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雨水排水设计中,设计人员侧重于对雨水管径的计算,而对雨水口的设置很少深入考虑,凭借经验确定布设距离和雨水箅数量。对此,本文对道路雨水口位置设置和养护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雨水口的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设置;管理与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道路雨水口位置的确定
1、道路直线段上雨水口设置道路直线段上,最容易忽视在凹点处布置雨水口,部分设计人员对雨水口的设置随意,确定起始雨水口位置后便25~50m顺次设置1对雨水口,没有结合道路竖向,忽视雨水口的收水功能,造成竖向凹型部位处积水现象严重。图1所示为某小区内道路上雨水口设置示意图,从距离要求上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结合竖向标高,很明显在道路凹部汇水点处未设置雨水口,极易造成积水,正确设置如图2所示。
2、道路曲线段上不宜设置雨水口给排水设计手册中指明,转弯曲线段上不宜设置雨水口,但是居民小区中和市政道路上,曲线段上设置雨水口是常见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道路设计人员把区域竖向最低点设置在曲线段上,致使排水设计人员在曲线段上设置雨水口。在曲线段上设置雨水口收水效果远不如直线段上,雨量较大时会导致雨水口处积水,对行人过马路造成不便。对于一般道路交叉口处,应根据地势选择性的将雨水箅作为截水口或汇水口,设置在靠近曲线的直线段上,如图2所示。
3、雨水口布置原则雨水口位置选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道路竖向、道路周边广场、绿化土壤和建筑等情况,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点和截水点上,如沿路建筑物雨水落水管附近、道路低洼处、小区出入路口处,十字路口处则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布置。雨水口不宜设置在分水点上、道路转弯曲线段、建筑物门口等。
二、工程实际中雨水口布置的常见问题
1、一般城市道路雨水口的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汇流雨水。因此,雨水口应布置在道路的汇水点、街坊中的低洼处、沿街建筑物的雨水立管附近;应避免布置在道路分水点、人行横道、建筑物口、其它地下管线上方等妨碍周边交通和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地方。但在一些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中,雨水口布置常存在的问题是雨水口平面位置不准确。设计人员有时在布置雨水口时根据道路平面图,每隔40~50m均匀布置雨水口,而没有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具体情况,这就造成了部分道路低点没有布置雨水口。有时雨水口的布置虽然结合了道路纵断面设计,但由于对道路设计的细节把握不清,造成错误。
2、城市立交、高架路由于道路型式复杂,高程变化较大,影响雨水收集的因素较多。在排水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划分汇水面积,布置雨水口。在工程实际中,发生桥梁引路接地位置积水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桥梁引路、上下坡匝道道路纵断较大,雨水径流速度较快,桥梁泄水管只能收集部分雨水,造成了雨水径流向下游道路的积累。因此在降雨时,大部分雨水径流会通过桥梁引道汇集至下游近平坡路段。要避免积水现象,首先应合理控制汇水面积,尽量避免大面积雨水径流向低点汇流;其次需在引路、上下坡匝道接地位置加密布置雨水口、增加联箅雨水口加强排水。
(2)高架道路接地时道路设计一般需设置一定长度的挡土墙,有时候道路会将最低点设置在挡土墙路段。由于挡土墙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水管道穿越挡墙基础需要特殊的处理措施;并且管道埋设在挡土墙下不便于养护管理,这就为雨水口的布置造成了一定困难。设计人员也容易忽视此处的道路低洼不设置雨水管道,致使降雨时形成积水。在类似路段设计时,各专业应充分协调,并尽量不要将道路低点置于挡墙路段。
3、城市地道、隧道城市地道、隧道常发生客水涌入地道,造成淹泡的现象,这往往也与收水设施布置的不合理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在地道(隧道)排水设计中,需要遵照“低水低排,高水高排”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减小地道设计收水范围。不仅要加强地道内的排水,为防止周边雨水的涌入,还要充分考虑地道及地道周边地形、道路条件,综合布置地道及周边的收水设施。地道设计通常须在地道引道前设置道路反坡点,尽量加大地道以外路段的反向纵坡,并增设雨水口加强反坡点前的排水。在地道最低点设置联合式雨水口,必要时可以设置横截沟排水
4、雨水口的高程布置不合理在高程布置上,雨水箅子的高程应低于周围路面(平箅式雨水口低于路面30mm,立箅式雨水口低于路面50mm),可以达到较好的收水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大道路横坡,也能改善雨水口的收水效果。实际工程中有时使用立箅式雨水口,在铺设路面沥青混凝土时,由于压路机无法完全接近道路侧石,造成了侧石周边路面边缘局部隆起,这部分隆起阻碍了雨水沿路面流入雨水箅子,造成无法迅速排净雨水的情况。在道路改造时,加铺路面沥青也会造成立箅式雨水口的过流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
5、雨水口连接管设置不当为保证雨水径流收集的水力条件,雨水口连接管在与雨水检查井连接时,需要注意接入角度。在常规路段应尽量避免连接管与检查井下游雨水管道夹角成锐角。应尽量少采取多个雨水口串联的收水方式。在雨水口串联布置接入雨水管道时,应注意雨水口宜垂直雨水管道方向串联,不宜平行雨水管道方向串联。
