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实行十几年了,我们的美术教学还是在重复着以前的教法。老师的教学内容悬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教学方法简单、教学观念陈旧,忽视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发展特点,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解放、张扬,学生的心灵得不到自由,完全禁锢在教师的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这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的一点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个性;自由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上课程序严谨紧凑。可是学生呢,你讲的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他听的是枯燥泛味、东张西望;作业时,有很多学生的作业是虎头蛇尾,你教他畫素描,而他画的是速写。这是学生的“不务正业”,还是学生的“故意捣鬼”?
我们的十五中这种特色美术教学,学生和老师都要完成大量的美术教与学的课堂任务,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于疲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个性得到解放,画心中之画,表心中之情。正所谓让学生“随心所欲”,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1 了解学生生活,巧置情景,调动学生的感知欲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要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要。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人自出生后就会在社会生活、周围环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长。由此可知,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需要,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生活。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绘画活动更离不开他们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于他们真实生活。了解这一点,就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美术生活化教学,发展学生的视觉敏感。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以眼睛的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
带领学生实践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美的存在。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接触社会,初步探索有关“美术”的知识,进而深化为获得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信息的方法。
例如学校每年春秋两季的风景写生,我们离开被水泥钢筋包围的城市,带领同学们到农村去,全身心地贴近大自然,感受清晨从树缝里透过地一缕缕阳光,感受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感受鸭子戏水时发出的声响和小鸟们清脆而有音律的鸣叫,感受落日余晖中农民们赶着牲畜蹒跚回家地背影,感受乡间炊烟渺渺地静谧,感受村庄每时每刻物象的变化。
通过在外边一周的写生课程,学生对自然对生活都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些都在他们的画面里一一的体现出来。他们不再是模式地画,僵硬的编造一些场景,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表达心中的真情实感,构图形式丰富多样,色彩鲜活笔触灵动。画面变得更加平实而富有感染力。其中一个平时不太会画色彩的同学,居然也能画出几张比较完整的作业了,这也正是我们写生课的价值所在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幸福所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学生眼中的观察和成人的观察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往往带有自己的感受,比较主观。教师不能把自己眼中观察到的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教师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感受他们的体验,读懂孩子的创造,与他们产生共鸣。
2 走进学生心灵,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描绘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情感的外在体现。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认真地看待,细心观察。
在我教学过程中曾经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位同学在我刚布置作业一会儿就举起自己的画板让我看,“老师,你看我画得怎么样?”乍一看,她只是刚画了个粗略的大框,还没什么具体的内容呢。对于这种现象也许你会很气愤,但如果教师了解学生的话,你就会知道这不是小孩的淘气,也不是故意作秀,他却恰恰给你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位学生开始喜欢上了美术,他只是在试探老师对于他们的态度,需要的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做老师的不应该冒然打断或批评,而应该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观察生活,分析事理,切不可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理。
现代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于成人的监督,因此,对于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美术的喜爱之情和表现欲,教师千万不要粗鲁地打断,应给予正确引导、由衷的表扬。
例如,在一次美术字课上,要求同学们写变体美术字,可是有一个同学而是从头都没按照教的方法在进行,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字变得是花了呼哨,看上去很乱,你也许会气愤地说这简直不是美术字。但你能说这不是一张有创意的作业?这幅画里不是充满了激情吗?
只要我们仔细地、冷静地回忆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这何尝不是他的创意与想法的体现呢?孩子们的创意是永远意想不到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理,一切都如春天般的花朵绚丽多姿,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传达心里的变化的文字形象。变体美术字在大人的眼里可能就是固定的几种变法的,但在孩子眼里就有可能是各种各样,也有可能是其它形状的。这一切的不可思议,其实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的。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他的马虎与浮躁,反而表扬他观察角度独特。从此以后,这位学生的作业非常认真而有个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总喜欢站在他们的心理角度上,去发现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3 善待学生习作,积极引导,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满足同学们的兴趣和需要,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常常会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乐趣之中。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带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是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通过学生们对美术的理解进一步发掘其潜在的天赋,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育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据我国一家专业的调查机构2008年对于北京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的学生表示学习美术并非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仅仅有8%的学生表示自己从小热爱美术。教师可能会把一些美术考试成绩所看得较重要,因此忽视了学生真正想要的东西。是否所有学习美术的学生都是因为对美术的兴趣而去学习美术呢?答案是否定的。光凭以往的教育模式会抹杀一批学生的除了美术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天赋,同样也会抹杀一批由于学习其他学科而失去发挥美术方面特长和天赋的学生。那有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让所有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呢?
