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遏制领导职数的循环膨胀,就必须规范领导职数确定的程序,要将“工作需要”公之于众,要通过人大表决。
近日,记者调查全国2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250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数量。结果显示,尽管各市经济、人口规模存在巨大差异,但6到8名副市长几乎是“常态配置”。
以副职膨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人员臃肿,是一个老问题。其根本原因,不仅因为官本位思想作怪,更因为权力本身就有膨胀的特性。特别在是权力制衡不够的情况下,权利和油水往往成正比,大家都往里挤,不膨胀才怪。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领导职数循环膨胀的“老大难”,就必须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首先需要的是建立领导职数法定程序制度。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要求“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确定”,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又只是“原则上可以设”“必要时可以设”“一般可设”“若干”等模糊规定,从而留下了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从而导致了循环膨胀。
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探索不同的治理体系。真正的问题是,领导职数的具体数量可以模糊,但程序不能模糊、随意。在编制法定的原则之下,各地是否“根据工作需要”不能由政府或者领导自说自话。因此,要遏制领导职数的循环膨胀,就必须规范领导职数确定的程序,要将“工作需要”公之于众,通过人大表决。
要遏制领导职数循环膨胀,还需要尽快落实权力清单制度。有了职务和级别,必然要求與此对应的权力、待遇和福利。领导职数越多,所分享到权力也就越少,而权力膨胀的天性又促使领导去管更多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建立了权力清单制度,除了可以避免权力无边界膨胀之外,也让是否属于“工作需要”一目了然,从而也有利于遏制领导职数的循环膨胀。
近日,记者调查全国2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250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数量。结果显示,尽管各市经济、人口规模存在巨大差异,但6到8名副市长几乎是“常态配置”。
以副职膨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人员臃肿,是一个老问题。其根本原因,不仅因为官本位思想作怪,更因为权力本身就有膨胀的特性。特别在是权力制衡不够的情况下,权利和油水往往成正比,大家都往里挤,不膨胀才怪。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领导职数循环膨胀的“老大难”,就必须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首先需要的是建立领导职数法定程序制度。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要求“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确定”,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又只是“原则上可以设”“必要时可以设”“一般可设”“若干”等模糊规定,从而留下了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从而导致了循环膨胀。
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探索不同的治理体系。真正的问题是,领导职数的具体数量可以模糊,但程序不能模糊、随意。在编制法定的原则之下,各地是否“根据工作需要”不能由政府或者领导自说自话。因此,要遏制领导职数的循环膨胀,就必须规范领导职数确定的程序,要将“工作需要”公之于众,通过人大表决。
要遏制领导职数循环膨胀,还需要尽快落实权力清单制度。有了职务和级别,必然要求與此对应的权力、待遇和福利。领导职数越多,所分享到权力也就越少,而权力膨胀的天性又促使领导去管更多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建立了权力清单制度,除了可以避免权力无边界膨胀之外,也让是否属于“工作需要”一目了然,从而也有利于遏制领导职数的循环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