三、对市政道路雨水口的管理
1、保证施工时雨水口不受堵塞
道路雨水口施工时,施工工人施工不认真导致雨水口时有堵塞,或水泥砂浆误倒入雨水口造成堵塞。为此管理单位需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验收管理。
2、防止污水接入雨水口
施工废水的排放是巡视重点。由于施工废水往往含有泥土、砂石水泥浆等必凝集、沉降的物质。按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相关条款,应该在施工场地内进行预处理(沉淀或澄清),达标后排入城镇管道系统。出于方便,施工废水通常由雨水口接入。如果施工废水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不仅直接淤积、堵塞雨水口,泥砂、水泥浆等进入排水干管或主干管后,由于水力条件改变而易于沉降,再加上水泥浆的固结作用,淤积后清疏困难,将造成管道逐步堵塞,影响整条管线。为防止雨水口的堵塞,应加强管理,禁止油脂含量高、杂物多的污水接入雨水口。
3、防止垃圾进入雨水口
雨水口设置低于地面且有一定面积的孔洞,有效收集雨水的同时杂物也容易进入。道路清扫人员往往将一些灰、土、树叶等杂物扫入雨水口中,严重时甚至使整个雨水口井身堵塞。这不仅降低了雨水口的泄流能力,也增加了雨水口乃至排水管道的维护工作量,对此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进行约束。与环卫部门协调,双方同时进行教育、监管,并与对清扫人员的考核工作相结合,有效地减少了人为造成的雨水口的堵塞。
四、雨水口的养护
为确保雨水口的正常排水功能,除保证设计合理、施工准确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后期养护和管理工作。雨水口在使用过程中,杂物(如泥沙、树叶等)容易堵塞雨水箅子,直接影响收水能力;有些临街用户污水直接接入雨水口,造成雨水管道淤堵。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雨水口的巡视、清扫工作,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北方地区,非汛期时在雨水口上覆盖包裹一层麻布袋,防止垃圾进入井内;也可以在雨水口设计时,加装雨水口截污网等设施,起到拦截污染物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设施的管理与养护的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管理与养护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与养护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M].第5册城镇排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连威.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4]高婷.城市道路雨水口設计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6(12):55-58.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设置;管理与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道路雨水口位置的确定
1、道路直线段上雨水口设置道路直线段上,最容易忽视在凹点处布置雨水口,部分设计人员对雨水口的设置随意,确定起始雨水口位置后便25~50m顺次设置1对雨水口,没有结合道路竖向,忽视雨水口的收水功能,造成竖向凹型部位处积水现象严重。图1所示为某小区内道路上雨水口设置示意图,从距离要求上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结合竖向标高,很明显在道路凹部汇水点处未设置雨水口,极易造成积水,正确设置如图2所示。
2、道路曲线段上不宜设置雨水口给排水设计手册中指明,转弯曲线段上不宜设置雨水口,但是居民小区中和市政道路上,曲线段上设置雨水口是常见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道路设计人员把区域竖向最低点设置在曲线段上,致使排水设计人员在曲线段上设置雨水口。在曲线段上设置雨水口收水效果远不如直线段上,雨量较大时会导致雨水口处积水,对行人过马路造成不便。对于一般道路交叉口处,应根据地势选择性的将雨水箅作为截水口或汇水口,设置在靠近曲线的直线段上,如图2所示。
3、雨水口布置原则雨水口位置选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道路竖向、道路周边广场、绿化土壤和建筑等情况,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点和截水点上,如沿路建筑物雨水落水管附近、道路低洼处、小区出入路口处,十字路口处则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布置。雨水口不宜设置在分水点上、道路转弯曲线段、建筑物门口等。
二、工程实际中雨水口布置的常见问题
1、一般城市道路雨水口的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汇流雨水。因此,雨水口应布置在道路的汇水点、街坊中的低洼处、沿街建筑物的雨水立管附近;应避免布置在道路分水点、人行横道、建筑物口、其它地下管线上方等妨碍周边交通和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地方。但在一些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中,雨水口布置常存在的问题是雨水口平面位置不准确。设计人员有时在布置雨水口时根据道路平面图,每隔40~50m均匀布置雨水口,而没有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具体情况,这就造成了部分道路低点没有布置雨水口。有时雨水口的布置虽然结合了道路纵断面设计,但由于对道路设计的细节把握不清,造成错误。
