我们要看到,当前在有些方面,理论的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有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做出理论回应。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价值多元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带来诸多挑战,在面对事关自身实际利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的差距时,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种种理论困惑和理论质疑。因此,要满足学生需求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就必须创新和完善理论供给,解决高校思政课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立足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增强理论的彻底性,真正从学理上实现为大学生释疑解惑的目的。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必定会完善理论供给,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输入新鲜血液,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教师也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做到和学生内心相通,教师只有真正把握大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动态,上课时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把思政课讲出新意,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信服思政课。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空洞的说教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达不到发挥他们学习主体性的目的。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由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由课堂的旁观者变为积极参与者。比如,通过采用情境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有助于学生进行“时空转换”,穿越到特定的时代去理解问题,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通过案例教学,联系现实中鲜活的事例讲述理论,可以使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感人,有助于改变思政教学的枯燥感,达到情理交融的效果;通过视频、电影教学,可以打开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温度的统一,增强思政课的情感育人效果;问题链式教学通过创设逻辑缜密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达到学思结合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二)提升教师的亲和力
思政课亲和力依赖于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同生并用。思政课亲和力的大小与教师个人亲和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亲其师”的时候,才能“信其道,践其行。”因此,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必须有意识的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亲和力,首先,教师要强化学习,与时俱进的提升自身素养。教师深厚的素养是教师权威的主要来源,能引发学生的信服感,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思政课教师不但要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拥有的专业知识去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教师人格要正,情怀要深。教师高尚的人格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从而达成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引领和政治引领的目的。
提升思政教师的亲和力,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思政课的改革要充分放权给教师。高校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创造性,鼓励教师不断探索,让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大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
(三)打造有利于思政课建设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要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2]可见,思政课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造一个良好氛围。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确存在弱化和虚化思政课建设的氛围:有领导和教师认为高校应该以专业课的建设和教学为主,甚至认为应该压缩思政课的课时以增加专业课的课时。学生也认为毕业找工作要靠专业知识,潜意识中存在思政课“无用论”的思想,造成学生不能全面准确认识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和意义,因而也缺乏学习积极性。部分同学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少数同学为了评奖评优追求高分,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不求甚解。高校这种氛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的建设。高校要通过宣传和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师生意识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思政课和专业课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课程,二者同等重要。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以一种严肃认真的心态投入学习,而不是带着种种偏见走入思政课课堂。
(四)加强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思政课建设牵涉众多因素,建设效果的提升需要个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由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仅凭教师本身的力量,思政课的效果是受限的。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注重顶层设计,统筹相关力量,同心协力办好思政课。地方和高校党委要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落细实施。地方党委要统筹各方力量、善于发掘利用当地资源推动和完善思政课建设。高校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激励相关专业的教學名师到思政课堂上授课,邀请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到学校去“现身说法”,讲授思政课,增强亲和力。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探索和完善实践教学,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成就和蓬勃生命力,感受到自己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一代,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吴玉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认同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13.
[4]曾晓.从政治认同视角思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6]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98.
[7]姚灵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研究——以四川省五所高校为例[D].西华师范大学,2018,06.
[8]常轶军.政治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N].光明日报,2018-0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