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3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2-0047-02
在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实践中,应做好产蛋前期、中期、后期饲养重点工作,并重视前期和后期管理、科学放牧、疾病控制等注意事项,尽可能提升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水平,以提高蛋鸭产蛋率,降低死淘率、节约饲料,并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启发。
1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1.1 产蛋前期 在蛋鸭150~300日龄,饲养管理重点是满足蛋鸭充足的营养需要。需增加日粮饲喂次数和营养浓度,以此保证蛋鸭产蛋高峰的顺利达到。在达到50%产蛋率时,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10 g;在70%产蛋率时,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15 g;90%以上产蛋率时则可添加鱼粉18~20 g并一直维持。每天进行4次饲喂,晚上22时一次,白天3次;光照时间控制需要从短到长逐渐增加,平均控制在14 h。随着鸭蛋个头变大、增产速率提升,则可判定饲养管理较为有效。随着产蛋率不断上升,产蛋率在200日龄能够达到98%左右,如发现产蛋率存在忽高忽低的情况,或下降情况,即可从饲养管理方面找问题。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每月在早晨鸭空腹时进行抽样称重,对比标准体重,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过剩等问题,并通过增加粗料比例或减料、提高饲料质量等针对性措施解决[1]。
1.2 产蛋中期 在蛋鸭301~400日龄,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产蛋高峰期,以此确保鸭高产。蛋鸭经过100多天产蛋后,身体状况相较于产蛋前期下降,应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22 g,也可以采用含蛋白质20%的配合料,每天可为每只鸭提供配合料150 g,同时需要适当饲喂钙质和青饲料,每只每天可饲喂150 g水草,也可以添加颗粒状贝壳粉1%~2%及添加多种维生素。光照时间稳定控制在16 h,并以5~10 ℃控制舍温,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需及时调整,注意日常管理中蛋白质质量有无明显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存在有光泽、光滑厚实的蛋壳,说明饲养管理较为有效;如壳薄透亮、蛋形变长或软壳蛋等情况,则说明饲养管理不善并存在维生素D或钙缺乏问题,需设法针对性解决问题。一般深夜2点左右为产蛋时间,产蛋整齐、产蛋时间集中同样能够说明饲养管理较为有效,否则需设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3 产蛋后期 在蛋鸭401~500日龄,饲养管理重点是基于产蛋率和蛋鸭体重确定饲喂量和饲料质量。如产蛋率在80%以上且蛋鸭体重略有下降时,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比重需适当增加;如蛋鸭体重增加时,需设法控制采食量或适当降低饲料的代谢能;如蛋鸭体重正常,可相较于上一阶段略微增加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光照时间稳定控制在16 h,同时需重视蛋鸭适量运动,可在舍内每天驱赶蛋鸭进行3次转圈运动,每次控制在5~10 min。对于鸭蛋的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情况,需及时补充适量矿物质和鱼肝油。
2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2.1 前期注意事项 前期管理需保证育雏室空气流通,排除多余水分和有害气体,同时细致开展清洁卫生工作,保持鸭舍干燥清洁,定期更换垫料。对于自然光照缩短的秋冬季节,及时人工补充光照,刺激鸭性腺发育,产蛋率也随之提高。
2.2 后期注意事项 鸭舍垫草应定期更换,还要注意避免饲料发霉,并对水槽、料槽、鸭舍内外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注意应让蛋鸭多在晴天进行舍外活动,接触阳光。夏季时要保证饮水充足,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关注天气变化、控制饲养密度,以此减少应激。
2.3 科学放牧注意事项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放牧应依托当地丰富天然饲料资源开展,保证蛋鸭能够在放牧途中吃到鱼虾、水草、青嫩野菜等饲料。放牧时注意饱肚慢赶、空腹快赶,下午少赶、上午多赶,还要注意在沟渠和堤坝、爬坡时不要过急驱赶蛋鸭。在下水放牧前,应注意提前在运动场内驱赶蛋鸭运动,待蛋鸭体温升高并“嘎嘎”叫后方可允许其下水,下水放牧时间和次数需根据气温不断调整。一般放牧时间控制在2 h内放牧,不得过多放牧,以上午、下午各一次为宜。此外,还要注意经常性更换放牧场地,以保证蛋鸭能够更好、更多觅食,往返路程应控制在2 h内,不可出现放牧地过远情况,同时注意防止猫、狗及野生动物的侵袭。
2.4 疾病控制注意事項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还需要关注疾病控制,基于“防重于治”观念,需强化疾病预防,做好消毒工作。可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每年种鸭需分别进行2次鸭霍乱菌苗、鸭瘟疫苗的注射,注射时间应分别在休蛋期、产蛋前注射,不得私下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抗生素类药物应适当使用,需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爽,张亚男.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产蛋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20,32(03):1196-1203.□
