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最基础的财产制度,“三农”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家庭责任制的土地制度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小规模的、零碎的土地承包现状,迫切需要加大土地流转的步幅。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农村改革。在此形势下,文章以安徽省固镇县及任桥镇的土地流转为例,针对目前土地流转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农地产权的问题以及合约的表现形式和农地流转效率低下等,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如完善土地产权关系、科学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等。
  关键词:土地流转;产权;合约;适度规模经营;土地价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08年8月底,全国农地流转面积达1.06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7%。从总体上看,土地流转的比例是在逐步增大的,但目前流转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并且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规范问题。对此,笔者以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为样本点,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土地流转的调查分析
  
  固镇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全县地势平坦,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105.4万亩,现辖11个乡镇,227个村(居)委会,人口59.8万。固镇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粮、油、棉、烟草、畜禽、林产区,且形成了以棉花、花生、蔬菜、肉鸡、肉羊、肉牛、烟叶、林果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任桥镇是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状态的城镇,该镇包括25个村庄,共有农业人口50473人,耕地总面积为114223亩,人均耕地为2.26亩。当地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为主,畜牧业为辅,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兼种少量药材。
  
  (一)安徽固镇县的土地流转
  对固镇县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表明,流转面积共达26537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5%,其中,流转最多的刘集镇为4815亩、最少为新马桥镇410亩。土地流转涉及农户6812户,占总农户数的6%,其中,流出农户3481户,流入户3331户。代耕代种1118亩,代耕代种的户数为286户,占总农户数的0.3%。
  按流转形式划分:转包13235亩,占流转面积的50%;转让1638亩,占6.2%;租赁11050亩,占41.6%;互换49亩,占0.2%;其他形式565亩,占2%。由此可以看出,土地的流转方式是比较偏向单一化的,被调查地的土地流转方式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按流转用途划分:用于种植业25230亩,占流转面积的95.1%;用于养殖业1307亩,占4.9%。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土地流转后的用途仍和流转前一样,仅仅局限于种植业。
  按流转面积规模划分:流转规模在10亩以上的有6054亩,占流转面积的22.8%;10亩以下的20483亩,占77.2%。农户对农地的依赖性,使适度规模经营依然难以实现。
  按流转年限划分:1年-2年以内的14199亩、占流转面积的53.5%;3年-5年的10500亩、占39.6%;6年以上的1838亩、占6.9%。土地流转的期限以短期为主,以1年-2年居多。这种短期行为是由农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的。
  
  (二)任桥镇的土地流转
  1、土地流转概况。在任桥镇,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和租赁。代耕代种的情形出现的也较少。图1是任桥镇人均耕面积的分布状况,从图1中可以看到刘桥村的人均耕地面积是整个镇中最多的,达到4.168亩/人,而太山村次之,为4.164亩/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是车站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仅为0.768亩/人。图2反映的是任桥镇农户外出务工的情况。图1和图2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个村庄土地流转的差异性。调查数据表明,人均耕地面积越多的村庄,农户外出务工人数越多的村庄,土地流转的数量越高。太山村是土地流转面积最大的村庄,达到299亩。相应地,两指标都较低的车站村,土地流转的面积也居于后列。显然,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出现很大的剩余,形成了土地流转的需求。
  2、土地流转形式概况。从表1可以看出,互换、入股和其他形式在当地都未出现;出现较多的是转包、转让和租赁这三种方式。其中,以转包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的居多,占总数的60.8%,其次是租赁,占31.4%,最后是转让。而不同村庄的主要流转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如官沟村主要以租赁为主,李许村主要以转包为主等,而决定性因素在于本村外出务工农民人数情况人均耕地面积状况。调查中还发现,人均耕地面积最多、外出务工农户人数最多的太山村,更偏向于选择租赁;而人均耕地面积最少、外出务工人数数量处于后列的车站村,更偏向选择转包。因此,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租赁形式将更多地被选择。
  3、土地流转期限。经过调查统计,土地流转期限在1年-2年的农户有108户,占总数的31.2%;流转期限在3年-5年的农户有178户,占流转总数的51.4%;其余农户的土地流转期限都在6年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地流转期限在3年-5年的居多(见表2)。
  4、土地流转涉及户数。表3为调查地土地流转涉及农户的情况,即当地进行土地流出农户和流入农户的数量。从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该镇土地流转的流入和流出农户的数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说明在当地流出和流入的情况是比较平衡的,这种均衡性来自1978年后按人口或劳力平均分配承包土地所致。
  5、土地转出的约定形式。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转出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都需要以一定的形式确保其承包权不受到侵犯。从调查样本分析,调查地农户转出土地全部是以口头形式约定的。在以口头形式约定转出的土地中,基本没有约定土地的转出年限,因此土地转出农户随时都可以收回土地的使用权。
  6、土地流转的报酬现状。从整体上看,不管期限长短,该镇的土地流转价格都处于100元/亩/年-200元/亩/年,而国家给予的补贴是40元/亩/年-50元/亩/年。
  
