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者梁启超说过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是重要的精神教育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指导学生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怀。然而,不少教师在教授诗歌的时候以讲授语义为主,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小学生腻烦心理。著名教师缪娟提出教学主要不靠“嘴”教,而要靠靠情境。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妨也采用构筑情境的方法促使学生感悟诗歌之美。
一、媒体情境,展示形象之美
不少诗歌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然而小学生年龄有限,阅历有限,他们很难懂得这些诗歌的意蕴。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诗歌意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歌中的形象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在学习《望洞庭》这首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形象之美,教师可以给他们展示白银盘里放着一颗青螺的图片,同时也出示体现洞庭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两者,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有学生提出:“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望洞庭》,我们学过,只有远远地看过去,才叫‘望’,所以作者距离君山很远,因此他所看到的君山小巧如螺,所以作者才会用‘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的诗句来形容。”还有学生提出:“刚刚看到青螺和白银盘的图片,让人感到这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高雅的感觉,因此我觉得作者能想到‘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的诗句,说明作者有着高旷清超的情操,他有着胸藏天地的气势,所以才会写出这样举重若轻的诗句,将浩大的自然山水比喻成是微雕的艺术精品。”在多媒体情境之下,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歌中的形象美,因此解读也能更加准确。
二、联想情境,品析意境之美
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积极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古诗词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展开联想,这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联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这能促使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
《元日》是一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场景的诗句,这首诗歌不仅展现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还有这比喻和象征的意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在春节时候的感受,再结合这首诗歌思考一下。春节期间其实还是寒风凛冽的天气,但是作者卻说‘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很快便有学生提出:“春节的时候虽然天气还是很冷,但是因为到处都放鞭炮、贴春联,所以让人感受到了喜庆。因此这里不是指天气暖,而是说人心暖和。”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联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王安石创作这首诗歌时候的生活背景,当时王安石成为宰相,打算推行新政,你能否从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他的内心状态呢?”学生有所感悟:“原来让王安石欣喜的不是鞭炮、屠苏酒等新春意象,而是作者感受到社会新气象即将到来,因此而欣喜。”
三、活动情境,探寻发现之美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诗歌的神韵,感受诗歌的内涵。在活动中,学生渐渐有了扩展阅读的欲望,随着阅读量的扩展,他们能自主学到更多和诗歌有关的知识。
学习了《石灰吟》这首诗歌之后,学生感受到了这首咏物诗的象征手法,体会到作者借助描写“石灰”体现了自己高洁的理想,体现了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咏物诗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咏物诗诵读品鉴”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咏物诗的艺术特点。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找到了不少经典的咏物诗,他们很快发现咏物诗体现了心灵和事物的融合共鸣,作者借助咏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在鉴赏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咏物诗,尝试借助咏物表达自己的胸怀。如有学生尝试借描写松树表达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想法:“凌云直上天,傲然人世间。只因根基深,狂风吹不弯。”
经典诗文是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而利用情境构建法则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入手,设计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226100)
一、媒体情境,展示形象之美
不少诗歌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然而小学生年龄有限,阅历有限,他们很难懂得这些诗歌的意蕴。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诗歌意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歌中的形象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在学习《望洞庭》这首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形象之美,教师可以给他们展示白银盘里放着一颗青螺的图片,同时也出示体现洞庭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两者,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有学生提出:“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望洞庭》,我们学过,只有远远地看过去,才叫‘望’,所以作者距离君山很远,因此他所看到的君山小巧如螺,所以作者才会用‘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的诗句来形容。”还有学生提出:“刚刚看到青螺和白银盘的图片,让人感到这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高雅的感觉,因此我觉得作者能想到‘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的诗句,说明作者有着高旷清超的情操,他有着胸藏天地的气势,所以才会写出这样举重若轻的诗句,将浩大的自然山水比喻成是微雕的艺术精品。”在多媒体情境之下,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歌中的形象美,因此解读也能更加准确。
二、联想情境,品析意境之美
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积极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古诗词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展开联想,这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联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这能促使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
《元日》是一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场景的诗句,这首诗歌不仅展现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还有这比喻和象征的意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在春节时候的感受,再结合这首诗歌思考一下。春节期间其实还是寒风凛冽的天气,但是作者卻说‘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很快便有学生提出:“春节的时候虽然天气还是很冷,但是因为到处都放鞭炮、贴春联,所以让人感受到了喜庆。因此这里不是指天气暖,而是说人心暖和。”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联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王安石创作这首诗歌时候的生活背景,当时王安石成为宰相,打算推行新政,你能否从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他的内心状态呢?”学生有所感悟:“原来让王安石欣喜的不是鞭炮、屠苏酒等新春意象,而是作者感受到社会新气象即将到来,因此而欣喜。”
三、活动情境,探寻发现之美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诗歌的神韵,感受诗歌的内涵。在活动中,学生渐渐有了扩展阅读的欲望,随着阅读量的扩展,他们能自主学到更多和诗歌有关的知识。
学习了《石灰吟》这首诗歌之后,学生感受到了这首咏物诗的象征手法,体会到作者借助描写“石灰”体现了自己高洁的理想,体现了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咏物诗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咏物诗诵读品鉴”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咏物诗的艺术特点。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找到了不少经典的咏物诗,他们很快发现咏物诗体现了心灵和事物的融合共鸣,作者借助咏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在鉴赏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咏物诗,尝试借助咏物表达自己的胸怀。如有学生尝试借描写松树表达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想法:“凌云直上天,傲然人世间。只因根基深,狂风吹不弯。”
经典诗文是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而利用情境构建法则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入手,设计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