我在初一年级教学中发现,有一位同学不管我在教什么,他都是心不在焉,无精打采,逐渐地我发现他总会偷偷画些卡通形象。我对这种“不务正业”的现象先是采取制止的办法,让他认真听课,完成课堂作业,可结果他的课堂作业还是完成得很不好,我心里很困惑。以后这种现象被他重复多次,但我没有按以前的方法做,而是改变了策略。我故意不作声,让他尽情地去画,甚至还有意鼓励他画,结果发现他对漫画形象是情有独钟。而且,我惊奇地发现他画了整整一本子的漫画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我不敢相信是出自他手,不管是比例,还是神态都很准确、稚气可爱。因为这些,我对他产生了好感。后来,从他的母亲那里了解到,画漫画是他的爱好,他没事就会拿起画笔去画漫画形象诸如汽车战警之类的。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严厉制止的态度,不断的对他的漫画给于肯定的同时也耐心的告诉他现阶段我们所学的美术知识的重要性,现在这位同学不管是美术兴趣还是绘画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中心,我们应该承认学生自身存在的自主发展能力,大多数学生因个性等条件的差异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操作条件,正确引导、启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敢于去思考,敢于去实践,敢于去创造。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地让学生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表现他们的爱好,表现他们的追求,并给予恰当的辅导,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满足感。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怎样使学生越来越热情,越来越喜欢每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千万不要忽视他们心理需要,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这实则满足了学生心理上的成功需要,这种成功会促使他们会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事事处于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让美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现个性的载体,相信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会越来高。
积极开发生活中各种创意性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中视觉美及心灵美的关注力与辨别能力。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内驱力,它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比如课堂上有学生对重复学习构图时所表现出的不理解,我就以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去教育他。再比如有学生为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挑了很多刺儿,我就引导他如何欣赏,如何评判他人的作品,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尊重个体感悟的生活化美术教学,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教育理念。学生对作品的评述能力,不再会停留在作品的表象,而是对作品的整体评述和自己的感受,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术存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學生看事物的眼光变得艺术化,会变得更美好,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个性。所谓“兵无定势,水无常形”,有常量必有变量,教育艺术也讲究个性,追求浪漫,在教学个性的无限空间里,在课堂生成出彩的同时,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是我们教学追求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教程》, 汕头大学出版社
[2] 《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中华经典论文撷英》,伊犁人民出版社
[4] 《中国美术教育》、《湖南教育》相关资料
[5] 《教育理论读本》,茶陵县教育局主编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个性;自由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上课程序严谨紧凑。可是学生呢,你讲的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他听的是枯燥泛味、东张西望;作业时,有很多学生的作业是虎头蛇尾,你教他畫素描,而他画的是速写。这是学生的“不务正业”,还是学生的“故意捣鬼”?
我们的十五中这种特色美术教学,学生和老师都要完成大量的美术教与学的课堂任务,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于疲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个性得到解放,画心中之画,表心中之情。正所谓让学生“随心所欲”,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1 了解学生生活,巧置情景,调动学生的感知欲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要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要。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人自出生后就会在社会生活、周围环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长。由此可知,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需要,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生活。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绘画活动更离不开他们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于他们真实生活。了解这一点,就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美术生活化教学,发展学生的视觉敏感。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以眼睛的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
带领学生实践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美的存在。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接触社会,初步探索有关“美术”的知识,进而深化为获得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信息的方法。
例如学校每年春秋两季的风景写生,我们离开被水泥钢筋包围的城市,带领同学们到农村去,全身心地贴近大自然,感受清晨从树缝里透过地一缕缕阳光,感受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感受鸭子戏水时发出的声响和小鸟们清脆而有音律的鸣叫,感受落日余晖中农民们赶着牲畜蹒跚回家地背影,感受乡间炊烟渺渺地静谧,感受村庄每时每刻物象的变化。
通过在外边一周的写生课程,学生对自然对生活都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些都在他们的画面里一一的体现出来。他们不再是模式地画,僵硬的编造一些场景,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表达心中的真情实感,构图形式丰富多样,色彩鲜活笔触灵动。画面变得更加平实而富有感染力。其中一个平时不太会画色彩的同学,居然也能画出几张比较完整的作业了,这也正是我们写生课的价值所在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幸福所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学生眼中的观察和成人的观察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往往带有自己的感受,比较主观。教师不能把自己眼中观察到的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教师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感受他们的体验,读懂孩子的创造,与他们产生共鸣。
2 走进学生心灵,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描绘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情感的外在体现。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认真地看待,细心观察。
在我教学过程中曾经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位同学在我刚布置作业一会儿就举起自己的画板让我看,“老师,你看我画得怎么样?”乍一看,她只是刚画了个粗略的大框,还没什么具体的内容呢。对于这种现象也许你会很气愤,但如果教师了解学生的话,你就会知道这不是小孩的淘气,也不是故意作秀,他却恰恰给你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位学生开始喜欢上了美术,他只是在试探老师对于他们的态度,需要的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做老师的不应该冒然打断或批评,而应该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观察生活,分析事理,切不可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理。
现代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于成人的监督,因此,对于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美术的喜爱之情和表现欲,教师千万不要粗鲁地打断,应给予正确引导、由衷的表扬。
例如,在一次美术字课上,要求同学们写变体美术字,可是有一个同学而是从头都没按照教的方法在进行,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字变得是花了呼哨,看上去很乱,你也许会气愤地说这简直不是美术字。但你能说这不是一张有创意的作业?这幅画里不是充满了激情吗?
