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玩有乐趣,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乐中培养孩子的智能,是幼儿教育的真谛。我在培养小孙子元元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玩乐中学识字
根据幼儿“整体模式识别”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元元识字的实践中,创造了“随时看物识字法”。所谓“随时看物识字法”,就是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玩耍时,根据孩子认知的客观事物,随时随地利用字卡对照实物,教孩子识字的方法。
元元认识的字,大部分是通过看物识字的形式认识的。我们把家中元元熟悉的实物写成字卡,如勺、碗、饭、菜、门、窗、桌、凳等;还把人体的相关器官和部位,如口、眼、耳、鼻、舌、牙、手、脚、头、脸等,也写成了字卡。当元元在家玩得高兴时,我们就捕捉他接触的事物,如他正拿着勺和碗,我们就拿出写有勺和碗的字卡,让他对照勺和碗的实物,认识勺和碗这两个字。当元元和我们亲昵时,我们就让他指认人体的五官和部位,同时与相应的字卡对照,教他认识口、眼、耳、鼻等字。有时元元正处在学习兴奋期,一次就能学会,下次再问就记住了,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我们带元元到户外玩时,有意识地带上几张写有户外常见物(如花、草、树、鸟等)的字卡或空白卡,在元元高兴地观赏某一动植物时,就拿出相对应的字卡(现成的或现写的),教他指认,当他要离开这个地方时,再让他熟悉一遍字卡,这样重复一两次他就记住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指导元元读儿童书,在读书中学识字。这样,元元从3岁至5岁期间的识字量就突破了1000字。
在玩乐中学计数
把孩子玩的兴趣,和实物数学游戏联系起来,是幼儿学计数的有效办法。
元元上学前,我用画图游戏法教他学会了鸡兔同笼问题。如有一群鸡和兔,数数头是5个,数数腿是16条,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教元元先画5个○,代表鸡和兔的只数;然后按每只鸡2条腿,在5个○上分别画上2条线段,也就是画了10条腿。还差6条腿,再按每只兔4条腿,分别在3个○上分别补画2条线段,也就是添上了6条腿,够16条腿;最后区分一下,有两条腿的是鸡,有4条腿的是兔,就可以找出正确答案:2只鸡和3只兔。元元感到很有趣,接连画了几次,就学会了用画图游戏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
在玩乐中学科学
孩子对科学的奥妙充满了浓厚兴趣,只要我们经常带孩子玩些科学小游戏,就能把孩子引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领域。
有一天,我给元元演示了虹吸现象。用两个水杯,一个盛满水,另一个空着,把一根弯曲的塑料吸管(做虹吸管)插入盛水的杯里,我用嘴含住露在水杯外头的塑料管吸口,吸出一口水,迅速把嘴中含着的吸管口移放到空杯里,那满杯水就从吸管流入空杯。元元看得目瞪口呆,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告诉他:“这叫虹吸现象。你也来试试。”他高兴地玩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因为他用手移动空杯时,嘴把吸管也叼了出来。第二次,我帮他拿空杯,让他只拿盛水的杯,吸完一口水,迅速把嘴移开,我用空杯去接,也就成功了。第三次,元元把盛水的杯放在桌边,只吸水不端盛水的杯,然后一松口,就迅速拿空杯去接,水就流到空杯里了。他高兴地喊:“真好玩!”
