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岐阜在哪里?什么是航空基地祭?
岐阜,日本的第七大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区划),位于日本列岛的几乎正中间,它的名字是日本47个府道县中唯一直接和中国有关系的。岐阜当年是美浓国的稻叶山城,织田信长迁居此地后,在禅僧泽彦宗恩的建议下,分别取周武王起兵岐山,夺取天下奠定八百年太平基业的岐山之“岐”和学问之祖文圣人孔子故里为曲阜的“阜”合并而成。织田信长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开始实施天下布武(以武力夺取天下)的策略,且希望定鼎以后天下太平、人们知识渊博之意。他也实现了将日本从战国时代终结,走向统一的大业。
就旅游而言,日本岐阜是一个不错的旅游观光地,然而笔者的行程却无暇顾及观光,本次是专门为了在11月19日在岐阜县各务原市召开的“2017岐阜航空基地祭”而来的。“航空基地祭”是日语的叫法,就是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基地开放展示活动。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每个飞行基地都会在每年特定的时候进行对社会进行公开展示,面向大众,全免费,虽然一般只有一天时间,但这对于向社会普及航空知识,促进公众特别是吸引青少年向日本自卫队靠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岐阜航空基地的前世今生
航空自卫队岐阜基地的前身就是各务原飞行场,它是旧日本帝国陆军第3师团在1876年时设立的炮兵演习场。1917年,这个陆军的炮兵演习场被改建为各务原飞行场。可以说,各务原飞行场和中国的南苑机场类似,它是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机场。1917年6月,各务原陆军飞行场建设完成,随即成为日本帝国陆军航空部队的重要基地。
在飞行场附近还有川崎飞机制造厂,有多款日本军用飞机在这里完成了试飞工作,包括:川崎九二式战斗机、川崎九五式战斗机、三菱十二试(您没看错,就是试验的“试”)舰上战斗机(也就是后来在中国战场上定型的“零”式战斗机)、三式“飞燕”战斗机都是在这里完成试飞工作的。上述机型全部参加了当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1945年中期開始到日本投降前,美国航空兵部队对这里的飞机制造厂和飞行场开展大规模轰炸,各务原飞行场和周边的飞机制造厂等尽数被毁。同年10月份,各务原飞行场正式被美军接收,随后着手对飞行场进行改建,成为供美军使用的一处空军基地。
当冷战拉开序幕后,美国根据自己的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始重新武装日本。1954年7月1日,日本航空自卫队在美军的协助下正式成立。1956年成立了航空自卫队临时岐阜补给队,就驻扎在各务原飞行场。1957年,成立了当时还是隶属于防卫厅的航空技术研究本部岐阜试验场。1958年3月,在各务原飞行场成立了航空自卫队整备学校分校(就是航空自卫队的机务学校分校)。同年6月,美军将各务原飞行场返回给日本航空自卫队,日本设立了航空自卫队岐阜基地,与此同时,航空自卫队临时岐阜补给队解散,成立了航空自卫队第二补给处。次年,解散了整备学校的分校,成立了第三术科学校。1961年,司令部位于宇都宫基地的第13飞行教育团岐阜飞行教育先遣队成立,第三术科学校搬迁至芦屋基地。1968年10月,编成实验航空队飞行试验群。1974年升级成实验航空队航空实验团。1989年改称为航空实验团飞行开发试验团,2015年被改编到防卫装备厅技术研究本部。
今天的岐阜航空基地内拥有包括C-1FTB、C-1、C-2、X-2“心神”、F-15J/DJ、XF-2A/B、F-2A/B、F-4EJ/EJ改、XT-4、T-4和T7教练机等在内的大部分空自现役机种,当然分别隶属于岐阜警察局、岐阜县防灾办公室的贝尔412EP直升机和防卫装备厅的川崎重工BK-117直升机及其改进系列型号也在基地里常态化的训练。