在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实践中,应做好产蛋前期、中期、后期饲养重点工作,并重视前期和后期管理、科学放牧、疾病控制等注意事项,尽可能提升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水平,以提高蛋鸭产蛋率,降低死淘率、节约饲料,并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启发。
1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1.1 产蛋前期 在蛋鸭150~300日龄,饲养管理重点是满足蛋鸭充足的营养需要。需增加日粮饲喂次数和营养浓度,以此保证蛋鸭产蛋高峰的顺利达到。在达到50%产蛋率时,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10 g;在70%产蛋率时,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15 g;90%以上产蛋率时则可添加鱼粉18~20 g并一直维持。每天进行4次饲喂,晚上22时一次,白天3次;光照时间控制需要从短到长逐渐增加,平均控制在14 h。随着鸭蛋个头变大、增产速率提升,则可判定饲养管理较为有效。随着产蛋率不断上升,产蛋率在200日龄能够达到98%左右,如发现产蛋率存在忽高忽低的情况,或下降情况,即可从饲养管理方面找问题。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每月在早晨鸭空腹时进行抽样称重,对比标准体重,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过剩等问题,并通过增加粗料比例或减料、提高饲料质量等针对性措施解决[1]。
1.2 产蛋中期 在蛋鸭301~400日龄,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产蛋高峰期,以此确保鸭高产。蛋鸭经过100多天产蛋后,身体状况相较于产蛋前期下降,应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22 g,也可以采用含蛋白质20%的配合料,每天可为每只鸭提供配合料150 g,同时需要适当饲喂钙质和青饲料,每只每天可饲喂150 g水草,也可以添加颗粒状贝壳粉1%~2%及添加多种维生素。光照时间稳定控制在16 h,并以5~10 ℃控制舍温,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需及时调整,注意日常管理中蛋白质质量有无明显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存在有光泽、光滑厚实的蛋壳,说明饲养管理较为有效;如壳薄透亮、蛋形变长或软壳蛋等情况,则说明饲养管理不善并存在维生素D或钙缺乏问题,需设法针对性解决问题。一般深夜2点左右为产蛋时间,产蛋整齐、产蛋时间集中同样能够说明饲养管理较为有效,否则需设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3 产蛋后期 在蛋鸭401~500日龄,饲养管理重点是基于产蛋率和蛋鸭体重确定饲喂量和饲料质量。如产蛋率在80%以上且蛋鸭体重略有下降时,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比重需适当增加;如蛋鸭体重增加时,需设法控制采食量或适当降低饲料的代谢能;如蛋鸭体重正常,可相较于上一阶段略微增加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光照时间稳定控制在16 h,同时需重视蛋鸭适量运动,可在舍内每天驱赶蛋鸭进行3次转圈运动,每次控制在5~10 min。对于鸭蛋的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情况,需及时补充适量矿物质和鱼肝油。
2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2.1 前期注意事项 前期管理需保证育雏室空气流通,排除多余水分和有害气体,同时细致开展清洁卫生工作,保持鸭舍干燥清洁,定期更换垫料。对于自然光照缩短的秋冬季节,及时人工补充光照,刺激鸭性腺发育,产蛋率也随之提高。
2.2 后期注意事项 鸭舍垫草应定期更换,还要注意避免饲料发霉,并对水槽、料槽、鸭舍内外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注意应让蛋鸭多在晴天进行舍外活动,接触阳光。夏季时要保证饮水充足,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关注天气变化、控制饲养密度,以此减少应激。
2.3 科学放牧注意事项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放牧应依托当地丰富天然饲料资源开展,保证蛋鸭能够在放牧途中吃到鱼虾、水草、青嫩野菜等饲料。放牧时注意饱肚慢赶、空腹快赶,下午少赶、上午多赶,还要注意在沟渠和堤坝、爬坡时不要过急驱赶蛋鸭。在下水放牧前,应注意提前在运动场内驱赶蛋鸭运动,待蛋鸭体温升高并“嘎嘎”叫后方可允许其下水,下水放牧时间和次数需根据气温不断调整。一般放牧时间控制在2 h内放牧,不得过多放牧,以上午、下午各一次为宜。此外,还要注意经常性更换放牧场地,以保证蛋鸭能够更好、更多觅食,往返路程应控制在2 h内,不可出现放牧地过远情况,同时注意防止猫、狗及野生动物的侵袭。
2.4 疾病控制注意事項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还需要关注疾病控制,基于“防重于治”观念,需强化疾病预防,做好消毒工作。可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每年种鸭需分别进行2次鸭霍乱菌苗、鸭瘟疫苗的注射,注射时间应分别在休蛋期、产蛋前注射,不得私下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抗生素类药物应适当使用,需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爽,张亚男.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产蛋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20,32(03):119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