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反衬不一样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和反衬手法可以说是古诗词鉴赏题中考查最多的艺术手法,它们看起来很相似,其实不一样。
  【什么是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使双方都更加鲜明,从而突出主题的艺术手法。
  比如2013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考查的《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全诗开篇第一句先描述大雪场景,然后用了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最后两句急转直下,描述“冻死囚”的现象,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激发人们对统治者的憎恶和对“冻死囚”的深切同情。
  【什么是反衬】
  反衬是衬托的一种,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另一种或一些与之相反的次要事物来作陪衬的艺术手法。比如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衬悲情、以悲景衬乐情、以明衬暗、以大衬小、以小衬大等。
  来看陈与义的《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以此反衬夜色之暗,同时用“草虫鸣”的声音反衬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以及漂泊带来的孤独寂寞感。
  【对比与反衬的区别】
  对比与反衬的共同点是涉及的事物都是相反或相对的,这使得同学们常无法很好地分辨这两种手法。其实这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1) 构成对比的双方往往是同类事物,比如人与人的对比、景与景的对比;而构成反衬的双方可以是同类的,比如以动景衬静景,也可以不同类,比如以乐景衬悲情。
  (2) 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而构成反衬的双方是主次关系,并且往往是次要事物对主要事物起陪衬烘托的作用。
  (3) 构成对比的双方一般都会在诗词中出现,而构成反衬的双方,被衬托的事物,即主体,可以不出现。
  (4) 从作用看,对比手法是为了造成反差的效果,使对比的双方都更鲜明突出,而反衬手法是为了突出主体。
  比如《秦中吟·歌舞》一诗中,对比的双方是诗中描绘的两种现象:统治者生活骄奢和阶下囚冻死狱中。虽然描写统治者骄奢生活的篇幅更多,但是,骄奢生活与“冻死囚”现象之间并无主次之分,两者巨大的反差凸显了诗歌的主旨——骄奢生活突出“冻死囚”的惨剧,“冻死囚”现象又强调了骄奢生活的不义。
  而在《早行》之中,反衬手法的主体分别是黑暗的夜色和寂静的环境,衬体分别是“星斗阑干”的景象和“草虫鸣”的声音,黑暗的夜色和“星斗阑干”的景象这组主体和衬体都是景象,而寂静的环境和“草虫鸣”的声音这组主体和衬体则是不同类的事物。同时,作者并未着墨描绘黑暗的夜色与寂静的环境,诗中只有衬体出现,但我们能通过衬体感受到诗人想要突出的夜色之暗和环境之静。
  看到这里,你能分清对比与反衬了吗?下面有一首宋词,词中有一处生活细节十分感人,请你找出相关词句并分析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参考答案】
  词的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所描写的生活细节十分感人。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作者孤独地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以旧日恩爱温馨的场景反衬如今的孤独伤感,往日的温馨更显今时之痛苦,深切地表达了对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怀念。
其他文献
2014年6月14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当晚,纪录片《手艺》登陆央视科教频道。片中,众多行将消失的传统技艺被定格在画面中,节目中的主人公或执着于百年不变的操作工艺,在艰难中苦苦支撑;或勇于开拓创新,将经典发扬光大。其中那些承袭传统手艺的创新青年特别让人佩服,人们通过他们的青春和梦想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气,路岩就是其中之一。  路岩,黏土动画人。黏土动画,就是用黏土雕塑形象,再把这些形象拍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