为什么说崎阜是日本的“阎良”?日本在航空文化方面的特色
因为岐阜航空基地“飞行开发实验团”的主要工作就是试飞日本组装或者自研的飞机,他们的试飞过程将决定这些飞行器是否能够达到设计使用要求,而且岐阜航空基地北边就是川崎重工旗下的飞机制造厂,从工作内容和产业布局上而言,日本岐阜的各务原和中国西安的阎良有着非常类似的性质内容,因此,我们也笑称此行是去日本的“阎良”拍飞机,不过大家切记在中国阎良是绝对不能拍摄空中物体的。
岐阜航空基地本身就建在一片高地之上,而且机场周围草木葱茏,我们发现在机场外围的远处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端着相机的日本航空摄影爱好者,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几百人,他们的聚集地就是最佳的拍摄位置! 在日本,航空爱好者云集在军用机场周边这一景象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各种年龄段的航空爱好者,从刚刚学校放学就蹬着自行车来到现场只有十来岁的中学生,到拄着拐棍用三轮车驮着摄像器材来拍飞机的老先生老太太,几乎实现了全年龄段全性别的覆盖。或许日本光学设备世界闻名吧,这些日本航空爱好者的拍摄设备也普遍高端,因为中低端设备对于拍摄高速飞行以及在不同光影条件下的飞机还是有些吃力。
最让笔者吃惊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拿着手持移动电台,可以实时监听航空管制的无线电波段,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的反应来判断后续的飞行计划和飞机是否准备进入拍摄区。广泛持有航空频段电台这个事情让我们觉得日本全社会的航空文化氛围真的是很浓厚。
我们根据日本爱好者的聚集情况找到了机场周边几个比较合适的拍飞机位置。第一个在机场的南侧田地里,就在岐阜航空基地南侧的航空宇宙博物馆附近。很遗憾,博物馆闭馆装修,没能进入参观实为本次的一大恨事。在这个位置正上方空域干净,如果飞机在本场进行飞行表演,那这个位置就会是飞机的实际空中机动区的正下方,非常适合拍飞机的机动动作,而且大部分位置顺光,能取得不错的照片。第二个地方则是在机场的东北角围界边上,这是一个很小的位置,岐阜航空基地周围葱郁的树木正好在这个围界拐角上漏了个口子,给航空摄影爱好者留下大约有10米的观察空间,但是因为在围界边上,除非你带了较高的梯子,否则相机设备都会被铁丝网遮挡,拍摄肯定会受些影响。这个围界里面就是基地内的环场路,时不时的有自卫队的士兵全副武装进行跑步训练,他们也能看到我们这些举着相机的爱好者,他们不仅不会阻拦,相反路过的时候都会点头或者鞠躬致意,围界外面的日本爱好者都会挥手答礼,日本航空基地内外的气氛如此和谐融洽,反倒让我们觉得很不习惯。第三个位置是在机场东边的一个公园里,这个位置正好在飞机最后下滑线南侧,所以在这里大家主要是拍摄飞机降落过程,毕竟是公园,安静,也没有车辆,服务设施便捷,因此这里汇聚的航空爱好者更多。



后来我们才知道,在日本拍飞机这个事是很正常的而且也是航空自卫队非常支持的一件事,因为航空基地铁丝网外面的都是关注这个航空基地的社会人群,他们的作品就是这个航空基地的免费广告,这就是免费征兵宣传的最佳方式。一位只带了手持电台的老先生每天都和他夫人一起蹬着三轮车前来看飞机,他们俩就坐在那里静静听航管通信,认真的看飞机降落,后来通过翻译软件和他们“聊天”,老先生说:“我和我太太都拍了40多年飞机了,现在老啦,实在端不动相机了,拍不了啦,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想来看看它们,我们俩每天都在机场周围转圈。”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后来我们每天都看到了这对儿老夫妇,他们就是骑着三轮车在拍机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出现,和大家交流拍飞机的心得,分享看飞机的乐趣,这样喜欢飞机,热爱航空的精神实在是令人钦佩。
