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關承業
澳門生活圈創辦人
澳門青年創業家
澳門微信營銷實戰培訓講師
當博彩下跌的威力波及全城時,社會關注的目光仍是博彩業的調整與後續成長,固然龍頭地位不可撼動,但社會新興產業在創新驅動的微弱力量下生發萌芽,雖小但不可無。
“轉”就一個字
過去的2015年,讓處在各行業的澳門人都記憶猶新,波動、變化還是等待,一個個問題迎面而來,考驗著城中之人,因為我們在這一年開始真正的體驗到澳門經濟轉型過渡的感受,以博彩業為中心的龍頭行業因為全球總體經濟低迷與區域經濟增長乏力的影響,導致澳門博彩業的收入大幅度減少,博彩業本身面臨著博彩元素與非博彩元素的調整,從業人員或轉換崗位或身兼數職或離開博彩行業另謀出路,特別是不少博彩行業的貴賓廳人員紛紛轉投餐飲業投資,當然在其他行業也有不少新的選擇。
而總體的澳門經濟模式和結構也在悄然轉變,從博彩帶動其他各大行業的單一模式,到轉型為多元化的旅遊休閒區,加大機場、碼頭等的擴建,加快澳門輕軌建設,增加澳門娛樂節目、節慶活動的多元性,從而真正實現城市發展的多元化前進,規避單一模式帶來的巨大風險。這一年,很多人用腳投票,“轉”或多或少代表著澳門不少人的心聲,也許是主動地選擇,也許是被動的改變,但後續的效果更要看2016年社會將萌發出多少新生思維、新生力量與新興產業。
“微”生新產業
新媒體的產業化趨勢,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漸流行,鄰近的內地、香港、台灣的發展速度都非常之快,特別是近五年來,內地的創新力量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不斷加快技術研發與平臺開發的步伐,互聯網醫療行業、互聯網交通行業(共享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行業等新興行業的層出不窮,不僅體現了新的時代發展方向,更為實際的經濟社會生活增加發展動能。同樣,澳門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新媒體產業也呈現出異軍突起之勢,不僅各家傳統媒體紛紛走向新媒體創新的道路,從官方的旅遊局、貿促局等紛紛建立新媒體溝通平臺,到各大中小型企業建立獨自的自媒體平臺加強宣傳力度都可以看到,澳門也在這一波新產業浪潮中,尋得不少發展的關鍵工具,特別是微信平臺的運用。
微信(WeChat)原本是內地騰訊公司在2011年年初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藉助智慧型手機的硬體設施,通過客戶端提供好友分享文字與圖片,並支持分組聊天和語音、視頻對講功能,廣播(一對多)消息,照片、視頻共用,位置共用,資訊交流聯繫,互聯網購物、理財,遊戲等服務來吸引用戶,而這個軟件在短短五年的時間里,就已經在內地擁有93%的市場滲透率,到2015年年中,微信更是在全球範圍內一舉突破6億活躍用戶的使用大關,也就是說全球每十人就有一人在使用這個即時通訊多服務平臺,也正如微信公開的市場宣言一樣;“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微信早已在資訊共享、消息傳播、理財購物等多領域深入日常生活,澳門公車巴士上那些不斷刷“朋友圈”的市民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而依託於微信平臺的新媒體更是發展迅速。
過去澳門人的本身的閱讀習慣不高,單純依靠讀報,收看電視台新聞,互動性不強,主要是單一的被動式接受信息,導致新聞後續的傳播力不夠。而隨著Facebook等新社交平臺的流行,特別是對青年人的充分吸引力,加速了訊息的互動有無和傳播評論,近幾年澳門人也開始習慣於在Facebook這樣的社交軟件上了解最新鮮的新聞資訊,但是有關於澳門本地的內容信息相對較少且信息分散,傳播途徑缺乏,使得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在前幾年處於一個懵懂的探索期。雖然新媒體的發展對澳門人而言是一種便捷的福利,但是Facebook帶來的影響還並未深入生活,而隨著內地研發的微信(WeChat)平臺在兩岸四地甚至海內外的流行,因為微信傳播分享的便捷,隨時隨地的溝通,加上私隱度較高,本身只有是朋友間才可互相添加為好友的模式,使得信息資訊的可信度提高,在近兩年澳門人在微信上花的時間也逐漸多於Facebook等平臺,微信對於城市發展、市民生活的影響也逐步凸顯。
目前,新媒體的主力是藉助騰訊·微信平臺去傳播信息,提高人氣,但利用微信等互聯網新平臺也存在不少限制,制約了澳門以產業思維發展這一行業的發展與突破。
