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力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数学教学就要着力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看,首先要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数学兴趣,鼓励学生会提出疑问,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对结果的检验习惯,从而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分析数量提升能力一、明确问题,收集、整理、筛选数学信息
明确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理解问题。知道要让我们探求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有目的、有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获取、去分析、去整理、去筛选有关的数学信息。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情境中的关键字、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描述、理解,弄清问题的指向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2个小朋友买了9本笔记本,每本3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弄清问题一共需要多少元的意思,然后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带着这个问题去分析、筛选信息,就很容易找到方向,把“2个小朋友”这个无关的信息排除掉,不受其影响。
二、重视审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关键的语句,找到解题必要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弄清题中所给的条件,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有针对性的对所求问题去展开联想。例如:王老师买5盒笔,每盒10支,每支8元,一共要多少钱?老师提示性的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逆向思考。要想知道这些笔一共需要多少钱?也就是要求总价,要知道总价就得知道数量和单价,已知条件只告诉我们单价是每支8元,不知道数量,但还有两个已知条件买了5盒,每盒10支,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用每盒笔的支数乘盒数。10×5=50(支)就只得先求得到笔的数量。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算出结果。学生读题后展开联想,从联想引发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了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三、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例如: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3/20。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体重30千克,他的书包重5千克,(1)王明的书包超重吗?为什么?(2)称一称你的体重,算一算你负重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千克。题目来自于实际生活,学生很自然地把题意与自己联系起来,就容易理解题意,能较快地列出算式。
四、利用转化思想,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比较講求思维逻辑的学科。有很多问题,学生会一时难以理解,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常常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式的子问题。然后让学生拾阶而上,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了。如三年级下册求“一辆洒水车,每分行60米,洒水面宽8米,9分钟能洒水多少平方米?应用转化思想把它分解成①洒水车洒水后的留下的图形是什么?②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长怎样求?等子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五、借助线段图来理解算理
线段图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思维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画图,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地、明显地表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1)吃了58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 =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X-58X=15。
六、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式
分析清楚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明显的,学生容易弄清的。如“树上原有6只麻雀,又飞来2只燕子,现在一共有几只麻雀?”学生很容易弄清。如果变为“树上原有6只麻雀,此时又有燕子飞来,麻雀比燕子少2只,飞来燕子有多少只?”有些学生往往不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简单地看到“少2只”就判断用减法,结果与遇到麻雀比燕子少发生混淆。因此,教学时最好通过操作、直观地使学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分析出:麻雀的只数少,即是燕子多,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燕子和麻雀同样多的6只,另一部分是燕子比麻雀多的2只,要求燕子的只数就要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从而要用加法计算。
总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解决问题分析数量提升能力一、明确问题,收集、整理、筛选数学信息
明确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理解问题。知道要让我们探求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有目的、有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获取、去分析、去整理、去筛选有关的数学信息。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情境中的关键字、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描述、理解,弄清问题的指向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2个小朋友买了9本笔记本,每本3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弄清问题一共需要多少元的意思,然后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带着这个问题去分析、筛选信息,就很容易找到方向,把“2个小朋友”这个无关的信息排除掉,不受其影响。
二、重视审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关键的语句,找到解题必要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弄清题中所给的条件,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有针对性的对所求问题去展开联想。例如:王老师买5盒笔,每盒10支,每支8元,一共要多少钱?老师提示性的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逆向思考。要想知道这些笔一共需要多少钱?也就是要求总价,要知道总价就得知道数量和单价,已知条件只告诉我们单价是每支8元,不知道数量,但还有两个已知条件买了5盒,每盒10支,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用每盒笔的支数乘盒数。10×5=50(支)就只得先求得到笔的数量。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算出结果。学生读题后展开联想,从联想引发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了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三、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例如: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3/20。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体重30千克,他的书包重5千克,(1)王明的书包超重吗?为什么?(2)称一称你的体重,算一算你负重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千克。题目来自于实际生活,学生很自然地把题意与自己联系起来,就容易理解题意,能较快地列出算式。
四、利用转化思想,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比较講求思维逻辑的学科。有很多问题,学生会一时难以理解,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常常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式的子问题。然后让学生拾阶而上,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了。如三年级下册求“一辆洒水车,每分行60米,洒水面宽8米,9分钟能洒水多少平方米?应用转化思想把它分解成①洒水车洒水后的留下的图形是什么?②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长怎样求?等子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五、借助线段图来理解算理
线段图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思维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画图,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地、明显地表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1)吃了58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 =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X-58X=15。
六、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式
分析清楚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明显的,学生容易弄清的。如“树上原有6只麻雀,又飞来2只燕子,现在一共有几只麻雀?”学生很容易弄清。如果变为“树上原有6只麻雀,此时又有燕子飞来,麻雀比燕子少2只,飞来燕子有多少只?”有些学生往往不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简单地看到“少2只”就判断用减法,结果与遇到麻雀比燕子少发生混淆。因此,教学时最好通过操作、直观地使学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分析出:麻雀的只数少,即是燕子多,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燕子和麻雀同样多的6只,另一部分是燕子比麻雀多的2只,要求燕子的只数就要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从而要用加法计算。
总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