为了进一步探寻和验证日本的航空文化和全社会航空科学知识普及能力,当天晚上我们就跑到附近的书店去看看航空方向的书籍,日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产业大国,要看一个国家的文化,那就非要去看看它的书店不可!因为书店里所蕴藏的内容就足以折射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状态,我们也可以从书店这个地方换个角度看看日本整体的航空文化。



日本的书店和中国的类似,也是按照教辅材料,文史典籍,妇女婴幼,科学教育等等分类摆放的,特别是各种教辅书籍上写的很公整的“语文”,“数学”等中文字符,让人分不清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翻翻看,他们的教学辅导书籍内容和我们出奇的类似,也是各种的卷子汇编……想想日本的学生也肯定和我们的学生一样头大。 不过,和中国书店不同,在日本的书店里航空专业书籍非常丰富,从航空科普杂志到机型专门介绍,从航空战史到航空技术专业典籍一应俱全,笔者发现了一本每年更新一次的《航空无线电》及附录《航空波段数据》——这套书告诉你了全日本所有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的机场情报:包含机场图,停机位图,机场不同席位的航管频率,机场进离场管制交接程序,市场主流无线电监听设备评测和销售目录,在全书的最后还附上了日本全境中高空航线图,从这本书就能看出为啥日本的航空爱好者有那么多手持式无线电台了。



岐阜的日常飞行训练和航空基地祭
岐阜航空基地每天飞的飞机就是C一1FTB、XF-2A/B、F-2A/B、F-15J/DJ、F-4EJ/EJ改、XT-4、T-4和T-7。而在正式開幕前两天,“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陆上自卫队的UH-1J、AH-1S和日本著名的民间飞行表演家室屋义秀的EXTRA300运动机也依次抵达岐阜航空基地并开展联合演练。
因为岐阜航空基地是飞行开发实验团的驻地,他们的工作就决定了他们拥有很多机型的原型机,这几天的演练飞行中,我们都看到了这些飞机的原型机,这些原型机在机头都安装有长长的大气数据测量探杆,比如C-1FTB(C-1飞行测试平台,原型机),XF2A/B、XT-4等等。让笔者由衷赞叹的是:飞行开发试验团用来展示飞行的001号C-1FTB可是在1970年11月首飞的,这架运输机机已经飞行了47年了,而与之编队飞行XT-4原型机和XF-2原型机则分别是1985年7月和1995年10月首飞的,它们也都相继飞行了37年和27年,但是从飞行状态和我们拍摄的照片来看,这些飞机本体结构完整,制造工艺精湛,飞行性能良好。它们维护保养周全,外表漆层均匀无修补,字符清晰无缺失,整机光亮如新,没有任何油液渗漏痕迹。这些年近半百或已经是中年的飞机依然维护保养如此到位,状况良好,虽然飞行动作并没有啥精彩之处,但是笔者确实打心底里的很佩服日本人的敬业和感叹整个国家航空工业的基础实力不俗。
凭心而论,自卫队的军机飞行展示动作其实并不花哨,从演练和实际航展飞行看,没有啥特别需要说明的,在合练过程中飞行动作最精彩的其实反倒是日本著名的民间飞行表演家室屋义秀先生,他在一个阴雨天气里进行训练时用EXTRA300运动机居然飞出来一个二分之一的十六位横滚,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但是每一个位置的停顿又非常明显,令人叹为观止。很可惜,当时因为下雨,我们大家都收拾了拍摄装备,并没有拍到这个动作,但是这个动作却深深的印在了笔者的脑海中。
每天,我们能遇到很多的日本拍机爱好者,但是没有一个人乱丢垃圾,大家都是很认真的收拾自己的物品,把自己产生的垃圾仔细的收拾好打包带走,在日本几天我们确实感觉到的整个环境非常干净,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日本的海洋性气候,更重要的是日本国民对于垃圾处理的自觉性。到了19号航展期间,数万人涌入岐阜航空基地,而笔者在现场也几乎没有见到一个被丢弃的垃圾,为啥说几乎呢?因为全场我确实只发现了一张被遗弃在草坪上的航展海报,从这个海报平整度来看,应该是原主没拿好而无意掉落的,并非是故意抛弃的垃圾,很快,这个海报就被志愿者捡走了。