第一,除內地以外的港澳地區以及海外地區的商家申請微信公眾平臺被限制,雖然可以申請但是只能獲得國際版的微信公眾平臺,最大的缺陷在於內地粉絲不能關注,這樣就拒絕了龐大的內地商機與受眾群,例如文化局申請了國際版微信公眾號,內地遊客無法添加獲取相關資訊,因而與遊客的互動和資訊傳播就顯得力有未逮,目前澳門的大多數新媒體發展都只能在國內註冊公司,申請相關賬號,進而可以輻射澳門本土居民、內地、港台等多地用戶。
第二,澳門商家對於新媒體、微信(Wechat)等平臺的認識不夠,因而對其宣傳作用也並非相當注重,連支付寶這樣的大型網絡支付平臺也是藉助今年雙12購物節成功打開澳門市場,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推廣活動。因此在未來的2016年更需要加大力度去普及相關知識,推廣其應用,特別是商業宣傳等領域。
第三,現在不少大號微信公眾號,即有數十萬、數百萬讀者關注的微信公眾號都響應互聯網+思維,一方面加強網絡資訊傳播,配合線上支付功能,同時必須配備線下物流的及時配送,從而在資訊傳播的同時獲取商機,提高經濟產能。而澳門目前的線上支付系統以及線下物流都尚未成熟,未來是自主研發還是與內地或者其他地區合作相關系統,現在還尤未可知。
因此,諸多的主客觀因素限制使得新媒體行業發展舉步維艱,其作為一個產業在澳門的發展仍是山高路遠,道阻且長。但這並未阻止這一趨勢在澳門的微弱進步,這樣的氛圍在2015年下半年得到非常大的突破,政府部門、金融部門、工商企業包括中國銀行、中國電信等都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強化與顧客的宣導、服務以及產品推廣,但是微信等平臺後續強大的功能與價值特別是經濟價值還未能充分顯現,有待加強。
其實,在如今的全球範圍內,分享經濟無處不在大有流行的趨勢,比如Uber、滴滴等專車的興起,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建立等,青年人在這股浪潮中其實可以找到不少新選擇、新契機。這一兩年有關澳門本土的APP不斷湧現,而2013年7月創辦澳門生活圈至今也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本著資源共享的理念,在過去的兩年內,我們團隊從每天搜索、分享澳門最新鮮的新聞資訊、娛樂焦點、優惠購物資訊等到與不少商家、部門合作舉行線下活動,憑藉著突出本土與資訊集中的優勢,澳門生活圈成為澳門首家以微信分享的平臺公眾號,關注的人群慢慢增多,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5萬左右的粉絲關注,在今年下半年的發展之中,更可以體驗到與粉絲互動的頻率增強,粉絲中有本土澳門居民,特別是年輕族群,也有珠海、中山、廣州等珠三角民眾,因為經常前來澳門旅遊的需要,澳門生活圈也成為他們獲取娛樂、購物、生活、交通等資訊的重要平臺。
特別是在與本土居民的互動中,可以發現本澳居民最關心的首位仍然是房屋問題,一方面相關類型的文章瀏覽量迅速攀升,在澳門居民中的傳播速度加快、範圍更廣,同時在後台的評論互動中,澳門使用者也積極參與房屋等新聞的評論,足以看出民意的走向。當然如果從數據中進一步分析各個年齡段的使用者,特別是年青人,可以發現青年最關心的是澳門經濟進入轉型期階段的就業與創業議題。很多人覺得澳門青年過於安樂,不思進取,但從數據上可以看出相關創業資訊的傳播在青年中非常迅速,點擊率與分享量都居高不下,在轉型期足以看出,創業議題對於澳門青年人的吸引度在不斷提高。
再看現實生活中的創業講座、前往內地橫琴、前海等自貿區的青年考察團數量在不斷增加,社會對創業議題的討論也在加強,就可以看出無論是網絡中還是現實中,澳門青年對於創業是非常渴望的,特別是在過去充滿十足吸引力的博彩業面對較大調整的時期,年輕人對於就業方向的轉換與創業的想法較之以前,強化了不少。政府對於青年創業的政策也非常支持,例如貿促局等部門都推出不少輔助措施幫助有創業想法的本土青年,無論是政策扶持還是場地支持,當然政府對於青年創業的數十萬的免息貸款也發揮了強化作用,但是由於創業要具備較高的市場敏銳度、專業性技能等多種條件,使得創業前期的投資回報率相當低,這樣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不少澳門青年人的創業夢。
