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印度教文化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生命所系,实所系于文化。”印度正是这样一个因文化而统一的国家,印度的宗教文化既促进了国家统一,也同时造成了印度的“隐性”分裂。来自于婆罗门种姓的政治家得益于印度教对印度人民的绝对影响而屡战屡胜,印度的政党制度则继续强化了印度教对于国家现代化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印度教;等级;种姓制度;政权
  一、印度教文化的研究背景
  最近几年,每每关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时政新闻,总不难发现有关印度的各类报导,关于中印关系,关于印度经济发展,关于印度军事力量,关于印度官方或民间或明确或模糊的现状等等,几乎是连篇累牍。
  为此,笔者曾亲赴印度进行学习考察。所有去过印度的外国人无不为印度处处闪耀着宗教的光辉和影响力叹服,笔者也不例外。为了证明自己存在,每个教派都有它独有的方式,而印度之所以能表现出人们所看到的表象也正因为有这些存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萨缪尔·亨廷顿提出:“宗教是区别文明与文明之间最鲜明的标志。”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对于了解印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印度教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印度的宗教传统深厚,几乎人人笃信宗教,宗教构成也非常复杂,有“宗教的博物馆”之称。既有土生土长的印度教、佛教,又有伴随帝国征服和领土扩张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有本地宗教结合外来宗教形成的锡克教。其中印度教的信仰者最多,占印度总人口的83%;其次为伊斯兰教,信徒约占总人口的11%;基督教徒和锡克教徒各占总人口的2%左右;剩下的佛教、耆那教和其它宗教的信徒共占2%左右。
  印度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产生的最早的印度宗教:吠陀教。吠陀教的是对于多个不同的神的崇拜。世界上的宗教大多数都是因为人们恐惧无形的命运,因而对具体、有形的事物崇拜,例如在印度教中,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这三个主神,他们均为有形之神。印度教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是一种多元宗教,与一些宗教类似,具体表现为一神信仰和多神崇拜的特点,任何人,只要以崇拜主神为基础,都可以崇拜具有不同形态的多种神。
  毋庸置疑,在这个方面,明显的文化鸿沟存在于我国和印度之间。与印度不同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做到这几点,是中国人的理想状态。其中平天下是最高抱负,即“入世”的人生态度,而印度则只强调修身、齐家,即遁世。解脱,是大多数印度人寻求的最终理想。对于他们而言,来世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此,为什么许多印度人有着比较散漫的性格。
  公元8世纪,婆罗门教在吸收、综合各种信仰和神学观点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最终形成了印度教。众所周知,某个宗教要能够发展,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创立者是一个重要前提,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在这点上印度教它没有明确的创立者,没有类似耶稣、释迦牟尼这样的圣者以及传教士,在构成上,印度教基本上是婆罗门教以及零散的佛教内容、耆那教教义和印度民间传说结合的产物,依靠沿袭和修改吠陀教的传说流传至今,其宗教谱系十分古旧,但它就是这样主宰着印度人的精神世界。
  印度依靠宗教信仰维系着社会基本结构,在这个国家里,宗教极大地发挥了稳定政权的作用。极不平等的印度社会在偏刚性的印度教的存在下,竟显得形式和谐,印度教本身能得以延续,与这个社会结构在一直以来,并未有各种内力或外力将其打破是密切关联的。即使印度也拥有一定的民主制度和规章,但是是由英国殖民统治者所制定的,英国人之所以能够统治印度,很大程度上与利用了印度教对于印度社会的整合作用有关,印度教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一直持续到甘地的出现甚至也未能消除。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一些暴力冲突和骚乱事件中,低种姓人群的诉求并不是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是企图强化自己的种姓身份,以获取社会资源,这便是“种姓政治”的结果。对于印度的政党而言,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种姓”这一工具,成为每一个政党能否得到足夠选票,成为执政党的关键。显然,这给种姓制度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糖衣,透过现实我们可以看到种姓制度和社会发展的极大矛盾。
  “国家生命所系,实所系于文化。”在由文化而统一的国家里,印度是其中一个,印度的宗教文化在国家统一上,有着促进的作用,但同时,印度的“隐性”分裂问题也因此产生。来自于婆罗门种姓的政治家得益于印度教对印度人民的绝对影响而屡战屡胜,印度的政党制度则继续强化了印度教对于国家现代化的不良影响。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印度是一个有着沉重的宗教包袱,并使其现代化发展受阻的国家
  三、结语
  拥有辉煌的历史的印度亦拥有着堪称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多个对世界影响深远的宗教也起源于印度,也曾多次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然而,印度又是一个复杂的多元民族国家,正如西方学者所说:“印度本身只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概念,更多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集合,而非物质层面的国家和政府。”印度的宗教文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容,印度的明天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参考文献
  [1]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马加力.关注印度—崛起中的大国[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林承节.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
  [4]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欧东明.英殖民政府与印度教派主义的兴起[J].南亚研究季刊,2004,3.
  [7]邱永辉.印度教、民族主义与印度人民党[J].南亚研究季刊,1998,4.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学都是支柱一样的存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到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发生着改变,国民经济学也在变化.市场经济
工业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进行管道焊接施工,其质量的好坏与多个部门都存在关系,但是在管道焊接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缺陷,要想保证
选取河北省偏远农村中具有代表性的小京门村,通过“解剖麻雀”深入了解村情村况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应以“狠抓党建”为根本,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以“调查研究”为基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业务往来越来越紧密.这一过程存在着诸多的益处,使国家之间能够长久有效的发展.随着国际形式的转变,在同一经济带中的国家一
跨境电子支付的出现,为跨境电子商务参与主体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方式,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但支付结算作为各国监管相对严格的金融行业领域,使得跨境电
PLC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大成果,PLC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电气控制中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且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LC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将其应用
对于化工自动化仪表的实际运用,其相对于传统仪表设备确实具备着明显优势,为了促使这种自动化仪表的应用能够较为高效可靠,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检修以及后续维护工作的重视,全
在经济学的体系中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学史是十分有民族特色的学科之一.而本文的主题就是新时代和新挑战,是国民经济学面临的新时代和新
自胡塞尔创立现象学之后,现象学渐成一种学术运动,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尽管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本人都十分关注自然科学,但是在他们看来,量子力学与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并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