2、城市立交、高架路由于道路型式复杂,高程变化较大,影响雨水收集的因素较多。在排水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划分汇水面积,布置雨水口。在工程实际中,发生桥梁引路接地位置积水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桥梁引路、上下坡匝道道路纵断较大,雨水径流速度较快,桥梁泄水管只能收集部分雨水,造成了雨水径流向下游道路的积累。因此在降雨时,大部分雨水径流会通过桥梁引道汇集至下游近平坡路段。要避免积水现象,首先应合理控制汇水面积,尽量避免大面积雨水径流向低点汇流;其次需在引路、上下坡匝道接地位置加密布置雨水口、增加联箅雨水口加强排水。
(2)高架道路接地时道路设计一般需设置一定长度的挡土墙,有时候道路会将最低点设置在挡土墙路段。由于挡土墙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水管道穿越挡墙基础需要特殊的处理措施;并且管道埋设在挡土墙下不便于养护管理,这就为雨水口的布置造成了一定困难。设计人员也容易忽视此处的道路低洼不设置雨水管道,致使降雨时形成积水。在类似路段设计时,各专业应充分协调,并尽量不要将道路低点置于挡墙路段。
3、城市地道、隧道城市地道、隧道常发生客水涌入地道,造成淹泡的现象,这往往也与收水设施布置的不合理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在地道(隧道)排水设计中,需要遵照“低水低排,高水高排”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减小地道设计收水范围。不仅要加强地道内的排水,为防止周边雨水的涌入,还要充分考虑地道及地道周边地形、道路条件,综合布置地道及周边的收水设施。地道设计通常须在地道引道前设置道路反坡点,尽量加大地道以外路段的反向纵坡,并增设雨水口加强反坡点前的排水。在地道最低点设置联合式雨水口,必要时可以设置横截沟排水
4、雨水口的高程布置不合理在高程布置上,雨水箅子的高程应低于周围路面(平箅式雨水口低于路面30mm,立箅式雨水口低于路面50mm),可以达到较好的收水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大道路横坡,也能改善雨水口的收水效果。实际工程中有时使用立箅式雨水口,在铺设路面沥青混凝土时,由于压路机无法完全接近道路侧石,造成了侧石周边路面边缘局部隆起,这部分隆起阻碍了雨水沿路面流入雨水箅子,造成无法迅速排净雨水的情况。在道路改造时,加铺路面沥青也会造成立箅式雨水口的过流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
5、雨水口连接管设置不当为保证雨水径流收集的水力条件,雨水口连接管在与雨水检查井连接时,需要注意接入角度。在常规路段应尽量避免连接管与检查井下游雨水管道夹角成锐角。应尽量少采取多个雨水口串联的收水方式。在雨水口串联布置接入雨水管道时,应注意雨水口宜垂直雨水管道方向串联,不宜平行雨水管道方向串联。
三、对市政道路雨水口的管理
1、保证施工时雨水口不受堵塞
道路雨水口施工时,施工工人施工不认真导致雨水口时有堵塞,或水泥砂浆误倒入雨水口造成堵塞。为此管理单位需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验收管理。
2、防止污水接入雨水口
施工废水的排放是巡视重点。由于施工废水往往含有泥土、砂石水泥浆等必凝集、沉降的物质。按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相关条款,应该在施工场地内进行预处理(沉淀或澄清),达标后排入城镇管道系统。出于方便,施工废水通常由雨水口接入。如果施工废水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不仅直接淤积、堵塞雨水口,泥砂、水泥浆等进入排水干管或主干管后,由于水力条件改变而易于沉降,再加上水泥浆的固结作用,淤积后清疏困难,将造成管道逐步堵塞,影响整条管线。为防止雨水口的堵塞,应加强管理,禁止油脂含量高、杂物多的污水接入雨水口。
3、防止垃圾进入雨水口
雨水口设置低于地面且有一定面积的孔洞,有效收集雨水的同时杂物也容易进入。道路清扫人员往往将一些灰、土、树叶等杂物扫入雨水口中,严重时甚至使整个雨水口井身堵塞。这不仅降低了雨水口的泄流能力,也增加了雨水口乃至排水管道的维护工作量,对此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进行约束。与环卫部门协调,双方同时进行教育、监管,并与对清扫人员的考核工作相结合,有效地减少了人为造成的雨水口的堵塞。
四、雨水口的养护
为确保雨水口的正常排水功能,除保证设计合理、施工准确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后期养护和管理工作。雨水口在使用过程中,杂物(如泥沙、树叶等)容易堵塞雨水箅子,直接影响收水能力;有些临街用户污水直接接入雨水口,造成雨水管道淤堵。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雨水口的巡视、清扫工作,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北方地区,非汛期时在雨水口上覆盖包裹一层麻布袋,防止垃圾进入井内;也可以在雨水口设计时,加装雨水口截污网等设施,起到拦截污染物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设施的管理与养护的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管理与养护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与养护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M].第5册城镇排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连威.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4]高婷.城市道路雨水口設计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6(1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