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中,针灸和口服中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途径,虽然无回纳髓核之功,但有调肝补肾、舒筋活m、通络止痛之效,也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了条件,针刺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促进肌肉的松弛,缓解肌肉的痉挛,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消除炎症与水肿,改善腰部功能活动与消除症状,达到临床治愈,配合口服中药在急性期改善症状,恢复期固本防止复发。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温针灸;拔罐;中药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09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出现的综合征,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20~50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范畴,在这一范畴治疗中,针灸和中药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诊断要点
(1)多见于青壮年、有外伤受寒史。(2)有一侧或双侧腰腿痛,常因劳累、受寒、抬过重物品、咳嗽、喷嚏而疼痛加重。腰椎旁有固定痛点,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3)腰椎侧弯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生活失去自理。(4)下腰棘旁有压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颏胸试验阳性。(5)x线片显示腰椎侧弯、椎间隙不等或狭窄。(6)腰椎CT或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在80%。
2、分型
由于患者的发病年龄、身体素质、致病与诱发因素病程长短等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异,按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临床可分为三型。
2.1 瘀滞型因跌仆闪挫,弯腰或久坐、劳作过甚,致经络受损,表现腰部刺痛,伴下肢牵涉痛,腰不能转侧触之僵硬。
2.2 风寒湿型多因感受风寒湿邪,腰部冷痛重着,拘急不可俯仰,痛连臀腿,每遇气候变化发作加重。
2.3 肾虚型久病肾亏、操劳过度,强力负重、久坐久立或房劳伤肾,致肾气疲惫,患者腰酸乏力,喜揉喜按。如兼神倦肢冷,滑精,舌淡,脉细者为肾阳虚。伴有虚烦,溲黄,舌红,脉数者属肾阴虚。
3、治疗方法
治疗根据病变的部位选穴,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主要涉及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可选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委中、环跳、阳陵泉、悬钟等腧穴为主,高位(L1~3)腰椎间盘突出症涉及足阳明胃经,选髀关、伏兔、足三里,足少阴经。“愈贯脊属肾”,又腰为肾之府,无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房劳过度,强力负重,以及外邪侵袭,均可累及足少阴肾,故须重视其经的选穴与治疗,肾精亏损取肾俞、气海、太溪,三阴交补益精血强腰,肾阴虚,取肾俞、复溜、太溪补肾益阴,肾阳虚,取肾俞、关元、太溪温补肾阳。因风寒湿邪者,选风府、风池、命门、阴陵泉、三阴交。血瘀气滞者选血海、膈俞、殷门、委中、行间。
针刺手法:采用提插捻转为基本手法,病程短,属瘀滞型、风寒湿型,又体质壮实者,手法以泻法为主,也可采用电针;属肾虚型,手法以补法为主,可配合温针灸,在针刺后加拔火罐以温阳活血,散寒除湿,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
瘀滞型和风寒湿型口服中药温阳舒筋活血汤(牛膝15g,泽泻15g,当归15g,续断15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lOg,肉桂15g,附子15g)。
肾虚型口服补肾壮骨汤(杜仲15g,熟地15g,山萸肉15g,当归15g,白芍15g,泽泻10g,独活10g)。
以上方剂日1剂,10天1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和针灸治疗是同步的。
4、典型病例
患者,男,42岁,2009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腰痛2年多,每遇阴天时加重,伴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昼夜坐卧不安,咳嗽时疼痛加重,检查合作,在第5腰椎旁有压痛,重压痛感向下肢穿行,抬腿试验(+)。在35°以内,左腿活动受限,舌苔白腻,质暗红,该患者受风寒湿邪,阻塞经络、痹而不通,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口服中药温阳舒筋活血汤和针灸10天,之后又口服补肾壮骨汤和针灸10天,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
5、讨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中,针灸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途径,虽然无回纳髓核之功,但有调肝补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效,也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了条件,针刺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促进肌肉的松弛,缓解肌肉的痉挛,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消除炎症与水肿,改善腰部功能活动与消除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在针灸的同时,坐骨神经疼痛严重者,可配合用维生素B1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在环跳穴、阳陵泉穴做局部封闭。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椎间盘突出症经过牵引治疗后,远期疗效差,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先期所使用的中药舒筋活血汤是根据此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来制定的。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故在疾病的早期,患者正气较胜之时,以先祛邪为主,此病之邪即为血瘀。方巾牛膝是入腰膝的君药,补肾强筋;当归补血活血,续断补肾壮骨,泽泻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红花活血化瘀辅以佐药,乳香、没药理气,引药入经为使药,附子肉桂温经散寒。后期服用补肾壮骨汤以滋阴养血补肾为要旨。腰为肾之府,肾气强,肾精足,才能最终达到强腰的目的。此病后期,患者在祛邪之后,必出现虚象,这时应以滋肾阴,养气血,强腰府为主,方中杜仲、熟地滋阴补肾为君;独活、山萸肉、当归活血的同时又能补血,实现标本兼顾,合为臣药;白芍、泽泻酸收下行,为肾经之引经之药,为佐药。两方合用,因寸制宜,辨证施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特色。
