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母血清AFP、β-HCG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浙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先天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染色体为21-三体、18-三体的患儿出生后将发生严重的智力低下,因此,及早、及时筛查出此类胎儿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进行产前筛查是一种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之一,其升高或降低的不同水平可以预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神经管缺陷(NTD)等各种严重先天缺陷风险概率,这两项标志物目前已成为胎儿缺陷母血清筛查的常规或研究的必选项目之一[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试制盒测定CH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HCV)的值进行比较。结果CHD细血HCY值为(18.6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的普及和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正逐步被外科医生和患者接受。LA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常规使用钛夹有术后影响核磁共振检
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实施食管癌切除784例,其中颈部吻合226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96例,主动脉弓下吻合162例,术后3例发生了严重术后胃排空障碍,其中2例病人二次手术均未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