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开设,在初中整体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内容的学习,能够形成自身的独立人格特点,为他们提供价值规范,了解到社会规则和国家制度,提供行为方式和方法的尺度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作者在公共参与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工作者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1-0036-02
【Absrtact】The opening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subjec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actice,students can form their ow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study of classroom contents,provide them with value norms,understand social rules and national systems,and provide the scale role of behavior methods and methods.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n public participation,hoping to help the relevant work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work.
【Keywords】Ethics and Rule of Law;Public Participation Literacy;Cultivation;Practice Inquiry
知法和懂法是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保持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前提。公共参与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发展中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公共参与素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使他们了解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同学们的参与素质,即包括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的自我认知部分,又体现在学生拥有“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1.《道德与法治》的公共参与素养的认识
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能认识到社会发展机构,了解建设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执行自身的法律权利的能力,也是参与社会公共建设的有效方式,更是养成“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问题”的优秀素质。
培养公民的公共参与热情,是建立中国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建立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之路。
2.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提升学生参与公共素养的途径
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思考的有效方式。现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与文化基础的限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产生主观见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才能保证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社会公共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现阶段的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式教育,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1)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通过设立主题活动,让班级整体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在团体活动中提升参与意识,是学生形成公共参与意识的前提条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积累,从而形成自身独立的人格特点,促进他们个性成长。而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整體参与性质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参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主题的设立,让主题内容符合现实的生活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在主题活动上,教师可以设立多种主题形式,如时政热点、生活趣闻等。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踏上强国之路”为例,在布置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下课前分享,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供给同学们进行理解,同时,播放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纪录片,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意识的传递,提升同学们的思想“境界”,使其意识和认识到“对国家问题进行参与”的重要性。在主题活动布置上,教师可以选用“邻国外交那些事儿”为题目,学生自主收集学习资料,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上入手,分析和对比“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情况,说明“改革”和“开放”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2)从课堂参与上,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热情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智慧的启迪,而问题意识是启迪学生智慧,启发思维、启蒙思想的主要方式。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形成探索精神,对客观世界产生充分的思考,从而增加同学们的文化知识需求,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养成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智慧。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故事和案例的引入,在获得智慧的同时,使同学们认识到公共参与的重要性,是提升学生参与素养的有效方式。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追求民主价值”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布置时,可以对各种案例和问题进行导入,“某年,一家餐厅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在餐厅老板的协商下,决定以每人2000元来进行补偿,但是赔偿数目远远不及治病数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怎么解决?”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说出,“用法律手段解决”的结果,但是,只要教师继续提问,“那他们应该怎么寻求法律帮助呢?我们都有哪些法律权利呢?”学生逐渐沉默、思考。
在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到现阶段学生的行为特点,才能有效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现阶段学生对新奇事物始终抱有充分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布置课堂内容的同时,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学生获得智慧和文化,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教材知识。
(3)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参与习惯是参与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要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从而提升他们的公共参与能力,形成行为习惯和思想习惯,才能有效提升其公共参与素养。在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的同时,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公共参与素养不仅表现在社会参与热情的意识方面,也表现在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行为方面。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布置,让同学们通过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课堂资源的使用,有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们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
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一直是现阶段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现阶段学生的这一特点,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教师在讲述教材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小品表演等,让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同时根据“共同体”的主题进行故事情节的编排,从而提升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4)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提供参与行为的规范
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途径。但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职能,以个人魅力带动同学们的发展,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基础促进他们的成长,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发挥出现阶段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的公共参与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行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的这一特点,能够有效地提升同学们公共参与的能力,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到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文化需要,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布置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公共参与意识,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生,更成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学识、有智慧的社会公民。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普及,能够形成优秀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左健.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J].江西教育,2018(33):12-13
[2]周佳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09):171-172
[3]金荣君.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8(08):62-63
[4]张慧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8-79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1-0036-02
【Absrtact】The opening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subjec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actice,students can form their ow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study of classroom contents,provide them with value norms,understand social rules and national systems,and provide the scale role of behavior methods and methods.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n public participation,hoping to help the relevant work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work.
【Keywords】Ethics and Rule of Law;Public Participation Literacy;Cultivation;Practice Inquiry
知法和懂法是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保持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前提。公共参与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发展中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公共参与素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使他们了解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同学们的参与素质,即包括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的自我认知部分,又体现在学生拥有“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1.《道德与法治》的公共参与素养的认识
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能认识到社会发展机构,了解建设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执行自身的法律权利的能力,也是参与社会公共建设的有效方式,更是养成“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问题”的优秀素质。
培养公民的公共参与热情,是建立中国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建立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之路。
2.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提升学生参与公共素养的途径
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思考的有效方式。现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与文化基础的限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产生主观见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才能保证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社会公共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现阶段的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式教育,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1)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通过设立主题活动,让班级整体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在团体活动中提升参与意识,是学生形成公共参与意识的前提条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积累,从而形成自身独立的人格特点,促进他们个性成长。而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整體参与性质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参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主题的设立,让主题内容符合现实的生活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在主题活动上,教师可以设立多种主题形式,如时政热点、生活趣闻等。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踏上强国之路”为例,在布置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下课前分享,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供给同学们进行理解,同时,播放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纪录片,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意识的传递,提升同学们的思想“境界”,使其意识和认识到“对国家问题进行参与”的重要性。在主题活动布置上,教师可以选用“邻国外交那些事儿”为题目,学生自主收集学习资料,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上入手,分析和对比“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情况,说明“改革”和“开放”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2)从课堂参与上,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热情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智慧的启迪,而问题意识是启迪学生智慧,启发思维、启蒙思想的主要方式。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形成探索精神,对客观世界产生充分的思考,从而增加同学们的文化知识需求,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养成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智慧。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故事和案例的引入,在获得智慧的同时,使同学们认识到公共参与的重要性,是提升学生参与素养的有效方式。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追求民主价值”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布置时,可以对各种案例和问题进行导入,“某年,一家餐厅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在餐厅老板的协商下,决定以每人2000元来进行补偿,但是赔偿数目远远不及治病数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怎么解决?”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说出,“用法律手段解决”的结果,但是,只要教师继续提问,“那他们应该怎么寻求法律帮助呢?我们都有哪些法律权利呢?”学生逐渐沉默、思考。
在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到现阶段学生的行为特点,才能有效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现阶段学生对新奇事物始终抱有充分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布置课堂内容的同时,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学生获得智慧和文化,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教材知识。
(3)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参与习惯是参与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要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从而提升他们的公共参与能力,形成行为习惯和思想习惯,才能有效提升其公共参与素养。在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的同时,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公共参与素养不仅表现在社会参与热情的意识方面,也表现在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行为方面。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布置,让同学们通过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课堂资源的使用,有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们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
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一直是现阶段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现阶段学生的这一特点,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教师在讲述教材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小品表演等,让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同时根据“共同体”的主题进行故事情节的编排,从而提升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4)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提供参与行为的规范
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途径。但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职能,以个人魅力带动同学们的发展,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基础促进他们的成长,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发挥出现阶段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的公共参与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行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的这一特点,能够有效地提升同学们公共参与的能力,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到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文化需要,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布置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公共参与意识,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生,更成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学识、有智慧的社会公民。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普及,能够形成优秀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左健.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J].江西教育,2018(33):12-13
[2]周佳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09):171-172
[3]金荣君.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8(08):62-63
[4]张慧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