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日一早,业中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张彩信照片,内容是南京市江宁区政府总值班室的值班记录,称“江宁区45岁许某被江苏省疾控中心诊断为H7N9禽流感病毒,待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确诊”。
业中脑子一下蒙了,“我们家属都没得到通知,怎么网上就说我妈得禽流感呢?”
这张值班记录的截图不仅公布了他母亲许珍的个人信息,还包括家庭住址,本来打算卖房交医药费的业中旭更加沮丧,“现在谁还会买我家的房啊?”
许珍是江苏第一例被确诊的H7N9禽流感患者,业中的父亲业刚向《中国新闻周刊》展示了住院账单,从3月19日发病至今,最高的日治疗费用达1.5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千元,半个多月来,业家已花费近10万元,包括向亲友借的6.5万元。4月4日,业刚又交了11000元,“唉,这回是真没钱了!”
自从3月27日转至南京鼓楼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后,每天下午1点15分,业刚会准时坐上地铁,以便一个小时后能赶上医院的探视时间。他家距地铁站步行只需七八分钟,可地铁开通三年来,几乎没有坐过,他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破旧的电动车。
探视时间是每天下午3点到3点半。鼓楼医院的ICU有专门的电梯,但业刚突然找不到了,他先爬楼梯,发现ICU的楼梯处上了锁,转身又下了楼,坐上其他电梯,折腾十几分钟,始终没找到。
这个50岁的南京郊区人,个子大约1米7,不善言辞,颧骨很高,脸颊瘦削,长期抽烟,牙已经黑了。尽管急得额头冒出了汗,遇到医护人员,他也不去寻找帮助,只是闷头苍蝇一般乱转。最终,在一名发现他处于困境的护士的帮助下,找到了通往ICU的专用电梯。
南京鼓楼医院的ICU入口处有6名保安把守,探视家属需换上简易的防护服,病房等待的家属不少已戴上了口罩。“为什么把得禽流感的病人也放在ICU,应该把他们单独隔离。”两名家属质问保安。
业刚听到了,倚着栏杆,蹲在墙脚处。
其实,与其他ICU患者可以与家属接触不同,许珍与另两名同为H7N9病毒的患者分别被隔离在相邻的三个玻璃房内,其他患者的病房门口均有姓名,而他们只有编号。
许珍浑身插着各种仪器的管子,眼睛微微睁开,望着窗外。从4月1日起,业刚就被允许只能隔着玻璃窗看一下,在玻璃房外的桌子上,放着许珍的用药详单,业刚熟悉地从一堆清单中挑出一张小纸条,是妻子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又是一万。”他喃喃地说。
“今天情况如何?”他抓住主治医生。
“不是太理想,肾功能有恶化的趋势,肝功能也不太好。”
“那体温总该正常了吧。”业刚语气焦急,却面无表情。
“现在有各种仪器的干扰,体温正常也不能反映什么。”
“那我家真的是没钱了怎么办?”他终于小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医生的回答让他松了口气:“有钱就交,没钱的话医院也不会催你的,现在还是以治疗为主,肯定不会因为费用影响治疗。”
走出ICU,业刚在医院大门口掏出了一根烟,对他来说,南京城非常陌生。他抬头望着周围的高楼大厦,原本就很高的颧骨更显突出。
他与妻子上一次进城还是1989年5月,那时他们刚刚结婚,业刚陪许珍到位于鼓楼医院附近的新街口百货买新衣服,“那次她花了我几十块钱”,业刚回忆着,突然笑了。
24年前,业刚经人介绍与许珍结婚,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同在江宁丝织厂工作,业刚负责机械维修,许珍是一线工人。1990年代,丝织企业效益可观,两人一个月工资加一起有一千多元,除日常开支外,还能补贴孝敬双方的父母。
1998年后,集体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许珍跳槽到私人丝织厂。2002年,业刚下岗,开始在农贸市场做宰杀生禽的生意,没多久,许珍也辞职,两口子共同支撑一个摊位。
生禽宰杀工作,纯靠一只一只地宰杀,赚一点辛苦钱,所收取的加工费也不高,若是在本市场买的生禽,宰杀价是一元一只,顾客自带则每只收费两元,对待饭店一类大客户,每只仅收五毛钱。
