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滨岸水体悬浮颗粒物中PCBs分布特征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长江口滨岸带14个采样点水体悬浮物中的多氯联苯(PCBs)进行GC—ECD测试,结果表明PCBs含量水平为2.5~51.5ng/g,平均值为13.2ng/g,普遍高于相应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与排污有关的地域性分布规律;PCBs的含量与悬浮物的粒径和有机质含量不显著相关,而可能与有机质来源和矿物组成有关;在大多数采样站位,低氯代联苯(2~5CB)占PCBs总量的70%以上,其中2CB在悬浮物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这一组成特征可能与我国主要生产和使用低氯代联苯有关,但与过去表层沉积物中以3C
其他文献
采用固液混合铸造技术制备了w(C)=5%的过共晶铸铁坯料,重点研究了一定范围内的金属粉末的加入量对固液混合铸造后的铸铁硬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加粉量的增加和粉末粒度的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选择性烧结过程中影响制件精度的几个工艺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以抚仙湖北岸梁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中2种典型耕作方式水稻-小麦(R-W)轮作和烤烟-豌豆(T-P)轮作的农田.通过对农田地下水和梁王河水的同步观测及农田耕作情况的调查,发现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2种氮源水体中不同曝气条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试验使用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作为氮源,每种氮源水体分别设置不曝气、连续曝气、昼间曝气和夜间曝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2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类二嗯英类多氯联苯(PCBs)进行双毛细管柱GC-ECD结合MS测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在同系物水平上解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中PCBs污染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和效率.结果表明,铁还原带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平均降解效率达86.24%,其次是氧还原带、硝
为建立生物膜SBR反应器处理中低氨氮浓度废水的自养脱氮系统,采用控制DO浓度、HRT和不同生物载体填料的4组小试生物膜SBR反应器,对中低氨氮浓度废水进行了单级自养脱氮工艺亚硝
用失重腐蚀、热处理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化学镀Ni-P-nano-TiO2合金(溶胶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失重腐蚀速度、孔蚀电位、孔隙率、形貌和硬度。结果表明,在NaCl腐蚀介质中,Ni—P
填料是潜流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直接参与污染物的去除,而且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河北围场产沸石和秦皇岛产页岩,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