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用”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年龄偏小,普遍存在思想不够成熟、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比较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摈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当做法,积极寻求小学语文课堂的革新,“语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语用”的含义及其作用
  语文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开始学习且必须学习的学科,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相当大的关联,“语用”即是对这门学科的运用。语文学科的四大是听、说、读、写,这些内容的掌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水平,更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成长都是相当不利的。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语用”来增强教材中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达到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二、怎样将“语用”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1.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有意展开正确的引导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大多数没有独立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解读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线索,之后鼓励学生自行精读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在小组讨论之后向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当通过强调课上教学的内容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来引导学生对这部分予以重视,以此来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火烧云》的时候,由于这篇文章描绘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来播放一些火烧云的图片,再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之前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火烧云的感想,然后再对这篇文章展开解读与分析。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意在脑海中想象火烧云的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又如,在教学《新型玻璃》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说明方法,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那里的湖水是碧绿色的,就像一颗镶嵌在雪山上的绿宝石”是打比方;“与太阳相比,地球是非常小的;与宇宙相比,太阳也是很微不足道的”是作比较;“对于‘费米悖论’,许多人提出了设想,‘黑暗森林’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举例子;“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列数字等。
  2.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几乎所有科目的教师都开始重视课堂活动的设计。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极大关联的实用性学科,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活动的设置可以以小组讨论为最基本的形式,辅之以竞赛、游戏或是舞台剧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在亲自参与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思考。此外,模拟现实情景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他们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即“语用”能力。
  例如,《将相和》讲的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他们自主分工分别扮演里面的人物去,设计一出舞台剧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所有小组表演完毕让其他小组投票,得票最高的小组获胜。采取这种课堂活动的形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亲身扮演的状态下更好地去把握人物,从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意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大多是一些经过时间积淀了的经典文学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语用”的应用可以帮助比较直接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白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上放课文的朗诵音频之后设置一个提问环节,询问学生这样两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描述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你认为这样的白杨树美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欣赏作者的景物描写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作为一门从教学阶段起始就开始学习的学科,语文对于小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从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使用“语用”这一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开展课堂活动,以及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等方式,利用“语用”来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很困难的事,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小学生写好作文,培养创造性写作思维呢?本文将就作文教学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一、丰富写作题材,拓展写作空间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帮助他们打开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写作素材非常重要,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有效地
期刊
基于“理解教学观”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悦纳、智慧的生命课堂,通过情感、认知、生命的三个维度的理解,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初中语文新境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首先要求教师设身处地、置换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学生,体察儿童的内心世界,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以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理念指
期刊
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以题目为导向,写作模式化,学生会产生逃避的情绪,教师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交际语境写作教学方法,将枯燥的写作化为生动形象的人际交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交际语境情境写作能够促进学生关于写作目的和话题的有效交流沟通,在面对面的真实语境交流沟通中表达自身的情感,进行思想的碰撞,促进文本形成。  1.创设真实写作情境,拓宽交际语境空间  写作教
期刊
相对而言,后进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普遍基础较差,在阅读理解以及表达上缺乏兴趣和必要的能力,往往感受不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因而对写作失去耐心和信心,为提高后进生写作素养,本文将从教学问题出发,探讨如何促使后进生提高语文素养。  一、加强沟通,树立信心  后进生在面对作文时常因无话可说,写不出好作文,他们害怕家长失望,害怕教师批评,也害怕成绩对比。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在语文学习上敷衍了事,
期刊
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点”带“面”,评析“典型”,择优赏析,这样“三步走”的讲评方式可谓层层深入、实实在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说到习作讲评,就会想到我们吴江的特级教师管建刚。管老师早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中提出了“讲评重于指导”的主张。他说,讲评课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而教。笔者长期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也一直试图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把习作讲评放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当前各级教育部门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初中阶段的教学属于国家义务教育,是在小学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再一次拔高的过程,初中生是否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对初中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变,也带来了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转变,“微写作”的出现为初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下面笔者就将围绕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展开相关分析探究,希
期刊
语文是一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性学科。阅读和写作在语文课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阅读是吸收,那么写作就是释放。通过阅读和写作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因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阅读中注重语言积累  毫无疑问,阅读是积累语言不可缺少的方式,教师需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促使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教材中有大
期刊
小学阶段,写作教学是一项基础性内容,对学生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阅读实践积累、循环日记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小学快乐作文教学实践展开探究,旨在开展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增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快乐体验,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作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
期刊
2019年常州市中考作文题《走在鱼儿的思想里》公布后,备受关注,不少人说:“该题奇思妙想、新颖独到,只是难以下手。” 的确,近五年,常州中考作文题“老人与孩子”“温馨的设计”“群”“围墙内外”“含笑奔跑的少年”都是名词性结构,可写群体多样、范围深广,社会现实、百态人生都可入文。而“走在鱼儿的思想里”是限定情境的写作,要求通过鱼儿的视角、行为方式、思维特点来观察、理解分析这个世界,限定极其严格。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大多数教师其实并不能很好地掌握阅读教学的度,尤其是年轻的教师,由于资历尚浅,在教学上自然也就存在很多的欠缺之处。但是语文阅读一直都是语文学习上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本文主要针对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分别从当前的时代大背景、教学方向、教学开展的步骤三个方面做了系列研究,旨在让更多的小学生享受到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