不过,其中也存在点技术性,比如,拔毛的水温就非常讲究,太凉了拔不下来,太热了,会烫了鸡皮,破坏了味道。
为了把生意做大,业刚将这个摊位交给许珍,自己又去6公里外的另一个农贸市场租下一个摊位。尽管如此,两人每月一共只能赚两千多元。
许珍所在的农贸市场生意不好,1000多平方米的市场仅有两家卖生禽的摊位,每个摊位一年租金四五千元。因为亏本,有一家两年前就关了张。
每天早上6点,许珍就骑上电动车从家出发,到市场后着手生火、烧水,中午就在摊位上做些简单的饭菜。许珍在市场人缘极好,不少摊主来蹭饭,还有摊主将自己的孙女交由她照顾。
3月19日,许珍开始感到头晕,并不断咳嗽,吃完饭就会吐。两天后,她觉得有些撑不住,就到农贸市场附近的江宁医院去看病。X线检查结果显示:两肺纹理增多,右中下肺野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诊断建议:考虑右肺中叶炎症,必要时复查。
医生告诉许珍她得了肺炎,但医院没有床位,无法住院,让她先输液吃药治疗。可是,一连输了几天液后,仍不见好转。
业中有些着急,上网去查,看到有人说,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转为肺结核,便连忙劝说母亲去住院。3月23日晚,许珍终于同意住进江宁区中医院,没想到,住院仅两个小时后,便出现呼吸困难,体温直线上升至摄氏40度,病房的床还没躺热,就转进了ICU。医生的诊断依然是肺炎。 最痛苦的是呼吸困难。仰卧无法呼吸,许诊最后只好俯卧在床上,为减轻肺部的压力,要将下巴放在一个专用的托架上,但七八个小时后,许珍的下巴全被磨破了,黄色的液体不断流出来。
不过,当时业刚已经顾不上计较这些了。3月24日晚10点,许珍呼吸出现衰竭,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效果仍不佳,脸和手都变成了红紫色。3天后,在中医院协调下,南京鼓楼医院专家前来会诊,专家面色沉重地告诉他们:患者需要转院,但转院过程有风险。
“到底转不转?”业刚犯起了嘀咕。与父亲的性格不同,儿子业中的性格更像母亲,脾气直,做事雷厉风行。“必须转,有风险也要转。”他态度坚决。
可当把呼吸机摘掉换上救护车上的氧气面罩时,许珍顿时浑身抽搐,转院计划不得不取消。“我们汗都吓出来了。”
一个小时后,许珍的情况稍有好转,转院计划再次启动,从江宁区中医院到南京鼓楼医院共16公里,开车仅需20多分钟,业刚坐在许珍身边,一直紧紧拉着妻子的手,一动也不敢动。“那20分钟是我最紧张的时候。”
医院告诉业家,至少需要10万元,但业刚手上只有5万,业家因此萌生了卖房的想法。
一天之后,医生告诉业刚,对许珍抽了血,但样本要送到北京检测。“还要送到北京?”业刚突然感到不妙。
4月2日晚,江苏省卫生厅正式对外发布了省内有4例人患H7N9禽流感病例的消息。
4月4日,许珍所在的农贸市场里,唯一的活鸡摊位已经停业,市场里极为冷清。一位卖鱼的摊主说,自从媒体报道后,就没了生意,原来一天能卖八九百块钱的鱼,现在只能就卖百十块钱。这位摊主回忆,3月底,江宁区防疫站曾来市场消毒,4月2日,有医生来为每位摊主抽血。
“其实没什么事,都怪媒体,报道后我们就没有生意做了。”这位摊主抱怨道。
这天晚上,业刚与儿子还在为住院费发愁。业家原来有一套职工宿舍,十年前,业刚卖掉旧房,花30多万买了这套90平方米的小产权房。房间似乎从来没有装修过,地面仍是水泥的,天花板已经爆了皮,客厅里连一张沙发都没有,只摆了四个凳子和一张饭桌。
业刚坐在饭桌旁抽着7块钱一包的南京烟,第一根还没有完全抽完,就点上了另一根,业中手中的烟也没有停过,父子俩就这样一声不吭,默默对坐着。
业刚从电视里得知,专家从鸽子身上检测出了H7N9病毒,他突然眼睛一亮,“你妈前段时间杀过鸽子。”
“她没杀过。”儿子质疑道。
“他杀过的,没错。”
争论没有结果,父子俩重新陷入了沉默。
第二天,一进ICU,业刚就提醒医生:“电视上说,专家公布了新的治疗方案。”
医生安慰他,“对于治疗方案您不必担心,会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的调整。”
业刚不知该如何接话,默默地退回到玻璃房旁。他已将手机屏保换成了妻子的照片,是在摊位前拍的,照片中的许珍瓜子脸,有些微胖,眼睛大而有神,围着围裙,脸上挂满了微笑。
探视时间快结束了,业刚隔着玻璃说:“你要配合医生治疗,等病好了,老公带你回家。”
“她能听到吗?”
