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的改革策略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提出实现该专业职业教育的方法,为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的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广播电视编导 实践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这一举措是顺应社会需求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临的重大变革。广播电视编导是应用型学科,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现实的各高校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大有人在,以致广播电视编导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就业质量偏低。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
  一方面,广电编导专业的宽泛的目标定位,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很复杂,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很杂不成系统。这说明在培养目标上出现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不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时,没有考虑学院条件和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冗杂。
  (二)设备短缺,资金匮乏
  政策经费方面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本专业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大量的专业器材为媒介进行研究的,需要的都是价值很昂贵的硬件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少不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人,但地方院校资金紧张,一个专业设备少则几万,多则十万、百万,很多院校凭一己之力,要真正开设专业实验、实践课,理论上很难实现。
  (三)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
  部分院校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一直沿袭原有内容和模式。学生学习的软件是陈旧版本,或电视台等企业不用的软件,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接触相应的软件版本还要重新学习。还有的学校教材没有更新,教学内容陈旧,没有结合当下发展前沿,缺乏创新意识。而教师方面看,有的教师不是电编专业出身,没有系统接受专业训练。知识底蕴不够,本身的实践能力不足,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照本宣科,根本就没有实践意义。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在我国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结构中,大多数普通高校相对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体现在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样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常常纸上谈兵。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欠缺,这就造成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钩现象。
  二、如何实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职业教育
  (一)加强专业共建与课程开发
  1、专业共建
  学校要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由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在专业建设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顾问、咨询、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此外还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在合作培训、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共同完成有具体内容的互惠双赢的合作项目,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利互助。
  2、培养方案与课程开发
  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参与定制人才规格、定制课程计划、定制评估标准。使企业“定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的预定单,而是包含着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是一组广义“定单”的集合。专业指导委员会要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可行性、计划合理性,以及课程和实训大纲,实训设备、基地、题目,校企合作实质性的问题等进行深入讨论,制定出详实、科学、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二)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共建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采取“自建硬件,合建内涵”方式,引进企业标准、先进技术,新建和改、扩建校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二是采取“筑巢引凤、引厂进校”方式,学校提供场所和主要设备,吸引企业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员,共同建立校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三是采取“产教结合、企业运作”方式,学校提供场地、校企共同投入资金设备,采用企业管理,进行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完成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素质。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共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方式,以“为企业储备未来技术骨干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设备、技术和人员,与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二是“共建共享、培教结合”方式,学院在企业投入教学设备,提供教学与培训资源,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加强师资共建
  首先,制定校企师资共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让方案充分体现“教师下企业,专家上讲台”的观念。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根据高校教育与行业依托的特定关系,在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性强如摄影、摄像等课程。同时,学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产品生产研发、产品推销,以提升职业实践能力。另外为合作企业员工开展系列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
  三、总结
  如今,政府已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发展进行引导,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校更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促进校企深入合作,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建立科学的师资培育模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创建实践基地,以进一步提升和突破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玉秀,赵保峰.影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广电传媒.2011(03).
  [2]高祥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14(04).
  [3]李英春,忻志海.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 (12).
  (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党的建设工作和高校学风建设,两者都是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所以当前高校如何基于党建工作的视角下,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值得高校党务和思政工作者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党建工作 高校 学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期刊
现代社会是开放社会,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舆论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果失去对舆论的有效掌控,就会严重扰乱社会心理,极大增加社会治理成本,甚至导致执政危机.因此,必须把
本文主要论述在高考文综政治复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考点,攻克主干知识,通过灵活主动的能力训练,注重结合时政热点,了解命题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
本文针对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电网的发展进程.
鸟语花香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可说是弥足珍贵了.一片绿地,几处花草,看似平常,却几乎是城里人惟一得以与自然交流的去处.
期刊
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院为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校,目前的专业建设处于不断探索和逐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在测绘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特别是针对特殊地形的测量也有着许多种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从测绘工程的
似乎从一生下来我就是专门跟父亲作对的。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可事实的确如此。母亲说我和父亲的对立在我刚出生就开始了。落地才3天,我就有了自己的意愿,就是不愿意让父亲抱。
期刊
零序故障在中压配网中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故障,对供电配网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为了增强中压配网供电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的配送质量,减少事故和经济损失的发生,针对中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