近期,不少社團與政府部門都鼓勵澳青前往橫琴創業谷去創業,發展新媒體、互聯網金融、文化創意、設計等產業,但目前成效不彰。對於澳門創業者而言,很多時候有“雞肋”的感覺,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首先本澳青年申請的渠道是模糊的,沒有做出相關確定的政策引導與規範。再者,橫琴目前的交通、食宿、辦公配套都還未完善,如果需要往返橫琴與澳門兩地,加大了公司創業初期營運的成本,更加大了公司生存的風險,所以對於初次創業者或者創業初期的公司而言,這可能並非是一個首選平臺。
懷抱創業激情,但又不得不面對創業的成本與風險,在此時,年青人不妨先藉助澳門本土擁有的資源嘗試進行,比如可以申請貿促局成立的青年孵化中心,解決場地奇缺的困擾,也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前往貿促局對於相關法律問題、政策問題進行咨詢,加上澳門政府為推動青年創業的創業免息貸款基金,結合本土居民需求與一年3000萬的遊客基數,可以在不少領域,創出一番新天地。當然隨著內地深圳前海、翠亨等自貿區的進一步深化,澳門的商機、年青人的機遇也許還可以擁有更多,只看澳青如何在競爭的大氛圍中找準機遇適時出手。
而關於城市轉型升級,澳門並未迴避,相反,卻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其實澳門現在也需要在已有產業上進行創新,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商機,比如酒店業的配套完善可以吸引入住的消費者在酒店內部與周邊消費,更可以藉助酒店內商家發放優惠券等多重方式,促進購物與消費。再者如大賽車,年年都讓居民有塞車的煩惱,未來如何讓這一國際性宣傳澳門的賽事更加具有挑戰性與吸引力,是否需要配合增加賽道、轉變賽道等方式,從而使其煥發新生命力。而對於物流產業、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的運用開發,也成為產業轉型、城市升級的關鍵配套,一旦政府、民間啟動轉型的開關,城市的新生也早已不遠,創新產業在兩岸四地的版圖中再不會獨缺澳門這一席。
澳門生活圈創辦人
澳門青年創業家
澳門微信營銷實戰培訓講師
當博彩下跌的威力波及全城時,社會關注的目光仍是博彩業的調整與後續成長,固然龍頭地位不可撼動,但社會新興產業在創新驅動的微弱力量下生發萌芽,雖小但不可無。
“轉”就一個字
過去的2015年,讓處在各行業的澳門人都記憶猶新,波動、變化還是等待,一個個問題迎面而來,考驗著城中之人,因為我們在這一年開始真正的體驗到澳門經濟轉型過渡的感受,以博彩業為中心的龍頭行業因為全球總體經濟低迷與區域經濟增長乏力的影響,導致澳門博彩業的收入大幅度減少,博彩業本身面臨著博彩元素與非博彩元素的調整,從業人員或轉換崗位或身兼數職或離開博彩行業另謀出路,特別是不少博彩行業的貴賓廳人員紛紛轉投餐飲業投資,當然在其他行業也有不少新的選擇。
而總體的澳門經濟模式和結構也在悄然轉變,從博彩帶動其他各大行業的單一模式,到轉型為多元化的旅遊休閒區,加大機場、碼頭等的擴建,加快澳門輕軌建設,增加澳門娛樂節目、節慶活動的多元性,從而真正實現城市發展的多元化前進,規避單一模式帶來的巨大風險。這一年,很多人用腳投票,“轉”或多或少代表著澳門不少人的心聲,也許是主動地選擇,也許是被動的改變,但後續的效果更要看2016年社會將萌發出多少新生思維、新生力量與新興產業。
“微”生新產業
新媒體的產業化趨勢,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漸流行,鄰近的內地、香港、台灣的發展速度都非常之快,特別是近五年來,內地的創新力量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不斷加快技術研發與平臺開發的步伐,互聯網醫療行業、互聯網交通行業(共享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行業等新興行業的層出不窮,不僅體現了新的時代發展方向,更為實際的經濟社會生活增加發展動能。同樣,澳門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新媒體產業也呈現出異軍突起之勢,不僅各家傳統媒體紛紛走向新媒體創新的道路,從官方的旅遊局、貿促局等紛紛建立新媒體溝通平臺,到各大中小型企業建立獨自的自媒體平臺加強宣傳力度都可以看到,澳門也在這一波新產業浪潮中,尋得不少發展的關鍵工具,特別是微信平臺的運用。
