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六年级男生拿着刚发下来的科学作业本,跑到办公室,气冲冲地质问科学老师郑维庆:“这是科学作业,又不是语文作业,为什么写错别字要扣分?”实际上,郑老师平时在批科学作业时,就经常“找茬”,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孩子们抱怨,说我又不是语文老师,这是多管闲事”,郑老师哈哈笑着说。(2月28日《钱江晚报》)
早在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就曾指出,“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認认真真地完成。”这样的提法针对语文学科,却表达了学校教育一种鲜明的观点,即教育应教会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对语文学科也好,其他学科也罢,只有认真负责,才能完成既定学习目标任务。而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学生必备的精神品格,其意义已经超出学科教学本身。
科学教师改正学生的错别字,看似与学科教学关联不大,但中国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的载体,是经久不息的文脉所在。汉字不仅关乎民族情感,而且是重要的语言工具。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流利地使用汉字,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语文学科教师要努力教学,其他学科教师同样也要共同协作。
“为什么写错别字要扣分?”面对学生这样的质问,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为之一笑。这一笑,不仅是对学生错误的包容,也是对学生观念的纠正。学科无界线,学习无边界。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力,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其基本的学科属性。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掌握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顺利完成学业。科学课虽属理科,但教材中大量的文字需要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表述也需要规范的学科语言。如果学生错别字连篇,那么,即使其想法正确,也足以证明其思维存在缺陷。
正确地使用汉字书写,用汉字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打破学科界线,纠正学生错字,让学生明白汉字的重要性,明白认真做事的重要性,这也是科学课所倡导的严谨认真与一丝不苟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科学教师改学生错字,没有越位;相反,是师者风范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使命的自觉意识,值得点赞,也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李阳)
早在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就曾指出,“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認认真真地完成。”这样的提法针对语文学科,却表达了学校教育一种鲜明的观点,即教育应教会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对语文学科也好,其他学科也罢,只有认真负责,才能完成既定学习目标任务。而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学生必备的精神品格,其意义已经超出学科教学本身。
科学教师改正学生的错别字,看似与学科教学关联不大,但中国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的载体,是经久不息的文脉所在。汉字不仅关乎民族情感,而且是重要的语言工具。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流利地使用汉字,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语文学科教师要努力教学,其他学科教师同样也要共同协作。
“为什么写错别字要扣分?”面对学生这样的质问,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为之一笑。这一笑,不仅是对学生错误的包容,也是对学生观念的纠正。学科无界线,学习无边界。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力,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其基本的学科属性。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掌握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顺利完成学业。科学课虽属理科,但教材中大量的文字需要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表述也需要规范的学科语言。如果学生错别字连篇,那么,即使其想法正确,也足以证明其思维存在缺陷。
正确地使用汉字书写,用汉字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打破学科界线,纠正学生错字,让学生明白汉字的重要性,明白认真做事的重要性,这也是科学课所倡导的严谨认真与一丝不苟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科学教师改学生错字,没有越位;相反,是师者风范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使命的自觉意识,值得点赞,也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