  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转操作不规范
  首先表现为普遍未签订流转合同。当地的农地流转都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全部都是以口头商议的方式来进行土地流转。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土地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造成了土地承包关系的混乱,为今后埋下隐患。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有很多农户反映难以收回土地,原因在于收成比较好,转入户想继续种植,而不管土地流转期限是否已经到期。
  其次流转期限比较短且不稳定。当地土地流转期限在1年-2年的农户有108户,占总数的31.2%;流转期限在3年-5年的农户有178户,占流转总数的51.4%;其余农户的土地流转期限都在6年以上。可见当地土地流转的期限并不长。加上口头协议可以随时终止合同,短期流转行为使土地受让方不能获得长期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自然不愿对土地作较大投入,只愿意维持现状或搞掠夺式经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土地流转没有科学的价格体系且价格偏低
  该镇的土地流转价格都处于100元/亩/年-200元/亩/年。价格体系的形成,完全是受周围农户的影响,属于估计出来的价格,缺乏科学性。此外,由于土地流转的价格较低,达不到对土地流出意愿的激励效果,不能推动农户进行土地流出的积极性。
  
  (三)农地流转并未带来经营方式的根本改变
  农地流转的根本目的在于要提高农地的生产率和效益。该镇90%以上的农户转入土地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收入,其余是因为有多余劳动力。农民只想到在劳动力和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扩大当前生产规模,以赚取更多收益,却并没有考虑到土地规模扩大后的生产方式应该如何改变,不能仍旧像以前那样进行粗放式的经营。
  
  (四)流转方式较单一,且流转后土地用途较单一
  调查地的流转形式转包占总数的60.8%,租赁占31.4%,其余是转让。流转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此外,根据调查,流转后土地的用途有80%以上都是种植粮食作物,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流转很少。这也会抑制收益的提高幅度。已有部分农户提出,应该在当地进行土地入股建立股份合作组织等其他土地流转方式。
  
  (五)农地流转后补贴过少
  该镇土地流转的价格是十分低廉的,国家给予的直接补贴也只有40元/亩/年-50元/亩/年。这个补贴的程度过于小,同时并没有给当地农民提供保险以及其他保障,抑制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六)劳动力转移受阻,阻碍了当地土地的流转
  由图3可以看出,64.4%的当地农村劳动力都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32.4%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说明,当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程度并不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的流转。此外,经济危机导致各行业大量裁员,也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增加了一道新的门槛,阻碍了劳动力的流转,也就更加抑制了土地的流转。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扩张土地流转需求;增加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规范性,鼓励采用有法可依的流转形式,提高管理部门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减少交易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以及包括补偿机制、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在内的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土地流转中的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土地流转才会顺利开展,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大幅增收,才会早日实现。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农民合作社的农业一体化研究》(70773112)的相关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中,冯开文为农林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晋华为博士生)
其他文献
所谓会计委派制度,就是取消原有的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由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派遣或任命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工作,行使会计监督权力的一项新措施。即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国有独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以及国家拨款单位的会计人员可由上级主管财政部门委派,而不在本单位自行产生。这些委派会计人员是从企业以外产生的,与被委派单位在经济利益和人事关系上没有任
期刊
摘要:文章应用Z分模型以中国沪深两市2010年底全部72家*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Z分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但应调低Z值判断标准。即如果上市公司Z值低于0.9,且伴随着下降的趋势,则处于严重的财务困境之中,并将面临退市警告,公司很可能会在将来一段时间被实行*ST。  关键词:Z分模型;财务预警;*ST公司    一、引言    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问题
期刊
摘要:辽宁省盖州市通过制定并采取政府宣传监督、基金筹集补偿、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医药救助制度等政策措施,使当地农民真正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了实惠。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政府宣传、监管和管理力度不够;基金筹集机制不健全;补偿方案不够合理;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差、从业医务人员水平有限等。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
期刊
摘要:新时期,村两委普遍存在队伍素质偏低、执政能力不强的问题,如何激活农村发展的龙头,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班子战斗力,并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农村;村两委;执政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对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提出
期刊
所谓跨文化沟通与融合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方面的信息沟通以及相互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唯有沟通才能减轻磨擦、化解矛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唯有融合才能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  一、跨文化沟通与融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企业进行生产或营销或创新,都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
期刊
摘要:人口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第二、三产业就业,而二元经济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乡城流动。转换就业体制、统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并完善农民就业培训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使农民向城镇的候鸟式流动转变为永久性地定居,彻底地消除城乡福利差异。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人口城市化;乡城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
期刊
摘要: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既包括完全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管理和监测的体制外的非正式民间金融,也包括按照国家现行金融政策法规运行和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管理的体制内的民间金融。文章针对体制内的民间金融,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更好地引导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资金流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间金融;资金流向;规范    一、民间金融内涵的界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过劳”和“过劳死”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地成为摆在政府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之中,知识型员工的“过劳”问题尤甚。文章首先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进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解决知识型员工“过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过劳;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解决对策  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和“过劳”问题的提出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由管理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献县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描述了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必要性,进一步结合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支付结算体系;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系统;非现金支付工具    一、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献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辖内18个乡镇、
期刊
摘要:家电下乡是中央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农村消费革命的开端。调查表明:首先,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意识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消费意识从以往的“实用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意识日臻理性化、理性化。其次,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传统家电仍将普及;高档产品持续热销;消费的时间性逐渐减弱。再次,家电下乡对农村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更加注重消费产品的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