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在课堂中,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籍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然而,如果内容欠妥,方法不当,就会事与愿违。因而,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在苦思冥想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分析、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实效性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ft to ask of real results investigation
Cai Guo-wu
【Abstract】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have to be full exertive the student's corpus position, development student of aggressive sex thinking.Lift to ask in the classroom is to open a student to create sex thinking ability, most direct most simpl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leading student's thinking is also a teacher book with accept a student a feedback information of a kind of valid means.The constitution is valid of the classroom lift to ask, ability let student aggressive participate to teach with learn of interaction process in.However, if the contents be not satisfactory, the method be not appropriate, meeting things go contrary to one's wishes.As a result, the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the real results be also numerous a topic that the educator think contemplation in the bitterness.This text lift to ask existence for mathematics classroom of the questi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the purpose, mathematics classroom lift to ask medium of mental state analysis, mathematics classroom suggest the method strategy for ask 4 to carry on an investigation.
【Key words】Mathematics classroom;Lift to ask;Real results
1.课堂提问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课堂提问中重数量轻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是否学生活动丰富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有时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1.2 重提问而轻反馈。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在回答时,却经常把學生晾在一边。有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1.3 盲目提问,让学生回答无从入手。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有的只注重问,不注重讲,简单认为提问的多就是启发式教学。表面看,提问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1.4 先点名再提问。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尤其是在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当中,常常会先叫起某位同学,然后再提出问题要求回答。一方面,被点名的学生不知所措,而其他的同学同时不会对问题加以思考,而仅仅充当了一个听众的角色而缺乏了对以往知识的自主性的回忆。
1.5 假借提问而惩罚学生。给学生个“难堪”,这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搞好师生关系。
2.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景化”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加德纳指出,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象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这就是说,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学活动的“中心精神就在于教学的乐趣”,“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有力而正确的把重要内容传授给不同心智的学生”。加德纳盼望老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问题教学”也正是利用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2.1 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出问题,给于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2.2 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往往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通过对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时地优化学生的思考,克服问题的难点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
2.3 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带嘴和手,缺乏动手操作意识。因而在学习当中,很容易出现听课的疲软。适当地设置问题,将课堂的教学过程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智慧,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爱看小说的人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只有不断地尝试写作,才能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也同样要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加以培养。不断地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才是提问的真正目的所在。
3.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分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然后在提问的互动过程当中,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对提问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从在提问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方面阐述笔者的几点想法。
3.1 教师的心理对课堂提问的影响。
教师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不外乎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而,在设置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所采用的一切教育措施、教育手段,都是为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具体的提问的互动过程中,很多老师存在对学生不放心的心理,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经常在多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没完成时,就由少数已经基本完成的学生加以回答,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容易让一部分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的表述能力比较薄弱,在回答问题是表述不清楚,此时,有些教师就会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老师代为回答,或者换其他的同学进行回答,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卑心理,还可能造成其他同学想回答又不敢回答的心理。这也是在课堂提问当中,常常出现回答的学生总是固定的那么几位的一个原因。因而,在对待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应该给于学生充分的信任,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尊重。
3.2 学生的心理对课堂提问的影响。
学生由于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的影响,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反馈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有些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较快,而且比较着重问题的結果,在问题提出来后,不经过深刻的思考,就给于简单回答,常常得到得仅仅是问题的皮毛。这类学生往往体现在比较浮躁,甚至对别人的回答不屑一顾,容易造成自身对问题的一知半解,同时也容易对其他学生的思考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不信任,害怕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反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自己越不敢回答问题导致表述能力越薄弱,而表述能力越弱就越没有自信,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的目的就不能加以体现。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被别人认可,被老师认可的愿望,从学生的心理上看,如果在数学课堂提问的互动过程中,自己的价值能够体现,能够获得成就感,学生对于投入到这个互动过程也乐而忘返。
要让提问在数学的课堂中更有效,设置有效的提问还远远不够,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出,提问哪些同学,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个别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学生作出回答,关键要起到一个提示、引导、过渡的效果。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回答。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0-12-19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实效性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ft to ask of real results investigation
Cai Guo-wu
【Abstract】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have to be full exertive the student's corpus position, development student of aggressive sex thinking.Lift to ask in the classroom is to open a student to create sex thinking ability, most direct most simpl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leading student's thinking is also a teacher book with accept a student a feedback information of a kind of valid means.The constitution is valid of the classroom lift to ask, ability let student aggressive participate to teach with learn of interaction process in.However, if the contents be not satisfactory, the method be not appropriate, meeting things go contrary to one's wishes.As a result, the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the real results be also numerous a topic that the educator think contemplation in the bitterness.This text lift to ask existence for mathematics classroom of the questi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the purpose, mathematics classroom lift to ask medium of mental state analysis, mathematics classroom suggest the method strategy for ask 4 to carry on an investigation.