业刚指着走廊里的电子屏上的实时心率图说,“你看,她的心率突然变高了,肯定是听到了。”
业中脑子一下蒙了,“我们家属都没得到通知,怎么网上就说我妈得禽流感呢?”
这张值班记录的截图不仅公布了他母亲许珍的个人信息,还包括家庭住址,本来打算卖房交医药费的业中旭更加沮丧,“现在谁还会买我家的房啊?”
许珍是江苏第一例被确诊的H7N9禽流感患者,业中的父亲业刚向《中国新闻周刊》展示了住院账单,从3月19日发病至今,最高的日治疗费用达1.5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千元,半个多月来,业家已花费近10万元,包括向亲友借的6.5万元。4月4日,业刚又交了11000元,“唉,这回是真没钱了!”
“那次她花了我几十块钱”
自从3月27日转至南京鼓楼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后,每天下午1点15分,业刚会准时坐上地铁,以便一个小时后能赶上医院的探视时间。他家距地铁站步行只需七八分钟,可地铁开通三年来,几乎没有坐过,他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破旧的电动车。
探视时间是每天下午3点到3点半。鼓楼医院的ICU有专门的电梯,但业刚突然找不到了,他先爬楼梯,发现ICU的楼梯处上了锁,转身又下了楼,坐上其他电梯,折腾十几分钟,始终没找到。
这个50岁的南京郊区人,个子大约1米7,不善言辞,颧骨很高,脸颊瘦削,长期抽烟,牙已经黑了。尽管急得额头冒出了汗,遇到医护人员,他也不去寻找帮助,只是闷头苍蝇一般乱转。最终,在一名发现他处于困境的护士的帮助下,找到了通往ICU的专用电梯。
南京鼓楼医院的ICU入口处有6名保安把守,探视家属需换上简易的防护服,病房等待的家属不少已戴上了口罩。“为什么把得禽流感的病人也放在ICU,应该把他们单独隔离。”两名家属质问保安。
业刚听到了,倚着栏杆,蹲在墙脚处。
其实,与其他ICU患者可以与家属接触不同,许珍与另两名同为H7N9病毒的患者分别被隔离在相邻的三个玻璃房内,其他患者的病房门口均有姓名,而他们只有编号。
许珍浑身插着各种仪器的管子,眼睛微微睁开,望着窗外。从4月1日起,业刚就被允许只能隔着玻璃窗看一下,在玻璃房外的桌子上,放着许珍的用药详单,业刚熟悉地从一堆清单中挑出一张小纸条,是妻子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又是一万。”他喃喃地说。
“今天情况如何?”他抓住主治医生。
“不是太理想,肾功能有恶化的趋势,肝功能也不太好。”
“那体温总该正常了吧。”业刚语气焦急,却面无表情。
“现在有各种仪器的干扰,体温正常也不能反映什么。”
“那我家真的是没钱了怎么办?”他终于小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医生的回答让他松了口气:“有钱就交,没钱的话医院也不会催你的,现在还是以治疗为主,肯定不会因为费用影响治疗。”
走出ICU,业刚在医院大门口掏出了一根烟,对他来说,南京城非常陌生。他抬头望着周围的高楼大厦,原本就很高的颧骨更显突出。
他与妻子上一次进城还是1989年5月,那时他们刚刚结婚,业刚陪许珍到位于鼓楼医院附近的新街口百货买新衣服,“那次她花了我几十块钱”,业刚回忆着,突然笑了。
24年前,业刚经人介绍与许珍结婚,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同在江宁丝织厂工作,业刚负责机械维修,许珍是一线工人。1990年代,丝织企业效益可观,两人一个月工资加一起有一千多元,除日常开支外,还能补贴孝敬双方的父母。
1998年后,集体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许珍跳槽到私人丝织厂。2002年,业刚下岗,开始在农贸市场做宰杀生禽的生意,没多久,许珍也辞职,两口子共同支撑一个摊位。
生禽宰杀工作,纯靠一只一只地宰杀,赚一点辛苦钱,所收取的加工费也不高,若是在本市场买的生禽,宰杀价是一元一只,顾客自带则每只收费两元,对待饭店一类大客户,每只仅收五毛钱。
不过,其中也存在点技术性,比如,拔毛的水温就非常讲究,太凉了拔不下来,太热了,会烫了鸡皮,破坏了味道。
为了把生意做大,业刚将这个摊位交给许珍,自己又去6公里外的另一个农贸市场租下一个摊位。尽管如此,两人每月一共只能赚两千多元。
