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gxcgx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方剂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机制,为其临床运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文献,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芡实、金樱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肾病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而后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构建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采用R3.6.0分析“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结果 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维生素E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1、PTGS2、JUN等,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VEGF通路等,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细胞内激素受体的生命活动等.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水陆二仙丹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曹志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曹志群教授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治疗CAG的门诊病案,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药物频数及性味归经分析,利用IBM SPSS 2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处方191首,涉及中药162味.高频药物有砂仁、半夏、炒白术、丹参、党参、黄芪、枳壳、香附等;药物功效以补虚、理气、化湿为主;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脾、胃经为主;因子
目的 探讨酸枣仁-延胡索配伍对肝郁型失眠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 ①将9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酸枣仁组(2.25 g·kg-1)、延胡索组(1.50 g·kg-1)、酸枣仁-延胡索配伍组(简称配伍组,3.75 g·kg-1),每组24只;每日1次,连续灌胃10d,然后观察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腹腔注射,35 mg·kg-1)诱导小鼠的睡眠发生率,阈上剂量(腹腔注射,45 mg·kg-1)诱导小鼠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②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组(2.25 g·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桑杞清眩颗粒干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桑杞清眩颗粒主要活性成分和靶点信息,采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确定高脂血症相关的靶点,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通过STRING构建PPI网络,并基于Cytoscape MCODE插件提取核心Module进行分析.利用Metascape对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相关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信号通路进行分析,通过Cytoscape 3.8.0构建“成分-靶点-信号
目的 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为指标成分,研究苦参总生物碱(TA)及苦参总生物碱磷脂复合物(TA-PC)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4个生物碱的分析方法,以小檗碱为内标,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浆样品,在ACQUITY UPLC(R) HSS T3 C18柱上梯度洗脱分离.乙腈-10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体系.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使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进行正离子方式检测.以DAS 2
目的 分析水蔓菁中的苷类化合物,建立同时测定5种主要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对水蔓菁的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5种主要苷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安捷伦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 μm);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0、340 nm.结果 分离鉴定了水蔓菁中5个主要苷类化合物,分别为毛蕊花苷(1)、梓苷(
目的 对比分析阿霉素3种不同诱导方式建立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 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及模型1、2、3组.正常组大鼠不做处理;模型1组大鼠分2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1),间隔14 d;模型2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 mg·kg-1;模型3组大鼠手术摘除右肾,分别于术后第4天和第8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 mg·kg-1),复制FSGS大鼠模型.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