微信(WeChat)原本是內地騰訊公司在2011年年初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藉助智慧型手機的硬體設施,通過客戶端提供好友分享文字與圖片,並支持分組聊天和語音、視頻對講功能,廣播(一對多)消息,照片、視頻共用,位置共用,資訊交流聯繫,互聯網購物、理財,遊戲等服務來吸引用戶,而這個軟件在短短五年的時間里,就已經在內地擁有93%的市場滲透率,到2015年年中,微信更是在全球範圍內一舉突破6億活躍用戶的使用大關,也就是說全球每十人就有一人在使用這個即時通訊多服務平臺,也正如微信公開的市場宣言一樣;“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微信早已在資訊共享、消息傳播、理財購物等多領域深入日常生活,澳門公車巴士上那些不斷刷“朋友圈”的市民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而依託於微信平臺的新媒體更是發展迅速。
過去澳門人的本身的閱讀習慣不高,單純依靠讀報,收看電視台新聞,互動性不強,主要是單一的被動式接受信息,導致新聞後續的傳播力不夠。而隨著Facebook等新社交平臺的流行,特別是對青年人的充分吸引力,加速了訊息的互動有無和傳播評論,近幾年澳門人也開始習慣於在Facebook這樣的社交軟件上了解最新鮮的新聞資訊,但是有關於澳門本地的內容信息相對較少且信息分散,傳播途徑缺乏,使得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在前幾年處於一個懵懂的探索期。雖然新媒體的發展對澳門人而言是一種便捷的福利,但是Facebook帶來的影響還並未深入生活,而隨著內地研發的微信(WeChat)平臺在兩岸四地甚至海內外的流行,因為微信傳播分享的便捷,隨時隨地的溝通,加上私隱度較高,本身只有是朋友間才可互相添加為好友的模式,使得信息資訊的可信度提高,在近兩年澳門人在微信上花的時間也逐漸多於Facebook等平臺,微信對於城市發展、市民生活的影響也逐步凸顯。
目前,新媒體的主力是藉助騰訊·微信平臺去傳播信息,提高人氣,但利用微信等互聯網新平臺也存在不少限制,制約了澳門以產業思維發展這一行業的發展與突破。
第一,除內地以外的港澳地區以及海外地區的商家申請微信公眾平臺被限制,雖然可以申請但是只能獲得國際版的微信公眾平臺,最大的缺陷在於內地粉絲不能關注,這樣就拒絕了龐大的內地商機與受眾群,例如文化局申請了國際版微信公眾號,內地遊客無法添加獲取相關資訊,因而與遊客的互動和資訊傳播就顯得力有未逮,目前澳門的大多數新媒體發展都只能在國內註冊公司,申請相關賬號,進而可以輻射澳門本土居民、內地、港台等多地用戶。
第二,澳門商家對於新媒體、微信(Wechat)等平臺的認識不夠,因而對其宣傳作用也並非相當注重,連支付寶這樣的大型網絡支付平臺也是藉助今年雙12購物節成功打開澳門市場,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推廣活動。因此在未來的2016年更需要加大力度去普及相關知識,推廣其應用,特別是商業宣傳等領域。
第三,現在不少大號微信公眾號,即有數十萬、數百萬讀者關注的微信公眾號都響應互聯網+思維,一方面加強網絡資訊傳播,配合線上支付功能,同時必須配備線下物流的及時配送,從而在資訊傳播的同時獲取商機,提高經濟產能。而澳門目前的線上支付系統以及線下物流都尚未成熟,未來是自主研發還是與內地或者其他地區合作相關系統,現在還尤未可知。
因此,諸多的主客觀因素限制使得新媒體行業發展舉步維艱,其作為一個產業在澳門的發展仍是山高路遠,道阻且長。但這並未阻止這一趨勢在澳門的微弱進步,這樣的氛圍在2015年下半年得到非常大的突破,政府部門、金融部門、工商企業包括中國銀行、中國電信等都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強化與顧客的宣導、服務以及產品推廣,但是微信等平臺後續強大的功能與價值特別是經濟價值還未能充分顯現,有待加強。
全球每十人就有一人在使用這個即時通訊多服務平臺,也正如微信公開的市場宣言一樣;“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微信早已在資訊共享、消息傳播、理財購物等多領域深入日常生活,澳門公車巴士上那些不斷刷“朋友圈”的市民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而依託於微信平臺的新媒體更是發展迅速。
在如今的全球範圍內,分享經濟無處不在大有流行的趨勢,比如Uber、滴滴等專車的興起,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建立等,青年人在這股浪潮中其實可以找到不少新選擇、新契機。
“創”出新選擇