许珍所在的农贸市场生意不好,1000多平方米的市场仅有两家卖生禽的摊位,每个摊位一年租金四五千元。因为亏本,有一家两年前就关了张。
每天早上6点,许珍就骑上电动车从家出发,到市场后着手生火、烧水,中午就在摊位上做些简单的饭菜。许珍在市场人缘极好,不少摊主来蹭饭,还有摊主将自己的孙女交由她照顾。
“那20分钟是我最紧张的”
3月19日,许珍开始感到头晕,并不断咳嗽,吃完饭就会吐。两天后,她觉得有些撑不住,就到农贸市场附近的江宁医院去看病。X线检查结果显示:两肺纹理增多,右中下肺野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诊断建议:考虑右肺中叶炎症,必要时复查。
医生告诉许珍她得了肺炎,但医院没有床位,无法住院,让她先输液吃药治疗。可是,一连输了几天液后,仍不见好转。
业中有些着急,上网去查,看到有人说,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转为肺结核,便连忙劝说母亲去住院。3月23日晚,许珍终于同意住进江宁区中医院,没想到,住院仅两个小时后,便出现呼吸困难,体温直线上升至摄氏40度,病房的床还没躺热,就转进了ICU。医生的诊断依然是肺炎。 最痛苦的是呼吸困难。仰卧无法呼吸,许诊最后只好俯卧在床上,为减轻肺部的压力,要将下巴放在一个专用的托架上,但七八个小时后,许珍的下巴全被磨破了,黄色的液体不断流出来。
不过,当时业刚已经顾不上计较这些了。3月24日晚10点,许珍呼吸出现衰竭,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效果仍不佳,脸和手都变成了红紫色。3天后,在中医院协调下,南京鼓楼医院专家前来会诊,专家面色沉重地告诉他们:患者需要转院,但转院过程有风险。
“到底转不转?”业刚犯起了嘀咕。与父亲的性格不同,儿子业中的性格更像母亲,脾气直,做事雷厉风行。“必须转,有风险也要转。”他态度坚决。
可当把呼吸机摘掉换上救护车上的氧气面罩时,许珍顿时浑身抽搐,转院计划不得不取消。“我们汗都吓出来了。”
一个小时后,许珍的情况稍有好转,转院计划再次启动,从江宁区中医院到南京鼓楼医院共16公里,开车仅需20多分钟,业刚坐在许珍身边,一直紧紧拉着妻子的手,一动也不敢动。“那20分钟是我最紧张的时候。”
医院告诉业家,至少需要10万元,但业刚手上只有5万,业家因此萌生了卖房的想法。
一天之后,医生告诉业刚,对许珍抽了血,但样本要送到北京检测。“还要送到北京?”业刚突然感到不妙。
4月2日晚,江苏省卫生厅正式对外发布了省内有4例人患H7N9禽流感病例的消息。
“等病好了,老公带你回家”
4月4日,许珍所在的农贸市场里,唯一的活鸡摊位已经停业,市场里极为冷清。一位卖鱼的摊主说,自从媒体报道后,就没了生意,原来一天能卖八九百块钱的鱼,现在只能就卖百十块钱。这位摊主回忆,3月底,江宁区防疫站曾来市场消毒,4月2日,有医生来为每位摊主抽血。
“其实没什么事,都怪媒体,报道后我们就没有生意做了。”这位摊主抱怨道。
这天晚上,业刚与儿子还在为住院费发愁。业家原来有一套职工宿舍,十年前,业刚卖掉旧房,花30多万买了这套90平方米的小产权房。房间似乎从来没有装修过,地面仍是水泥的,天花板已经爆了皮,客厅里连一张沙发都没有,只摆了四个凳子和一张饭桌。
业刚坐在饭桌旁抽着7块钱一包的南京烟,第一根还没有完全抽完,就点上了另一根,业中手中的烟也没有停过,父子俩就这样一声不吭,默默对坐着。
业刚从电视里得知,专家从鸽子身上检测出了H7N9病毒,他突然眼睛一亮,“你妈前段时间杀过鸽子。”
“她没杀过。”儿子质疑道。
“他杀过的,没错。”
争论没有结果,父子俩重新陷入了沉默。
第二天,一进ICU,业刚就提醒医生:“电视上说,专家公布了新的治疗方案。”
医生安慰他,“对于治疗方案您不必担心,会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的调整。”
业刚不知该如何接话,默默地退回到玻璃房旁。他已将手机屏保换成了妻子的照片,是在摊位前拍的,照片中的许珍瓜子脸,有些微胖,眼睛大而有神,围着围裙,脸上挂满了微笑。
探视时间快结束了,业刚隔着玻璃说:“你要配合医生治疗,等病好了,老公带你回家。”
“她能听到吗?”
业刚指着走廊里的电子屏上的实时心率图说,“你看,她的心率突然变高了,肯定是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