在整个航展区域内,笔者发现了有好几个垃圾集中丢弃区,每个丢弃区的垃圾桶很多,垃圾分类极其详细,垃圾桶边上就好几位有志愿者引导大家正确的丢弃垃圾,当你把垃圾丢弃到正确垃圾桶里,他们还会很认真的鞠躬和你说“非常感谢”。这种全民热爱环境,严格约束个人行为的做法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17号那天,我们拍到了一架F-4EJ,这架编号是87-8409号的F-4EJ“鬼怪”Ⅱ型战斗机披挂了一身绿色斑纹数码迷彩开始进行了飞行训练,从实际拍摄的结果发现,这架隶属于飞行开发试验团的鬼怪是专门为了本次岐阜航空基地祭全新设计的涂装方案,其实就是在原来F-4EJ全身浅灰色的基础上在机背增加了草绿、浓绿、墨绿和咖啡四色数码迷彩,并且在肌腹上用中文写上“各务原飞行场百周年”的字样,在两侧进气道和大翼前缘内侧有明显的黄色识别条带,这个涂装笔者一看到就立刻联想到在二战时期曾经驻扎在拉包儿的飞行队,那时的拉包儿飞行队聚集了日本的飞行精英,其中就有不少是从各务原飞行场调过去的得力干将,为了在热带作战的伪装以及有效的敌我识别,由地面勤务人员在原来的整机灰绿色的表面现场发挥涂上了各种上深绿色的斑块或者条纹,并且在机翼前缘涂上了黄色的敌我识别条。那这架数码迷彩的F-4EJ不就是再向那个时候的“荣光”去“致敬”吗?别以为大家不知道你的想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19号是岐阜航空基地祭的正日子,全部观众可以从北、西、南三个大门免费进入基地,整个基地分为南广场和北广场两个地方公开展示,北广场就是岐阜航空基地的停机坪和机库位置,是本次航空基地的主要展示区,是参演飞机的停机区以及现役装备静态展示区,北广场的机库里依然有例行的整机武器挂载陈列,飞机登机参观,现役战机发动机和机载武器以及试飞装备陈列展示,还有飞机起落架收放过程展示等等,X-2“心神”也在北广场的机库进行最后的展示,官方表示这次公开陈列后,“心神”就完成历史使命,将要面临被拆解的命运,虽然日本终将放弃通过自己的力量研发四代机的努力,自废武功转而进入全力购买美国F-35。虽然如此,日本的航空技术力量仍然不容小觑,它依然有着非常强大的技术底蕴和作战实力。南广场则主要集中了航展商业运行区,以及岐阜基地历史上曾经使用的飞机现场展示和航空拍摄集中区,就观赏当前的航展而言,前往北广场最佳,而为了拍摄方便和想探秘这个基地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飞机就选择去南广场为宜。
















外面的停机坪上挤满的日本民众,不少日本家庭非常有意思,一来就纷纷占据展示区围界外最好的位置,然后铺开一片垫布摆上各种便当,点心啥的开始吃喝了,更有甚者还有在垫布上睡觉的,你没看错,他们真的睡觉!我实在是不能理解他们怎样在这样人头攒动,发动机轰鸣的复杂噪声环境下专心吃东西和睡觉的,飞机未了他们也不抬头或者睁眼看,从实际行为看,他们很明显并不关心飞行活动,就是专心的把自己“摆”在航展最好的观赏位置那里,我想不通他们这是来看航展的还是来显摆的?关键是他们完全不顾及外围各种挤不进去或者就是挤进去也被各种垫子阻碍的没办法下脚站稳的航空摄影师。所以,文章前面还刚刚说了日本人环境意识好,自觉收拾垃圾并且严格分类,结果笔者也发现了日本人也不禁夸,这说好的高素质到哪里去了?

























因为下雨,很多的飞行展示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蓝色冲击波”更是飞的保守,只剩下了中高度编队水平飞行展示。原来计划飞行后进行的地面静态展示飞机也因为降水的原因早早的都拉回了机库,不过,综合来看,此次日本岐阜的航拍之旅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大家的相机卡都是收获颇丰。
我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加,我们以后也会有类似的非常公开的军事航空活动,因为笔者认为房兵教授说的那句话特别对:强者的透明就是一种威慑。我们中国迟早会变成强者!
编辑: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