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代理关系准据法的确定

来源 :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6条对代理类型、连结对象与连结点的界定均不清晰,需从学理上予以重述。第1款中的“代理”不能径直依民法来解释,宜从功能识别与目的识别的原理出发,将法定代理与机关代理排除在外,而仅指涉意定代理。代理实体法的学说与体系构造影响着冲突规则的设置。无论是从实体法还是冲突法的立场出发,我国都应采纳德国的意定代理权独立连结理论,而非混合继受英国法与海牙《代理法律适用公约》。继受该德国学说时,需明确代理内部基础关系与外部法律行为均可在第16条之外找到对应的冲突规则,第16条的连结对象只为意定代理权。第16条第1款前段的“代理”应进一步限缩解释为意定代理权,第1款但书未来宜完全删除。在依第16条规定的主、客观连结点确定意定代理权的准据法时,应依实体类型作精细化的利益衡量,从而具体化连结点的运用。
其他文献
明清时期徽州典商极为活跃,徽典遍布于全国各地,徽典几乎成为典当铺的代名词。徽州典商不但人数众、活动地域广,而且一人拥有数典数十典、一典资本雄厚的情形也较为突出。徽
信访在制度建构与制度实践中,存在着法治主义与群众路线两种紧张甚至冲突的制度属性,它们分别来源于国家治理法治化方向与信访的功能内生性和制度嵌入性.这种结构性张力在信
娱乐是互联网媒介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是互联网媒介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媒介娱乐化长期以来被认为会腐蚀社会资本、进而引发政治冷漠,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消极影响.然而,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