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问题之我见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仅是落实《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而且有利于保护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利。但是,就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现状而言,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新形势下,有必要对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度有效实施的对策,从而促进不动产登记技术规范统一,以确保不动产交易安全。本文主要从问题、原因、对策三方面视角而开展工作。
  【关键词】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问题;对策
  一、前言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制定和完善该项制度,能够更好落实《物权法》和保障部分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能够有力的推动我国反腐倡廉进程,促进税收改革等工作的实施。但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对制度实施问题和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的实施对策。
  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问题
  不动产登记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物权法》的实施以来,明确规定统一登记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但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层面上,缺乏明确的方法规定,直至出现多头登记现象(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都是登记部门),造成混乱。时至今日,《不动产登记条例》已出台,但各相关职能部门,因职能职责划分不明确,人员去留等多方原因,至使机构组合人员迟迟不能到位。二是重机构组合,未认真清理研究各职能部门流程再造,统一技术规范,新组合不动产登记工作团队存在各自为政的习惯。三是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登记软件与登记业务要求不相匹配,造成登记项目缺损,给权利人造成损失,出现登记纠纷。五是登记查询制度相对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三、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合理的原因
  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进一步明确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并明确各部门分工,但在实施中,仍存在以下不合理问题:一是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因利益博弈,协调难度大,对统一登记管理工作带来阻力,不便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制度不配套,新旧制度未能有效衔接。三是动产登记制度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四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实施过程中,国家未能及时建立统一信息平台,与住建、林业、农业、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未实现信息共享,登记机构审查难度加大,尽管国家规定不允许在办理登记中出现相关证明,但为登记机构为减少登记纠纷,仍存在要求权利人提供必要证明,且因未实现信息共享,仍存在权利人重复提交申请及相关资料。五是制度规定与登记机构权利责任不相匹配,如:继承房屋登记由登记机构审查继承人,一是工作量大;二是登记机构如何把控怎样调查继承人,一旦调查有缺失,出现登记错误难承担责任等问题。
  四、新形势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效实施的对策
  新形势下,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尤为重要,有利于推动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进程。
  1.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法律体系
  在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法律体系时,应对法律体系加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多层级的体系,有利于推动该制度的实施进程。一是围绕《物权法》相关规定,针对不动产登记专门制定《不动产登记法》,为登记工作提供明确的规范。该法律中,应针对不动产登记的范围、机关、程序、相关人员责任、登记方式、信息查阅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保证不动产登记的有效性。二是对现行的相关法律进行整理,消除与《不动产登记法》脱节或冲突的法律条例,以达到消除法规矛盾的目的,保证法律权威性,促进社会交易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制定不动产登记配套的行政和地方性法规,使其更具法律效力。四是在立法允许的范围内赋予相关部门完善系列法规或规章等。
  2.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新形势下,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完善,建立在立法、司法、执法基础之上,具有法律效力,且与各项规章制度之间有着必要的协调性。要保证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使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趋于规范化。
  一是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硬件建设,并构建信息联网系统,使不动产登记信息能够保持高度共享性。以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为例,从2010年起,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等加以整合,构成有效的联网系统,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高度共享,既提高不动产登记管理的水平,又为我国不动产登记信息联网系统构建提供可行的经验。
  二是提高不动产登记部门人员准入门槛,力求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水平的达标,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利于组建一支高素质队伍,并减少登记信息失误等问题,维护人民的财产安全。
  三是加强登记中有效监督,设立相应的赔偿储备金,对登记部门人员给予规范性引导,从根本上提高其工作效率。
  四是加强提供登记软件公司登记政策水平培训,力求开发软件符合登记要求,并对软件公司信息管理安全问题用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五、结论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维护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推动反腐倡廉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实践可知,存在一定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作者从两方面提出促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效实施的策略:一是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法律体系;二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该制度有效应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何欢乐,姜栋,张鹏. 切实推进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新思路——解决分散登记问题的过渡期方案[J]. 中国土地科学,2013,07:10-14.
  [2]陈育新.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不动产登记统一平台中的应用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05:107-109.
  [3]高圣平,申晨. 不动产抵押登记若干问题探讨——从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出发[J]. 社会科学,2014,05:93-100.
  作者简介:
  程晚云(1964—),女,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汉族,职称:经济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不动产管理。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质量和其他产品质量一样,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质量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差,其带来的后
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进展,就是主要体现在有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方面,其中包括了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城镇化等相关内容,文章分别加以介绍和分析.
通过调研天门农村发展水平及部分典型居住建筑概况,分析了农村居住建筑能耗现状和能源费用情况。结果表明,天门农村居住建筑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炊事、照明及家用电器、生活热
文章就如何理解和适用新〈公司法〉关于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规定,通过比较国外立法,并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近5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走的是一条在政府主导下的资源倾斜配置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这一模式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特有的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依次发展的局面,但在
【摘 要】审计证据是审计部门对审计事项做出正确评价,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性证明材料,它在审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目标是以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审计证据做为依据,而且审计报告的结论都应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目标能否客观、公平,审计报告所发表的意見能否为审计委托人、被审单位和公众所接受,直接取决于审计证据。由此可见,审计报告的出具都是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证据是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