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只节能灯,1年节电71.5度,中和掉二氧化碳68.6公斤——北京人正在尝试“碳中和”生活。百姓购买的是“1元节能灯”,差价由政府补贴。
“碳中和”是一个新鲜名词。英国已兴建首个“碳中和”生态村。《新牛津英语字典》2006年度词汇就是“碳中和”。通俗地说,你日常活动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令人欣喜的是,“环保”二字已经开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把环保变成生活自觉。在许多有识之士那里,“碳中和”已成为自发行动。笔者曾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看到,一位京城嘉宾说自己尽量不开私家小车了;如果非要开车出去的话,就累计一年的碳排放量,到植树时节就去郊区栽种一定量的树木来中和抵消。“碳中和”行动,是“绿色奥运”的“现在进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气温已达12万年来的最高值,丞待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外来词“碳中和”,自然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致中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中和”是3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但要达到天人合一,达到万物皆育,达到和谐之境,确实也不容易。为了经济增长,我们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已经太大;今天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全方位达到“碳中和”,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碳中和”涉及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仅凭百姓个人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产导致的碳排放,比生活导致的碳排放更严重、更厉害。如果各级官员、各家企业都能争戴环保和绿化的“绿帽子”,甩掉浓烟滚滚污染严重的“黑帽子”,那该多好。“碳中和”要想“致中和”,就需要全民族的共识,需要全社会的行动。
有认识才会有行动,而且行动要持之不懈。比如两岸包机直航,航线“截弯取直”,减少汽油耗费。可现实中还有很多地方尚缺这种“节能减碳”意识。某单位经济条件较好,内部印发的各种“刊物”很多,而且是人手一份,看了就丢甚至不看就丢。一到派发这种内刊,办公室里就响起一片“真浪费”的声音。早已是无纸化办公的时代,这种纯粹“办公”意义的内刊,搁在单位内部网上看看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人手一册;最多一个部门发一本,大家轮流起来“认真学习”就可以了。可是因为单位有钱,浪费一下没人心疼,不顾环保时代,不想怎样去节省纸张。那些纸,都来自树啊!
森林树木,就像地球之肺。科学家说,城里的一棵大树,抵得上五六台空调;不仅带来阴凉,而且还能中和二氧化碳。每一棵树,都是那么的宝贵。难怪荷兰为了一棵树而大打官司:二战时,14岁的犹太小女孩安妮·弗兰克躲避纳粹抓捕藏进密室,写下感人的《安妮日记》,日记中写到的一棵栗树,几乎是唯一可见的窗外景象,是她赞美大自然的唯一对象,也给幽闭带来自由的无限遐想。如今这“安妮栗树”已有150多岁高龄,成了“文化之树”,因病害而老朽,有倾倒之危险,危及了公共安全,面临被砍伐的命运。当地为了拯救这棵树,已经花了十几万欧元。法庭发放了砍伐许可证,但在荷兰引发强烈反对,结果官司打了好几回,博弈进行了很长时间。不管“安妮栗树”的最终命运如何,其国民这样看重和保护一棵树,其精神文化层面不就是“致中和”的高境界吗?
自然多么好:人类排放的碳,靠森林树木吸收。但自然环境最弱势。最可怕的是,人类对环境往往拥有“合法伤害权”。人类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如果不小心翼翼,那么“辉煌”其实是海市蜃楼,无法接近。人类需要精神内守、需要行动外化;有了精神内守“致中和”,才有行动外化“碳中和”。
“碳中和”是一个新鲜名词。英国已兴建首个“碳中和”生态村。《新牛津英语字典》2006年度词汇就是“碳中和”。通俗地说,你日常活动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令人欣喜的是,“环保”二字已经开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把环保变成生活自觉。在许多有识之士那里,“碳中和”已成为自发行动。笔者曾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看到,一位京城嘉宾说自己尽量不开私家小车了;如果非要开车出去的话,就累计一年的碳排放量,到植树时节就去郊区栽种一定量的树木来中和抵消。“碳中和”行动,是“绿色奥运”的“现在进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气温已达12万年来的最高值,丞待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外来词“碳中和”,自然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致中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中和”是3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但要达到天人合一,达到万物皆育,达到和谐之境,确实也不容易。为了经济增长,我们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已经太大;今天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全方位达到“碳中和”,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碳中和”涉及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仅凭百姓个人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产导致的碳排放,比生活导致的碳排放更严重、更厉害。如果各级官员、各家企业都能争戴环保和绿化的“绿帽子”,甩掉浓烟滚滚污染严重的“黑帽子”,那该多好。“碳中和”要想“致中和”,就需要全民族的共识,需要全社会的行动。
有认识才会有行动,而且行动要持之不懈。比如两岸包机直航,航线“截弯取直”,减少汽油耗费。可现实中还有很多地方尚缺这种“节能减碳”意识。某单位经济条件较好,内部印发的各种“刊物”很多,而且是人手一份,看了就丢甚至不看就丢。一到派发这种内刊,办公室里就响起一片“真浪费”的声音。早已是无纸化办公的时代,这种纯粹“办公”意义的内刊,搁在单位内部网上看看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人手一册;最多一个部门发一本,大家轮流起来“认真学习”就可以了。可是因为单位有钱,浪费一下没人心疼,不顾环保时代,不想怎样去节省纸张。那些纸,都来自树啊!
森林树木,就像地球之肺。科学家说,城里的一棵大树,抵得上五六台空调;不仅带来阴凉,而且还能中和二氧化碳。每一棵树,都是那么的宝贵。难怪荷兰为了一棵树而大打官司:二战时,14岁的犹太小女孩安妮·弗兰克躲避纳粹抓捕藏进密室,写下感人的《安妮日记》,日记中写到的一棵栗树,几乎是唯一可见的窗外景象,是她赞美大自然的唯一对象,也给幽闭带来自由的无限遐想。如今这“安妮栗树”已有150多岁高龄,成了“文化之树”,因病害而老朽,有倾倒之危险,危及了公共安全,面临被砍伐的命运。当地为了拯救这棵树,已经花了十几万欧元。法庭发放了砍伐许可证,但在荷兰引发强烈反对,结果官司打了好几回,博弈进行了很长时间。不管“安妮栗树”的最终命运如何,其国民这样看重和保护一棵树,其精神文化层面不就是“致中和”的高境界吗?
自然多么好:人类排放的碳,靠森林树木吸收。但自然环境最弱势。最可怕的是,人类对环境往往拥有“合法伤害权”。人类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如果不小心翼翼,那么“辉煌”其实是海市蜃楼,无法接近。人类需要精神内守、需要行动外化;有了精神内守“致中和”,才有行动外化“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