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3~2006年我科接诊9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40~80岁,平均60岁;患者均表现为出冷汗,神志不清1~3小时就诊,急查血糖均<2.8mmol/L,其中有糖尿病史6例,慢性肝病1例,晚期胃癌1例;6例糖尿病患者均在应用优降糖、达美康及胰岛素等治疗;2例近日少食或不进食,1例原因不清。
方法: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40ml静推,继给10%葡萄糖液250~500ml+维生素C 2~4g静滴,0.5小时后仍不清醒,加用HCSS100~300mg静滴,并留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结 果
观察12小时,7例恢复正常出院,2例因其他疾病继续住院治疗。无1例因低血糖造成后遗症及死亡。
讨 论
临床上的中老年低血糖昏迷多见于药源性,包括:①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②大剂量长效磺脲类药物服用。尤其年老,肾功能不全者;③其他药物如酒精、水杨酸钠等。老年患者对低血糖反应差,平素不注意监测血糖,出现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往往认为心血管疾病所致而忽视,最终导致低血糖昏迷。由于葡萄糖为脑部主要能源,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害。血糖<1.67mmol/L,即可出现昏迷,昏迷>6小时,会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损害,并可留下各种脑病后遗症,甚至死亡。
关于低血糖昏迷的鉴别诊断:①尚未确诊的低血糖症,应排除AEIOUH6类昏迷原因,即:A.脑血管病,E.癫痫,I.感染,O.中毒,U.尿毒症,H.中暑。②已确诊低血糖者,应区分不同病因所致的低血糖症[1]。
处理措施:①询问病史必须注意对糖尿病史、降糖药物使用史的采集;②把血糖、酮体检验列为昏迷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③已明确低血糖而神志尚未完全丧失者,可服葡萄糖10~20g,同时急查血糖浓度;④神志不清者立即静推50%葡萄糖液40ml;⑤静注无效者,可继续静滴10%葡萄糖液500ml加HCSS100~300mg,必要时给予胰升糖素0.5~1.0mg皮下或肌注;⑥经以上处理血糖已恢复正常达30分钟以上,但意识不清,称为“低血糖后昏迷”,说明已有脑水肿存在,应加用降颅压治疗[2];⑦分清低血糖病因,以便更好地防治。
在健康教育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中老年低血糖昏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9-886.
2 白露.急诊室中低血糖昏迷的识别和紧急处置.实用全科医学,2003,1(1):40.
2003~2006年我科接诊9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40~80岁,平均60岁;患者均表现为出冷汗,神志不清1~3小时就诊,急查血糖均<2.8mmol/L,其中有糖尿病史6例,慢性肝病1例,晚期胃癌1例;6例糖尿病患者均在应用优降糖、达美康及胰岛素等治疗;2例近日少食或不进食,1例原因不清。
方法: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40ml静推,继给10%葡萄糖液250~500ml+维生素C 2~4g静滴,0.5小时后仍不清醒,加用HCSS100~300mg静滴,并留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结 果
观察12小时,7例恢复正常出院,2例因其他疾病继续住院治疗。无1例因低血糖造成后遗症及死亡。
讨 论
临床上的中老年低血糖昏迷多见于药源性,包括:①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②大剂量长效磺脲类药物服用。尤其年老,肾功能不全者;③其他药物如酒精、水杨酸钠等。老年患者对低血糖反应差,平素不注意监测血糖,出现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往往认为心血管疾病所致而忽视,最终导致低血糖昏迷。由于葡萄糖为脑部主要能源,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害。血糖<1.67mmol/L,即可出现昏迷,昏迷>6小时,会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损害,并可留下各种脑病后遗症,甚至死亡。
关于低血糖昏迷的鉴别诊断:①尚未确诊的低血糖症,应排除AEIOUH6类昏迷原因,即:A.脑血管病,E.癫痫,I.感染,O.中毒,U.尿毒症,H.中暑。②已确诊低血糖者,应区分不同病因所致的低血糖症[1]。
处理措施:①询问病史必须注意对糖尿病史、降糖药物使用史的采集;②把血糖、酮体检验列为昏迷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③已明确低血糖而神志尚未完全丧失者,可服葡萄糖10~20g,同时急查血糖浓度;④神志不清者立即静推50%葡萄糖液40ml;⑤静注无效者,可继续静滴10%葡萄糖液500ml加HCSS100~300mg,必要时给予胰升糖素0.5~1.0mg皮下或肌注;⑥经以上处理血糖已恢复正常达30分钟以上,但意识不清,称为“低血糖后昏迷”,说明已有脑水肿存在,应加用降颅压治疗[2];⑦分清低血糖病因,以便更好地防治。
在健康教育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中老年低血糖昏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9-886.
2 白露.急诊室中低血糖昏迷的识别和紧急处置.实用全科医学,200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