针灸和口服中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发挥了中医特色,是一种普通方法,值得我们下级医院推广,熟语说“病三分治七分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也要重在防护。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温针灸;拔罐;中药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09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出现的综合征,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20~50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范畴,在这一范畴治疗中,针灸和中药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诊断要点
(1)多见于青壮年、有外伤受寒史。(2)有一侧或双侧腰腿痛,常因劳累、受寒、抬过重物品、咳嗽、喷嚏而疼痛加重。腰椎旁有固定痛点,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3)腰椎侧弯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生活失去自理。(4)下腰棘旁有压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颏胸试验阳性。(5)x线片显示腰椎侧弯、椎间隙不等或狭窄。(6)腰椎CT或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在80%。
2、分型
由于患者的发病年龄、身体素质、致病与诱发因素病程长短等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异,按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临床可分为三型。
2.1 瘀滞型因跌仆闪挫,弯腰或久坐、劳作过甚,致经络受损,表现腰部刺痛,伴下肢牵涉痛,腰不能转侧触之僵硬。
2.2 风寒湿型多因感受风寒湿邪,腰部冷痛重着,拘急不可俯仰,痛连臀腿,每遇气候变化发作加重。
2.3 肾虚型久病肾亏、操劳过度,强力负重、久坐久立或房劳伤肾,致肾气疲惫,患者腰酸乏力,喜揉喜按。如兼神倦肢冷,滑精,舌淡,脉细者为肾阳虚。伴有虚烦,溲黄,舌红,脉数者属肾阴虚。
3、治疗方法
治疗根据病变的部位选穴,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主要涉及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可选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委中、环跳、阳陵泉、悬钟等腧穴为主,高位(L1~3)腰椎间盘突出症涉及足阳明胃经,选髀关、伏兔、足三里,足少阴经。“愈贯脊属肾”,又腰为肾之府,无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房劳过度,强力负重,以及外邪侵袭,均可累及足少阴肾,故须重视其经的选穴与治疗,肾精亏损取肾俞、气海、太溪,三阴交补益精血强腰,肾阴虚,取肾俞、复溜、太溪补肾益阴,肾阳虚,取肾俞、关元、太溪温补肾阳。因风寒湿邪者,选风府、风池、命门、阴陵泉、三阴交。血瘀气滞者选血海、膈俞、殷门、委中、行间。
针刺手法:采用提插捻转为基本手法,病程短,属瘀滞型、风寒湿型,又体质壮实者,手法以泻法为主,也可采用电针;属肾虚型,手法以补法为主,可配合温针灸,在针刺后加拔火罐以温阳活血,散寒除湿,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
瘀滞型和风寒湿型口服中药温阳舒筋活血汤(牛膝15g,泽泻15g,当归15g,续断15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lOg,肉桂15g,附子15g)。
肾虚型口服补肾壮骨汤(杜仲15g,熟地15g,山萸肉15g,当归15g,白芍15g,泽泻10g,独活10g)。
以上方剂日1剂,10天1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和针灸治疗是同步的。
4、典型病例
患者,男,42岁,2009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腰痛2年多,每遇阴天时加重,伴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昼夜坐卧不安,咳嗽时疼痛加重,检查合作,在第5腰椎旁有压痛,重压痛感向下肢穿行,抬腿试验(+)。在35°以内,左腿活动受限,舌苔白腻,质暗红,该患者受风寒湿邪,阻塞经络、痹而不通,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口服中药温阳舒筋活血汤和针灸10天,之后又口服补肾壮骨汤和针灸10天,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
5、讨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中,针灸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途径,虽然无回纳髓核之功,但有调肝补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效,也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了条件,针刺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促进肌肉的松弛,缓解肌肉的痉挛,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消除炎症与水肿,改善腰部功能活动与消除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在针灸的同时,坐骨神经疼痛严重者,可配合用维生素B1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在环跳穴、阳陵泉穴做局部封闭。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椎间盘突出症经过牵引治疗后,远期疗效差,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先期所使用的中药舒筋活血汤是根据此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来制定的。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故在疾病的早期,患者正气较胜之时,以先祛邪为主,此病之邪即为血瘀。方巾牛膝是入腰膝的君药,补肾强筋;当归补血活血,续断补肾壮骨,泽泻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红花活血化瘀辅以佐药,乳香、没药理气,引药入经为使药,附子肉桂温经散寒。后期服用补肾壮骨汤以滋阴养血补肾为要旨。腰为肾之府,肾气强,肾精足,才能最终达到强腰的目的。此病后期,患者在祛邪之后,必出现虚象,这时应以滋肾阴,养气血,强腰府为主,方中杜仲、熟地滋阴补肾为君;独活、山萸肉、当归活血的同时又能补血,实现标本兼顾,合为臣药;白芍、泽泻酸收下行,为肾经之引经之药,为佐药。两方合用,因寸制宜,辨证施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特色。
针灸和口服中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发挥了中医特色,是一种普通方法,值得我们下级医院推广,熟语说“病三分治七分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也要重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