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回顾与体会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参加全国和黑龙江赛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历程、黑龙江的组织机构及组委会情况,阐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宗旨,指出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存在的问题,尤其黑龙江赛区需要积极对现有的省赛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更好的竞赛模式,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创新创业能力
  作者简介:姜重然(1962-),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教授;李凤霞(1977-),女,辽宁朝阳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讲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42-01
  一、黑龙江赛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历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始于1994年,第一届当时仅有北京、西安和成都三个城市的18所高校参加,属于试点性质。1995年第二届竞赛前开了组委会工作会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委托国家级名师蔡惟铮教授参加了会议。从1995年开始改为两年一届,即单数年进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二届起黑龙江赛区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当时有9个赛区,北京、陕西、四川、上海、黑龙江、湖北、辽宁、江苏、浙江,发展到2011年第十届,全国共有29个赛区,1062所高校,10175支实际参赛队、30525名大学生最终完成并提交了作品。黑龙江赛区共有828支参赛队、2484名大学生参赛,参赛队伍名列全国第一。双数年为了拟补有一届学生不能够参加的缺憾,黑龙江赛区从2000年开始举办赛区的电子设计竞赛,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和黑龙江赛区组委会主办,赛区组委会专家组、秘书组挂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有许多赛区在双数年举办省级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有10个赛区的政府主管部门对电子设计竞赛有一定资助,数额不多,但很宝贵。
  2008年黑龙江赛区组委会建立网站,建立了组委会邮箱[email protected]。通过网站和邮箱沟通、发布通知、信息、发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黑龙江的组织机构及组委会获奖情况
  黑龙江赛区根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章程,设立了赛区组委会,由省教育厅副厅长兼任组委会主任,由高教处主管领导任组委会常务副主任、赛区专家组组长任副主任。组委会主要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审核竞赛的评审结果和处理竞赛中的重大问题。组委会下设竞赛专家组,专家组负责竞赛的命题、向全国推荐竞赛题、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测试和评审、推荐参评全国奖的候选队,以及处理竞赛中的申诉等,重大问题需要报赛区组委会和全国组委会。
  专家组的成员通过本人申请和学校推荐,经原专家组评议和小组一致同意,并报组委会批准。专家组成员是代表省教育厅高教处参与竞赛的工作,不是代表所在学校,专家组的工作必须公正、公平。专家组及其成员必须遵守有关制度和规定的工作流程行事。专家组下设秘书组,负责竞赛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专家组在测试期间组建测试专家组,负责测试工作。测试专家从各参赛学校中选拔,原则上参赛队数多的学校优先。黑龙江赛区组委会1997年获成功组织奖,2007年获优秀组织奖。有十多名教师获全国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赛前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全国组委会在这方面的评选较少,大约3次。
  三、竞赛的宗旨和组织形式
  根据全国组委会发布文件,其宗旨和章程是“学生主体、专家主导、校为基础、政府主办、社会参与”。
  “政府主办”体现在全国竞赛由教育部、工信部主办,由教育部高教司、工信部人教司给获奖证书盖章;黑龙江赛区的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高教处发文,教育厅给获奖证书盖章。以一个省为一个赛区,组织竞赛,由省竞赛组委会和专家组具体实施。省内以一个学校为一个竞赛点,具体组织竞赛,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竞赛的领导任竞赛点负责人,由一名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任技术负责人,这就是“校为基础”。[1]一个竞赛队由3人组成,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别组队,混合组队按本科组对待。要求学校有一定的科技活动的基础和规模,反对搞种子队、单纯追求获奖的虚荣心理和锦标主义。[2]这就是“学生主体”。每个参赛队缴纳报名费,以往根据参赛队的多少,每个学校的报名费在200~300元。其他元器件、加工等费用原则上由学校承担,或适当变通,由学校自定。报名费这个额度在全国各赛区中应该是最低的,从1995年参加竞赛以来一直保持没有变过。“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公司的赞助上。“专家主导”体现在整个竞赛的命题、竞赛的审评、有关竞赛的技术成面上的问题、配合组委会开展竞赛的组织工作、日常与学生的交流、考察等等。[3]
  全国竞赛4天3夜,半封闭进行,共84个小时,赛区派巡视员,近年来增加了对一等奖和个别二等奖的集中复测,以及对推荐参评全国奖的综合测试;本省竞赛大约一周,开放进行,不派巡视员。实际参赛队是只完成了作品和报告的参赛队,本赛区还增加了一条,来参加测试的队才算实际参赛队。
  获奖比例,全国申报实际参赛队的10%参评全国奖,获奖比例大约8%,其中3%左右一等奖,7%左右二等奖。未能获得全国奖的参评赛区一、二、三等奖,总的获奖比例基本为38%~40%(8%、12%、18%~20%),对大城市以外边远地区高校适当照顾。
  目前各届黑龙江赛区获全国奖的数目如表1。共计一等奖28项,二等奖100奖,总计128项。获全国奖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校。
   表1 目前各届黑龙江赛区获全国奖的数目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一等奖 2 4 1 3 5 7 6
  二等奖 1 2 5 6 11 10 16 19 30
  高职 2 2 1
  
  四、存在的问题
  从参赛学校数、参赛队和学校类别方面看,参赛队不平衡,多的一所学校200多支参赛队,少的只有5支参赛队。12所外地高校参赛,参赛队比例更少一些。高职高专参赛学校较少,只有7~8所,与黑龙江省高职学校数不匹配。
  近年来学生对测试成绩十分关心,部分原因:学校的测试标准方法与赛区的测评表不尽一致;对测试专家的一些鼓励安慰的话没有正确理解;锦标主义有所抬头,学校引导不力,个别指导教师帮助申诉。也有个别是由于专家组在测试技术指标上与申诉队看法上有差异,从而产生矛盾;也有是在测试次数上超过规定,造成了分歧。
  黑龙江赛区需要积极对现有的省赛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更好的竞赛模式,为培养大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做出贡献。[4]主要思路有如下几点:
  一是要研究如何保证质量和公平性。目前的竞赛模式,很难避免指导教师在竞赛期间的参与,难于监督。要考虑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是如何出竞赛题。竞赛题越来越难出,现在有的题偏难,学生难于上手,变成考老师。竞赛还是应该在打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下功夫。
  三是如何克服锦标主义、名利思想。
  四三如何将电子设计竞赛常态化,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5]
  五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办的领导作用,政府在扩大参赛学校、提高电子竞赛的质量和效果等方面给与指导帮助。[6]
  六是更好地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争取资金,维持报名费的现状,降低学生和学校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邱洪斌,高文祥,姜重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45-148.
  [2]李国峰,董海坤.关于理工科本科生的技能培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有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0):30-32.
  [3]贾振红,覃锡忠,汪烈军,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边远地区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0):37-39.
  [4]高明煜,刘国华.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2):70-71.
  [5]刘龙辉.以教学评估、电子设计竟赛为契机谈电类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2):61-64.
  [6]沈新华,陈亚鸿,谢鹏.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5(12):174-176.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主要对几所985高校、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大四学生和部分社会公众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个别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的看法和态度,了解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角色认知、角色行为现状,并提出原因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作者简介:卢晓梅(1987-),女,河南漯河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辉(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