【Key words】Mathematics classroom;Lift to ask;Real results
1.课堂提问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课堂提问中重数量轻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是否学生活动丰富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有时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1.2 重提问而轻反馈。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在回答时,却经常把學生晾在一边。有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1.3 盲目提问,让学生回答无从入手。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有的只注重问,不注重讲,简单认为提问的多就是启发式教学。表面看,提问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1.4 先点名再提问。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尤其是在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当中,常常会先叫起某位同学,然后再提出问题要求回答。一方面,被点名的学生不知所措,而其他的同学同时不会对问题加以思考,而仅仅充当了一个听众的角色而缺乏了对以往知识的自主性的回忆。
1.5 假借提问而惩罚学生。给学生个“难堪”,这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搞好师生关系。
2.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景化”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加德纳指出,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象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这就是说,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学活动的“中心精神就在于教学的乐趣”,“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有力而正确的把重要内容传授给不同心智的学生”。加德纳盼望老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问题教学”也正是利用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2.1 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出问题,给于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2.2 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往往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通过对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时地优化学生的思考,克服问题的难点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
2.3 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带嘴和手,缺乏动手操作意识。因而在学习当中,很容易出现听课的疲软。适当地设置问题,将课堂的教学过程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智慧,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爱看小说的人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只有不断地尝试写作,才能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也同样要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加以培养。不断地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才是提问的真正目的所在。
3.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分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然后在提问的互动过程当中,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对提问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从在提问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方面阐述笔者的几点想法。
3.1 教师的心理对课堂提问的影响。
教师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不外乎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而,在设置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所采用的一切教育措施、教育手段,都是为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具体的提问的互动过程中,很多老师存在对学生不放心的心理,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经常在多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没完成时,就由少数已经基本完成的学生加以回答,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容易让一部分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的表述能力比较薄弱,在回答问题是表述不清楚,此时,有些教师就会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老师代为回答,或者换其他的同学进行回答,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卑心理,还可能造成其他同学想回答又不敢回答的心理。这也是在课堂提问当中,常常出现回答的学生总是固定的那么几位的一个原因。因而,在对待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应该给于学生充分的信任,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尊重。
3.2 学生的心理对课堂提问的影响。
学生由于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的影响,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反馈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有些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较快,而且比较着重问题的結果,在问题提出来后,不经过深刻的思考,就给于简单回答,常常得到得仅仅是问题的皮毛。这类学生往往体现在比较浮躁,甚至对别人的回答不屑一顾,容易造成自身对问题的一知半解,同时也容易对其他学生的思考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不信任,害怕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反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自己越不敢回答问题导致表述能力越薄弱,而表述能力越弱就越没有自信,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的目的就不能加以体现。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被别人认可,被老师认可的愿望,从学生的心理上看,如果在数学课堂提问的互动过程中,自己的价值能够体现,能够获得成就感,学生对于投入到这个互动过程也乐而忘返。
要让提问在数学的课堂中更有效,设置有效的提问还远远不够,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出,提问哪些同学,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个别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学生作出回答,关键要起到一个提示、引导、过渡的效果。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回答。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