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我以我笔对抗孤独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qian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剧李樯的剧本《黄金时代》想要“透过人的精神触摸历史的本质深处”,试图通过一个柔弱多情的文学女人一生的际遇展示那个激越的大时代,那个勃勃生机的大时代,伟大心灵互相撞击互相激发互相碰撞互相伤害,激荡出的点点火花照亮了二十世纪中国黝黑的天空。
  人的一百年是很漫长的,萧红虽然只活了三十出头,但她却以有形的生命占据了前三十年,而以精神迁延着这后七十年。萧红的一生绝非说得上是幸福和热闹的。她的童年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度过,九岁时母亲便去世,除了祖父,没有人再心疼她。在她那个年代,女孩子念不了多少书。十七岁那年,为了上中学,萧红和她父亲吵得死去活来,终于去了哈尔滨读书,可还没毕业,严苛的父亲就逼她嫁人。为了自由,为了读书,她十九岁就跟家人决裂,孤身在北平飘荡,终其一生,没有再跟家人妥协。她一生几乎全部寄希望于陌生人的善意,先后跟着两个男人颠沛流离,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流浪时,患胃病的萧红吃不饱饭,她把甚至想偷隔壁面包圈的念头写进文章里,又痛苦地剖析自己的“堕落”。得到一个饺子的兴奋、独走在冬日大街里的落寞、春日里洗洋芋的欢喜,她将这些走投无路的绝望、形影不离的孤独感,微小而细致的感动,都纷纷写进短篇散文,读之如见当时景。她与家人决裂,却从未割舍过对故乡的热爱;孤身飘零的生活,也没有让她放下写作的笔。她将痛苦淬炼,将热爱凝聚,写下了著名的《生死场》。
  萧红成名了,与爱人萧军的感情却生出裂痕。痛苦中,萧红东渡日本,又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回国后的萧红结识了东北作家群中的端木蕻良,并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颠沛流离中,几次遭逢劫难时,端木都把萧红抛弃,离她而去了。
  萧红试图靠近温情取暖,却孤独地死在异地他乡的病床上。31岁的她临死前,说了这样的话:“我将与蓝天白云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临死前,她难过的是,那满腔热血与情感,那一身才华与天赋,到此戛然而止,再无法释放。萧红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她想飞但最终还是掉了下来。写作是萧红抵御孤独的翅膀,虽然飞得低低的、矮矮的,却在天空里留下不朽的痕迹。
  萧红这一生,用苍凉、孤独这样的形容词都不为过。然而在这孤独中独绽一簇红来,那是她的文字,在蓬勃生长。
  萧红在《生死场》中说:是山么,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长长的!她从不叩问命运,仅凭单手只笔,对抗命运的孤独。
  戴望舒拜谒萧红墓,留诗一首:“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的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张王华摘自《中外女性健康》)
其他文献
China’s kite capital welcomes flying enthusiast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o its annual carnival Tens of thousands of kite enthusias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gath
最近,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发展直
4月26日,在爱达荷州秋季大型科学展览会上,一个来自鹰石中学的高中生的方案获得了一等奖。在他的方案里,他力劝人们签署一份要求严格控制或完全销毁一种叫“氢氧化物”的物质
以前上学时学政治,总说“世界观”这个词,但似乎从未上曲心,认真去想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世界观。因为我们一直习惯于说教和灌输,以至于我们很少能静下心来问自己,对这个世界有
夏天很炎热,很多人家里都装了空调,由于区域和空调功率大小的限制,一台空调往往不够用。如果有一种空调能够装在墙壁中间(两侧分别是两间房子),拥有双向的工作性能,哪间房子
前不久从手机短信上,收到一位年轻朋友发来的一首诗,题为︽凭窗感建筑工人冒雪劳作︾︵作者何革︶。读之大悦,诗是这样的:一窗相隔两重天,我沐春风他冒寒。往日偏怜白雪美,今朝何忍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刊曾派记者紧急赶赴绵阳、都江堰、什邡等地震灾区采访,连续两期以封面故事的形式报道灾区情况。  2009年,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本刊记者再次分赴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地震灾区采访灾后重建。我们用文字和图片记录那些在重建的希望中前行的人们的现状和梦想。  在前往灾区的路上,汽车穿行在曾经过发生过泥石流的地段,地震给这个曾经美丽的风景带留下的伤疤随处可见,因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9年前的今天,妈妈生下了我。现在妈妈在老家,我在北京。每一年我回一次家。他们都永远在那个老屋里,而我总是从一个城市换成另一个城市,出发的地方总有不同。打电话回家,他
所谓加分艺术是指根据个体学生的需要,适时适当地“额外”增加分数用来激活学生潜能,以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状态的一种批阅方式。加分艺术旨在发现优点激活个体学生的生命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