其實,在如今的全球範圍內,分享經濟無處不在大有流行的趨勢,比如Uber、滴滴等專車的興起,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建立等,青年人在這股浪潮中其實可以找到不少新選擇、新契機。這一兩年有關澳門本土的APP不斷湧現,而2013年7月創辦澳門生活圈至今也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本著資源共享的理念,在過去的兩年內,我們團隊從每天搜索、分享澳門最新鮮的新聞資訊、娛樂焦點、優惠購物資訊等到與不少商家、部門合作舉行線下活動,憑藉著突出本土與資訊集中的優勢,澳門生活圈成為澳門首家以微信分享的平臺公眾號,關注的人群慢慢增多,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5萬左右的粉絲關注,在今年下半年的發展之中,更可以體驗到與粉絲互動的頻率增強,粉絲中有本土澳門居民,特別是年輕族群,也有珠海、中山、廣州等珠三角民眾,因為經常前來澳門旅遊的需要,澳門生活圈也成為他們獲取娛樂、購物、生活、交通等資訊的重要平臺。
特別是在與本土居民的互動中,可以發現本澳居民最關心的首位仍然是房屋問題,一方面相關類型的文章瀏覽量迅速攀升,在澳門居民中的傳播速度加快、範圍更廣,同時在後台的評論互動中,澳門使用者也積極參與房屋等新聞的評論,足以看出民意的走向。當然如果從數據中進一步分析各個年齡段的使用者,特別是年青人,可以發現青年最關心的是澳門經濟進入轉型期階段的就業與創業議題。很多人覺得澳門青年過於安樂,不思進取,但從數據上可以看出相關創業資訊的傳播在青年中非常迅速,點擊率與分享量都居高不下,在轉型期足以看出,創業議題對於澳門青年人的吸引度在不斷提高。
再看現實生活中的創業講座、前往內地橫琴、前海等自貿區的青年考察團數量在不斷增加,社會對創業議題的討論也在加強,就可以看出無論是網絡中還是現實中,澳門青年對於創業是非常渴望的,特別是在過去充滿十足吸引力的博彩業面對較大調整的時期,年輕人對於就業方向的轉換與創業的想法較之以前,強化了不少。政府對於青年創業的政策也非常支持,例如貿促局等部門都推出不少輔助措施幫助有創業想法的本土青年,無論是政策扶持還是場地支持,當然政府對於青年創業的數十萬的免息貸款也發揮了強化作用,但是由於創業要具備較高的市場敏銳度、專業性技能等多種條件,使得創業前期的投資回報率相當低,這樣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不少澳門青年人的創業夢。
近期,不少社團與政府部門都鼓勵澳青前往橫琴創業谷去創業,發展新媒體、互聯網金融、文化創意、設計等產業,但目前成效不彰。對於澳門創業者而言,很多時候有“雞肋”的感覺,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首先本澳青年申請的渠道是模糊的,沒有做出相關確定的政策引導與規範。再者,橫琴目前的交通、食宿、辦公配套都還未完善,如果需要往返橫琴與澳門兩地,加大了公司創業初期營運的成本,更加大了公司生存的風險,所以對於初次創業者或者創業初期的公司而言,這可能並非是一個首選平臺。
懷抱創業激情,但又不得不面對創業的成本與風險,在此時,年青人不妨先藉助澳門本土擁有的資源嘗試進行,比如可以申請貿促局成立的青年孵化中心,解決場地奇缺的困擾,也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前往貿促局對於相關法律問題、政策問題進行咨詢,加上澳門政府為推動青年創業的創業免息貸款基金,結合本土居民需求與一年3000萬的遊客基數,可以在不少領域,創出一番新天地。當然隨著內地深圳前海、翠亨等自貿區的進一步深化,澳門的商機、年青人的機遇也許還可以擁有更多,只看澳青如何在競爭的大氛圍中找準機遇適時出手。
而關於城市轉型升級,澳門並未迴避,相反,卻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其實澳門現在也需要在已有產業上進行創新,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商機,比如酒店業的配套完善可以吸引入住的消費者在酒店內部與周邊消費,更可以藉助酒店內商家發放優惠券等多重方式,促進購物與消費。再者如大賽車,年年都讓居民有塞車的煩惱,未來如何讓這一國際性宣傳澳門的賽事更加具有挑戰性與吸引力,是否需要配合增加賽道、轉變賽道等方式,從而使其煥發新生命力。而對於物流產業、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的運用開發,也成為產業轉型、城市升級的關鍵配套,一旦政府、民間啟動轉型的開關,城市的新生也早已不遠,創新產業在兩岸四地的版圖中再不會獨缺澳門這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