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策略可分为策略理念层和具体策略层。前者是教学策略建构、运用的指导思想,后者是教学策略具体实施的方法。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策略概念。我们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有效实施方案,必须且应当在新课程框架下确立新的教学策略理念。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番理论探索,通过深入探讨,大家形成共识。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 4)×25)。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其他文献
伴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长和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分化,机械的学习方式不仅不能适应各个学科的特点,更不可能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一种受用终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力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来组织、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激发求知欲的基石。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研究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成绩。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
期刊
目的:  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通过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肾阳亏虚症状、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肝肾功能、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等相关指标的对照
【目的】:观察邓铁涛浴足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邓铁涛浴足方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
众所皆知"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去发展,寻求满意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当一位数学老师的都能体会到,凡是在数学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都很浓厚,求知愿望都很强烈,他们数学素质也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
期刊
【摘要】培养学习兴趣,创设有效教学效果,是学生所期盼的。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兴奋、最活跃的状态,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情与爱信心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验证、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