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就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所以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班主任是真理的化身,是班级的主宰者,学生是装满知识的容器。在这样一种禁锢和专制的班级氛围中,学生能产生创新意识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自由性明显地增强了,对人格自由发展充满渴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不应以自己就是权威的态度俯视学生,我们应该由“操纵者”变为“引导者”,用激励取代训斥,扶持取代包办,要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充满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教师和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是平等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问题的讨论,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
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仅有民主的和谐的班级氛围还不够。在班级管理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召开内容新颖的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创新意识,从而营造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氛围。一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愿选择,而是根本就没有选择。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地体会学习多元价值的机会。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习有用性有全面的、多维度的认识,才能对学生学习中的价值判断有所体察,进行适宜的教学活动。二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既是教师行动的指南,也是教师可依据的方法。如果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知识和技能对他的意义,那就从过程和方法着手,让他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乐趣,感受学习活动自身的魅力;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倾听和鼓励,教师同样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让他参与合作,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别人对他的肯定,同样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感知与认同。三是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益保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学生不一定会认同教师对学习有用性的理解。这是教育中非常强大的阻力之一,如果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某一维度无法认同,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学习行为。这给教育提出了难题,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教师也许会觉得无所适从。但当我们打破固定思维,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种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丰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不同理解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行被赋予了意义和价值的学习活动。
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师的权威至高无上,班级管理制度和重大活动的决策往往由教师一手包办,班干部一般由班主任任命或提名,即使更换基本上也是取决于班主任的意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没有或很少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主动性、积极性长期受到压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班委会定期改选。这包括民主选举班长,再由班长提出班委候选人及制订班级工作的计划,民主选举班委会。选举程序是推荐——候选人发言——班级讨论——民主投票。然后加大学生自主活动的广度和力度,提倡让尽量多的学生都有管理岗位。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使其责任心和自觉、自律、自制的品质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创设了实践的机会。二是.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学生每人轮流担任一天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当天的班级事务。学生在担任值日班长时,规范了自身行为,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要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三是让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设计、筹备和组织。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扬长避短,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可以使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求异性得以充分发挥。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办板报,组织各种比赛、展览等。筹备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又一举措。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他们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引导学生去读、想、写、做,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做到了这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才能真正有所保证。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规划学习内容,也学会规划具体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依据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有所发现,触动学生思维敏感和活跃,激发学生的需求和新鲜感,从而产生“再学习”的动力。在这种认识前提下的种种方法也才有意义,但也要警惕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学习陷入误区的倾向。在学习方式上,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的,接受学习也不完全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等同于绝对有意义的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而真正的自主创新学习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笔者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努力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所以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班主任是真理的化身,是班级的主宰者,学生是装满知识的容器。在这样一种禁锢和专制的班级氛围中,学生能产生创新意识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自由性明显地增强了,对人格自由发展充满渴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不应以自己就是权威的态度俯视学生,我们应该由“操纵者”变为“引导者”,用激励取代训斥,扶持取代包办,要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充满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教师和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是平等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问题的讨论,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
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仅有民主的和谐的班级氛围还不够。在班级管理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召开内容新颖的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创新意识,从而营造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氛围。一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愿选择,而是根本就没有选择。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地体会学习多元价值的机会。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习有用性有全面的、多维度的认识,才能对学生学习中的价值判断有所体察,进行适宜的教学活动。二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既是教师行动的指南,也是教师可依据的方法。如果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知识和技能对他的意义,那就从过程和方法着手,让他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乐趣,感受学习活动自身的魅力;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倾听和鼓励,教师同样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让他参与合作,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别人对他的肯定,同样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感知与认同。三是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益保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学生不一定会认同教师对学习有用性的理解。这是教育中非常强大的阻力之一,如果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某一维度无法认同,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学习行为。这给教育提出了难题,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教师也许会觉得无所适从。但当我们打破固定思维,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种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丰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不同理解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行被赋予了意义和价值的学习活动。
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师的权威至高无上,班级管理制度和重大活动的决策往往由教师一手包办,班干部一般由班主任任命或提名,即使更换基本上也是取决于班主任的意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没有或很少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主动性、积极性长期受到压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班委会定期改选。这包括民主选举班长,再由班长提出班委候选人及制订班级工作的计划,民主选举班委会。选举程序是推荐——候选人发言——班级讨论——民主投票。然后加大学生自主活动的广度和力度,提倡让尽量多的学生都有管理岗位。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使其责任心和自觉、自律、自制的品质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创设了实践的机会。二是.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学生每人轮流担任一天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当天的班级事务。学生在担任值日班长时,规范了自身行为,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要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三是让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设计、筹备和组织。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扬长避短,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可以使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求异性得以充分发挥。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办板报,组织各种比赛、展览等。筹备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又一举措。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他们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引导学生去读、想、写、做,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做到了这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才能真正有所保证。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规划学习内容,也学会规划具体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依据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有所发现,触动学生思维敏感和活跃,激发学生的需求和新鲜感,从而产生“再学习”的动力。在这种认识前提下的种种方法也才有意义,但也要警惕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学习陷入误区的倾向。在学习方式上,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的,接受学习也不完全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等同于绝对有意义的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而真正的自主创新学习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笔者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努力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