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并没有膨胀?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的宇宙是在137亿年前从一个很小很小,但是质量很大很大的奇点变出来的,奇点先是暴涨,以匪夷所思的超越光速的速度扩大了自己,然后进入膨胀时期,一直到今天,宇宙依然在膨胀。这就是上个世纪中叶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的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
  绝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接受了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的解释,因为目前这是解释宇宙来龙去脉最合理的一种解释。但天文学家也对这个解释不太满意,因为宇宙开始于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奇点,这就很古怪;然后宇宙膨胀又曾经有超越光速的时期,这更加古怪,与物理学基本规律是相违背的。
  粒子质量在不断增加
  许多天文学家试图修正大爆炸理论,来解释这些古怪现象。最近,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则干脆推翻了宇宙膨胀的说法,从理论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宇宙演化模型,解决了古怪的奇点和超光速问题。
  这位物理学家叫克里斯托弗·维特里克,他的模型最核心的一点是,宇宙中粒子的质量在不断增加,而宇宙如今并没有膨胀。
  我们知道,说到宇宙膨胀,最重要的证据是天体的红移。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研究星系的光谱发现,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向红端移动,而且星系距离地球越远,红移的量就越大。哈勃认为,正是因为宇宙在膨胀中,所以星系都在彼此远离,那么从地球看过去,星系发出的光谱就出现了红移的现象。
  维特里克要推翻宇宙膨胀的说法,就必须重新解释星系的红移现象。
  他指出,原子释放出什么样的光,其实是与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的质量有关的。如果某个原子的质量增加了,那么它释放出的光的能量也会变得更高。光的能量越高,频率就会越大,光谱就会向蓝色端移动;反之,如果粒子质量减少,则光的能量也下降,光谱就会向红色端移动。
  既然宇宙中粒子的质量在不断增加,那么对于一个星系来说,过去的质量要比现在小。我们还知道,光速虽然非常快,但毕竟速度是一定的,当我们看遥远的星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星系过去的样子。根据维特里克的模型,星系也是由无数的原子构成的,我们看到的是星系质量小的时候的样子。于是,我们看到越古老的星系,红移就越大。其实星系到我们地球的距离并没有什么变化,它们只是现在的质量比过去变大了。
  宇宙膨胀的脚步
  已经停止
  由于基本粒子质量是在不断增加的,那么回溯到宇宙开始的时候,粒子的质量比起现在要轻得多,所以奇点并不像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是那副质量无限大的样子,即使真的存在一个奇点,质量也是很有限的,甚至奇点都可能是无中生有,从一片虚无中冒出来的。
  维特里克并不完全否定宇宙膨胀,只是他认为宇宙膨胀只发生在宇宙刚开始的那段时期,也就是大爆炸理论所说的暴涨时期。根据他的模型,那段时期宇宙的确在膨胀,但是考虑到当时基本粒子质量很轻,宇宙的膨胀并没有超过光速,宇宙的膨胀是符合物理学基本规律的。
  这位德国物理学家还认为,经过那段短暂的宇宙膨胀时期之后,随着基本粒子质量的增加,对膨胀产生了反作用,今天的宇宙其实已经停止了扩张的脚步,甚至可能有所收缩了。
  怎么检验是个大麻烦
  维特里克对宇宙的解释一推出,就引起了天文学家的广泛讨论。这个理论的一个问题是,目前我们似乎无法检验它的对错。如果基本粒子的质量在不断增加,那么我们用来称量质量的国际千克容器的质量其实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因此我们可能无法测量出物体质量的增加。
  维特里克倒不是很担心检验的问题,他觉得未来人们一定可以找到好的方法来检验粒子质量是否在增加。他的新模型既可以解决奇点的难题,也可以解释宇宙暴涨时超光速的难题,这已经很成功了。
  如果他的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推出宇宙的未来。随着基本粒子质量越来越大,宇宙将由目前的停止扩张状态逆转为开始收缩,越来越小。
  最终宇宙还会变回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吗?
其他文献
塑料袋被称为“白色垃圾”,是垃圾处理中令人头疼的一种。然而塑料垃圾在蜜蜂眼中,却成了很好的建筑材料。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通常用树叶、泥土和小卵石等自然材料建造蜂巢的
羽毛球双打比赛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强的的运动项目。而技术的发挥与战术的运用密切相关。运动员拥有全面、积极主动的战术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运动员在战术运用过程中要
指出“不可约性假设”的证明是不对的,其错误在于引入了一个没有任何物理意义的算子. It is incorrect to point out that the proof of “irreducible hypothesis” is wro
我们的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据着。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朝着不同的方向繁衍进化,组成了一个非常奇妙而又富有魅力的生物世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它们尺寸大小的不同,从超过100米高的澳洲杏仁桉,到长度只有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甲型H1V1流感病毒,它们在尺寸上跨越了近20个级别。正如《爱丽丝漫游仙境》和《格列佛游记》中描写的那样,虽然尺寸迥异的生命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它们却又身处不同的世界。从
采用M—3Y力等效G矩阵元,并利用折线图多体方法计算了210Pb、206Pb以及206Hg和210Po的低能谱.结果表明,M—3Y力等效G矩阵元基本上适用于此核区的核结构微观计算. The M-3Y force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protective role of melatonin on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and apoptosis of germ cells in chemotherapy-induced spermiotox
大约655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给当时地球上的霸主——恐龙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次大撞击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留下了一个直径大约180千米的撞击坑。这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撞击坑。  这个撞击事件当然毋庸置疑,但当时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真的只有一颗吗?不,很可能有两颗!  恐龙确实  死于小行星“双杀”  很久以来,古生物学家一直对一个谜团困惑不解:按天文统计,太空中在地球家门口“兜风”的小行星(
像我们的太阳这般质量大小的恒星演化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会发生一场戏剧性的“回光返照”:先是膨胀成比原来体积大数百万倍的红巨星,然后把外层气体抛掷一空,只留下一个黯淡、超级致密的内核,其体积不超过一个地球般大小。这最后剩余的就是白矮星。我们的太阳在40~50亿年后就将成为一颗白矮星。  在白矮星内部,核反应已经停止。但因为它在形成之初“体温”就非常高,所以像一块烧红的铁,还可以继续发光,只是所发的光比
沥青坑——远古动物的墓地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有一处非常著名的拉布雷亚沥青坑,那里从冰河时代即1.2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期以来,曾经吞没了许多野生动物,现在它们都变成了化石。许多坑中的动物如今已经绝灭了,比如剑齿虎、猛犸象、乳齿象等;另外还有一些动物如今在洛杉矶地区已经看不到了,但却生活在地球上其他的地方,比如狮子、马和骆驼;也有一些像鸟类和昆虫这样的动物今天还生活在该地区。  古生物学家
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及育人方略得以创变,核心素养作为先进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体系优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此教师需秉持与时俱进精神,积极学习核心素养的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