晚上,元元喝牛奶时,就是用上述的虹吸现象游戏,把自己的一杯牛奶分给奶奶半杯。奶奶又让他用同样的办法,把两个半杯牛奶合成一杯,由他自己喝完。由此看来,元元已开始学科学、用科学了。
在玩乐中发挥想像力
画意愿画,享受玩的乐趣,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这也是培养孩子想像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因此说,教孩子学画画,技法不是首要的,重要的是在玩乐中鼓励其充分发挥想像力。
有一次,我带元元去兴趣班学画画。老师教元元画小马,并让他给小马找个好朋友,画在小马的对面。我启发元元:“小马在草地上吃草,你给它找个不与它争草吃的好朋友。”元元想了想,在小马的对面画了只站立的大公鸡,还在草地上画了小虫子和蚂蚱。小马嚼着草,大公鸡叼着虫,相互对看着。我不解地问元元:“这是什么意思?”元元说:“这是大公鸡对小马说,它是小马的好朋友。大公鸡吃草地上的虫子,使草儿免受虫子的伤害,长得更旺,小马就能吃到鲜嫩可口的青草了。”这是多么丰富的想像啊!就是这幅《小马和大公鸡交朋友》,使元元在2004年获得第五届“育儿杯”全国儿童画大赛银奖。
在玩乐中发挥创造力
玩玩具是孩子的最大乐趣,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对于同一种玩具,家长教孩子玩一两招就行了,以后便让孩子独立去玩,以增强其创造力。
元元从2岁时就开始玩各种各样的积木玩具,几乎天天独立地玩,到3岁时已有许多“发明创造”,什么吊车、桥梁、火车、轮船等新作接连问世。
元元玩玩具,有时非常专心,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有天晚上,他把插塑积木、小汽车、小人摆了一床,不知要怎么玩。我说:“元元,爷爷和你一起玩,好吗?”他说:“不用,你看电视去,我自己玩。”元元摆弄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候,我到他跟前一看,他摆的是个十字路口的场景:用插塑积木安装的红、绿、黄指示灯立在东西两侧,有几辆小汽车正朝东朝西行驶,一位警察正在向由南至北驶来的一辆汽车挥手,还有我看不明白的一些人群和汽车。元元抬头对我说:“爷爷,这就是你今天带我走过的那个路口。有人闯红灯,被警察叔叔截住了。”我恍然大悟,可不是嘛,这正是今天那个十字路口的“艺术再现”。元元看见那个闯红灯的汽车司机被警察截住了,不停地念叨:“红灯停,绿灯行,闯红灯不可行。”这表明元元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专心地创造了这个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
在玩乐中发挥探索力
对事物好奇,和对玩耍有兴趣同样是孩子的天性。正是这种好奇心,形成了幼儿探索行为的内在力量。家长不仅要保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要正确引导和积极激发其好奇心,以培养孩子的探索力。
元元看见鸭子能在水中游,而鸡却不能,就问我为什么。我说:“鸭子脚上有蹼,而鸡没有,所以鸭子能在水中游,鸡不能在水中游。”元元虽然也能学着这么说,但还是似懂非懂。因为幼儿不能只通过语言讲解和简单接触,就学会道理,他们还必须通过反复接触、充分感知、积累经验、丰富表象、直接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因此,我给元元买了一只鸭子和一只小鸡,把它俩放在水盆里,让元元边玩边观察。小鸡跳出了水盆,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元元全神贯注地探索着鸭子在水中游的奥妙。他清楚地看到了小鸭子在水中游时鸭蹼起的作用,对我说:“爷爷,鸭子的脚像我们在公园里划船用的桨一样能划水,所以鸭子能在水中游。”由此,元元明白了鸭子能在水中游,而鸡不能在水中游的道理。
在玩乐中学识字
根据幼儿“整体模式识别”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元元识字的实践中,创造了“随时看物识字法”。所谓“随时看物识字法”,就是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玩耍时,根据孩子认知的客观事物,随时随地利用字卡对照实物,教孩子识字的方法。
元元认识的字,大部分是通过看物识字的形式认识的。我们把家中元元熟悉的实物写成字卡,如勺、碗、饭、菜、门、窗、桌、凳等;还把人体的相关器官和部位,如口、眼、耳、鼻、舌、牙、手、脚、头、脸等,也写成了字卡。当元元在家玩得高兴时,我们就捕捉他接触的事物,如他正拿着勺和碗,我们就拿出写有勺和碗的字卡,让他对照勺和碗的实物,认识勺和碗这两个字。当元元和我们亲昵时,我们就让他指认人体的五官和部位,同时与相应的字卡对照,教他认识口、眼、耳、鼻等字。有时元元正处在学习兴奋期,一次就能学会,下次再问就记住了,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我们带元元到户外玩时,有意识地带上几张写有户外常见物(如花、草、树、鸟等)的字卡或空白卡,在元元高兴地观赏某一动植物时,就拿出相对应的字卡(现成的或现写的),教他指认,当他要离开这个地方时,再让他熟悉一遍字卡,这样重复一两次他就记住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指导元元读儿童书,在读书中学识字。这样,元元从3岁至5岁期间的识字量就突破了1000字。
在玩乐中学计数
把孩子玩的兴趣,和实物数学游戏联系起来,是幼儿学计数的有效办法。
元元上学前,我用画图游戏法教他学会了鸡兔同笼问题。如有一群鸡和兔,数数头是5个,数数腿是16条,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教元元先画5个○,代表鸡和兔的只数;然后按每只鸡2条腿,在5个○上分别画上2条线段,也就是画了10条腿。还差6条腿,再按每只兔4条腿,分别在3个○上分别补画2条线段,也就是添上了6条腿,够16条腿;最后区分一下,有两条腿的是鸡,有4条腿的是兔,就可以找出正确答案:2只鸡和3只兔。元元感到很有趣,接连画了几次,就学会了用画图游戏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
在玩乐中学科学
孩子对科学的奥妙充满了浓厚兴趣,只要我们经常带孩子玩些科学小游戏,就能把孩子引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领域。
有一天,我给元元演示了虹吸现象。用两个水杯,一个盛满水,另一个空着,把一根弯曲的塑料吸管(做虹吸管)插入盛水的杯里,我用嘴含住露在水杯外头的塑料管吸口,吸出一口水,迅速把嘴中含着的吸管口移放到空杯里,那满杯水就从吸管流入空杯。元元看得目瞪口呆,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告诉他:“这叫虹吸现象。你也来试试。”他高兴地玩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因为他用手移动空杯时,嘴把吸管也叼了出来。第二次,我帮他拿空杯,让他只拿盛水的杯,吸完一口水,迅速把嘴移开,我用空杯去接,也就成功了。第三次,元元把盛水的杯放在桌边,只吸水不端盛水的杯,然后一松口,就迅速拿空杯去接,水就流到空杯里了。他高兴地喊:“真好玩!”