只要我们仔细地、冷静地回忆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这何尝不是他的创意与想法的体现呢?孩子们的创意是永远意想不到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理,一切都如春天般的花朵绚丽多姿,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传达心里的变化的文字形象。变体美术字在大人的眼里可能就是固定的几种变法的,但在孩子眼里就有可能是各种各样,也有可能是其它形状的。这一切的不可思议,其实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的。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他的马虎与浮躁,反而表扬他观察角度独特。从此以后,这位学生的作业非常认真而有个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总喜欢站在他们的心理角度上,去发现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3 善待学生习作,积极引导,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满足同学们的兴趣和需要,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常常会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乐趣之中。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带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是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通过学生们对美术的理解进一步发掘其潜在的天赋,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育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据我国一家专业的调查机构2008年对于北京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的学生表示学习美术并非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仅仅有8%的学生表示自己从小热爱美术。教师可能会把一些美术考试成绩所看得较重要,因此忽视了学生真正想要的东西。是否所有学习美术的学生都是因为对美术的兴趣而去学习美术呢?答案是否定的。光凭以往的教育模式会抹杀一批学生的除了美术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天赋,同样也会抹杀一批由于学习其他学科而失去发挥美术方面特长和天赋的学生。那有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让所有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呢?
我在初一年级教学中发现,有一位同学不管我在教什么,他都是心不在焉,无精打采,逐渐地我发现他总会偷偷画些卡通形象。我对这种“不务正业”的现象先是采取制止的办法,让他认真听课,完成课堂作业,可结果他的课堂作业还是完成得很不好,我心里很困惑。以后这种现象被他重复多次,但我没有按以前的方法做,而是改变了策略。我故意不作声,让他尽情地去画,甚至还有意鼓励他画,结果发现他对漫画形象是情有独钟。而且,我惊奇地发现他画了整整一本子的漫画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我不敢相信是出自他手,不管是比例,还是神态都很准确、稚气可爱。因为这些,我对他产生了好感。后来,从他的母亲那里了解到,画漫画是他的爱好,他没事就会拿起画笔去画漫画形象诸如汽车战警之类的。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严厉制止的态度,不断的对他的漫画给于肯定的同时也耐心的告诉他现阶段我们所学的美术知识的重要性,现在这位同学不管是美术兴趣还是绘画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中心,我们应该承认学生自身存在的自主发展能力,大多数学生因个性等条件的差异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操作条件,正确引导、启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敢于去思考,敢于去实践,敢于去创造。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地让学生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表现他们的爱好,表现他们的追求,并给予恰当的辅导,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满足感。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怎样使学生越来越热情,越来越喜欢每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千万不要忽视他们心理需要,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这实则满足了学生心理上的成功需要,这种成功会促使他们会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事事处于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让美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现个性的载体,相信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会越来高。
积极开发生活中各种创意性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中视觉美及心灵美的关注力与辨别能力。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内驱力,它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比如课堂上有学生对重复学习构图时所表现出的不理解,我就以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去教育他。再比如有学生为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挑了很多刺儿,我就引导他如何欣赏,如何评判他人的作品,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尊重个体感悟的生活化美术教学,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教育理念。学生对作品的评述能力,不再会停留在作品的表象,而是对作品的整体评述和自己的感受,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术存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學生看事物的眼光变得艺术化,会变得更美好,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个性。所谓“兵无定势,水无常形”,有常量必有变量,教育艺术也讲究个性,追求浪漫,在教学个性的无限空间里,在课堂生成出彩的同时,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是我们教学追求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教程》, 汕头大学出版社
[2] 《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中华经典论文撷英》,伊犁人民出版社
[4] 《中国美术教育》、《湖南教育》相关资料
[5] 《教育理论读本》,茶陵县教育局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