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见坤是个非同一般的偏科“天才”。一者,他参加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赢得了三所大学的青睐。尤其是在复旦大学组织的“博雅杯”的大赛中,他从3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二者,他在2007年就用文言文和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女儿陈美延通信,对新版《陈寅恪文集》中的观点进行商榷,被陈美延误认为年长学者,凸显此生国学学养深厚。三者,孙见坤是唯一进入央视大型国学知识竞赛《开心学同学》节目的中学生。他对《楚辞》、《论语》等古代典籍的熟悉程度,被评委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赞为“万里挑一”。
如此赘述,在于证明孙见坤的“天才”是货真价实没有水分经得起检验的,这样的学生破格合情合理。很遗憾,由于6分之差,他和复旦失之交臂。不是复旦大学不爱才,8个教授的联名请求足以印证复旦大学对孙见坤的关爱。但是省招办拒绝投档不敲章,孙见坤和复旦的你情我愿就变成了一场悲剧。 从复旦大学和省招办的博弈中,并不存在是非对错。复旦求才若渴挚爱“天才”让人感佩,招办拒绝投档也符合制度规范。毕竟孙见坤表现出来的文史“天才”,并不符合现有高考加分或破格的条件。陕西省招办考虑的是全省考生的公平公正,开了孙见坤一个“破格”口子,恐怕会导致更多的考生借高校和教授,以“特例”换取“特权”。因此,陕西省招办在“开明”和“严格”中选择了后者。
公众不能因为对“天才”的同情而诟病招办,更不能以舆论暴力倒逼招生办改弦易辙。毕竟,严格执行制度的招生办是正常履责,并无滥权。但是,恰恰由于博弈各方均无过错,但却导致“天才”悲剧的事实,让人反思机制深层的问题。
首先,高招破格的内涵是什么?是基于孙见坤这类学生的特长和才情,还是华而不实、容易造假的各类加分项目?凭借常识性判断,也是前者。既然如此,现存机制要么进行祛除僵化屏障的改革,要么在维持现有机制的情况下对偏才“不拘一格”。值得一提的是,在孙见坤的例子中,其文史特长是经过多方验证的,其“天才”是公认的。招办“开明”地放行显然比“严格”的把关更符合各方期待。
其次,孙见坤的例子凸显高校自主招生的名不副实。孙见坤以6分之差和复旦大学失之交臂,凸显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的“自主”,而是受制于高考分数和地方招办。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拥有完全自主招生权,即以面试成绩为主、高考分数为辅,不过这一“自主”只针对上海考生。可见,真正放权,让高校自由录取心仪的学生,才会避免孙见坤式的悲剧,方可成就许多高招佳话。
其三,看到孙见坤的悲剧,很多人联想到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曾经多次出现的特招事例,如钱钟书数学15分被清华录取、卢冀野被东南大学录取的时候则是数学零分。不是人们扬古抑今,其时无论高校还是考生确实存在着录和考的更多自由选择权。多了招生办这道行政关口,似乎梗阻了高校和考生一见倾心钟情爱慕的途径。
普遍的选才机制自然不能丢弃,网罗偏才的途径也要畅通。要实现这样的两全其美,僵化的机制屏障要突破,多余的执行环节要摒弃,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利要放开,考生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要加强。
如此赘述,在于证明孙见坤的“天才”是货真价实没有水分经得起检验的,这样的学生破格合情合理。很遗憾,由于6分之差,他和复旦失之交臂。不是复旦大学不爱才,8个教授的联名请求足以印证复旦大学对孙见坤的关爱。但是省招办拒绝投档不敲章,孙见坤和复旦的你情我愿就变成了一场悲剧。 从复旦大学和省招办的博弈中,并不存在是非对错。复旦求才若渴挚爱“天才”让人感佩,招办拒绝投档也符合制度规范。毕竟孙见坤表现出来的文史“天才”,并不符合现有高考加分或破格的条件。陕西省招办考虑的是全省考生的公平公正,开了孙见坤一个“破格”口子,恐怕会导致更多的考生借高校和教授,以“特例”换取“特权”。因此,陕西省招办在“开明”和“严格”中选择了后者。
公众不能因为对“天才”的同情而诟病招办,更不能以舆论暴力倒逼招生办改弦易辙。毕竟,严格执行制度的招生办是正常履责,并无滥权。但是,恰恰由于博弈各方均无过错,但却导致“天才”悲剧的事实,让人反思机制深层的问题。
首先,高招破格的内涵是什么?是基于孙见坤这类学生的特长和才情,还是华而不实、容易造假的各类加分项目?凭借常识性判断,也是前者。既然如此,现存机制要么进行祛除僵化屏障的改革,要么在维持现有机制的情况下对偏才“不拘一格”。值得一提的是,在孙见坤的例子中,其文史特长是经过多方验证的,其“天才”是公认的。招办“开明”地放行显然比“严格”的把关更符合各方期待。
其次,孙见坤的例子凸显高校自主招生的名不副实。孙见坤以6分之差和复旦大学失之交臂,凸显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的“自主”,而是受制于高考分数和地方招办。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拥有完全自主招生权,即以面试成绩为主、高考分数为辅,不过这一“自主”只针对上海考生。可见,真正放权,让高校自由录取心仪的学生,才会避免孙见坤式的悲剧,方可成就许多高招佳话。
其三,看到孙见坤的悲剧,很多人联想到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曾经多次出现的特招事例,如钱钟书数学15分被清华录取、卢冀野被东南大学录取的时候则是数学零分。不是人们扬古抑今,其时无论高校还是考生确实存在着录和考的更多自由选择权。多了招生办这道行政关口,似乎梗阻了高校和考生一见倾心钟情爱慕的途径。
普遍的选才机制自然不能丢弃,网罗偏才的途径也要畅通。要实现这样的两全其美,僵化的机制屏障要突破,多余的执行环节要摒弃,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利要放开,考生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