晚上,元元喝牛奶时,就是用上述的虹吸现象游戏,把自己的一杯牛奶分给奶奶半杯。奶奶又让他用同样的办法,把两个半杯牛奶合成一杯,由他自己喝完。由此看来,元元已开始学科学、用科学了。
在玩乐中发挥想像力
画意愿画,享受玩的乐趣,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这也是培养孩子想像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因此说,教孩子学画画,技法不是首要的,重要的是在玩乐中鼓励其充分发挥想像力。
有一次,我带元元去兴趣班学画画。老师教元元画小马,并让他给小马找个好朋友,画在小马的对面。我启发元元:“小马在草地上吃草,你给它找个不与它争草吃的好朋友。”元元想了想,在小马的对面画了只站立的大公鸡,还在草地上画了小虫子和蚂蚱。小马嚼着草,大公鸡叼着虫,相互对看着。我不解地问元元:“这是什么意思?”元元说:“这是大公鸡对小马说,它是小马的好朋友。大公鸡吃草地上的虫子,使草儿免受虫子的伤害,长得更旺,小马就能吃到鲜嫩可口的青草了。”这是多么丰富的想像啊!就是这幅《小马和大公鸡交朋友》,使元元在2004年获得第五届“育儿杯”全国儿童画大赛银奖。
在玩乐中发挥创造力
玩玩具是孩子的最大乐趣,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对于同一种玩具,家长教孩子玩一两招就行了,以后便让孩子独立去玩,以增强其创造力。
元元从2岁时就开始玩各种各样的积木玩具,几乎天天独立地玩,到3岁时已有许多“发明创造”,什么吊车、桥梁、火车、轮船等新作接连问世。
元元玩玩具,有时非常专心,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有天晚上,他把插塑积木、小汽车、小人摆了一床,不知要怎么玩。我说:“元元,爷爷和你一起玩,好吗?”他说:“不用,你看电视去,我自己玩。”元元摆弄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候,我到他跟前一看,他摆的是个十字路口的场景:用插塑积木安装的红、绿、黄指示灯立在东西两侧,有几辆小汽车正朝东朝西行驶,一位警察正在向由南至北驶来的一辆汽车挥手,还有我看不明白的一些人群和汽车。元元抬头对我说:“爷爷,这就是你今天带我走过的那个路口。有人闯红灯,被警察叔叔截住了。”我恍然大悟,可不是嘛,这正是今天那个十字路口的“艺术再现”。元元看见那个闯红灯的汽车司机被警察截住了,不停地念叨:“红灯停,绿灯行,闯红灯不可行。”这表明元元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专心地创造了这个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
在玩乐中发挥探索力
对事物好奇,和对玩耍有兴趣同样是孩子的天性。正是这种好奇心,形成了幼儿探索行为的内在力量。家长不仅要保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要正确引导和积极激发其好奇心,以培养孩子的探索力。
元元看见鸭子能在水中游,而鸡却不能,就问我为什么。我说:“鸭子脚上有蹼,而鸡没有,所以鸭子能在水中游,鸡不能在水中游。”元元虽然也能学着这么说,但还是似懂非懂。因为幼儿不能只通过语言讲解和简单接触,就学会道理,他们还必须通过反复接触、充分感知、积累经验、丰富表象、直接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因此,我给元元买了一只鸭子和一只小鸡,把它俩放在水盆里,让元元边玩边观察。小鸡跳出了水盆,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元元全神贯注地探索着鸭子在水中游的奥妙。他清楚地看到了小鸭子在水中游时鸭蹼起的作用,对我说:“爷爷,鸭子的脚像我们在公园里划船用的桨一样能划水,所以鸭子能在水中游。”由此,元元明白了鸭子能在水中游,而鸡不能在水中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