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能有意识地渗透二期课改的先进教学理念: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同时还将拓展设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举一反三;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有些课堂,虽然授课教师也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试图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改革,但还留有一定的遗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1多媒体的运用:幻灯片上的内容等同于板书?
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这才是课程改革。有些人上语文课,往往把有关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说来,这些资料文字比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因此,还不如老师讲,学生听,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并且学生还能边听边作笔记。只有那些有关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的图象资料才需用多媒体来展示。再如一些教师往往还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都用多媒体来展示,如果这样,则同样是满堂灌,是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落后的语文教学。
总的来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抄教师课件笔记的局面;有的学生认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我们所斥责的“人灌”演变成了“机灌”。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于非有讨论不可?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广泛使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使学生学会思索,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综观讨论式教学的现状,在有些课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讨论缺乏精心的设计,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缺乏实质的交流;小组中只听或只看好学生的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有的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马上展开交流,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间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在三言两语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后,便不知道如何将小组学习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小组间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等等。
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讨论难以真正实现。要么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表面,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要么极少数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课堂讨论仍旧沦落为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就像是被压缩了的弹簧,只要我们给他们一点点空间,他们的才智就会迸发出来。
没有明确的分工,小组讨论就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看不出学生的能力得到如何的培养。在实施小组讨论前,成员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懂得讨论的要求,讨论中,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还要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应分配给小组中每个成员一定的任务,给每个成员角色分工。小组长:召集组员,小组讨论情况;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讨论规则,协调组内关系,督促纠正违规行为;书记员;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
有些老師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唯一途径。很多语文课,大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惟恐他人冠之以“传统课型”批评自己,似乎不进行小组讨论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的千篇一律,很多课改示范课都成了“讨论”课,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是讨论,只求形式上的花哨,表面上的活跃。
语文课中,有些内容是适合讨论的,有些是适合问答的,有些是适合讲授的,有些是适合朗读的,有些是适合背诵的,不必千篇一律。
3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等于没有答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把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放手让学生读书的前提下,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给学生一个思索、理解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蕴藏的内涵。
我们在很多语文课中都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讨论,终结是:甲也对,乙也不错,丙很好,丁值得肯定。到头来大家都没错。课堂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个性”发言?他们可以不顾文本的整体意义、深层意义而只顾排遣自己的感受或者非常任性地宣泄自己的观点。读了《背影》后不顾文中父亲“背影”的凝重与厚度说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可以说愚公“没有效率观念”我们的老师对此类行为是默许甚至是鼓励的。其实,这里有一个个很严重的倾向,就是由原来解读不尊重阅读主体,走向另一个极端,阅读教学严重地不尊重文本了。“重视阅读者自身的阅读体验”这个提法并不错。教师的存在,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更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而是在学生曲解、误读时给学生以适时的引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能不能等同于一般读者?一千个读者可以从一个哈姆雷特读出成千上百个哈姆雷特,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从一篇课文中也读出了千差万别的结论,我们要不要全部肯定?按照一些人的意见,凡学生的“发现”都是可贵的,当然都应该予以肯定。那位除了看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外一无所得的学生,就因为“读”得太容易,不动脑筋地一眼扫过,才形成了这种肤浅的“阐释”。
现实中的教师为什么要夸大读者的作用?为什么要摒弃文本意义?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引领的责任?而这些都有一个闪光的字眼,都以新课标的名义在实施。叶圣陶先生在给一位中学教师的信中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1多媒体的运用:幻灯片上的内容等同于板书?
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这才是课程改革。有些人上语文课,往往把有关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说来,这些资料文字比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因此,还不如老师讲,学生听,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并且学生还能边听边作笔记。只有那些有关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的图象资料才需用多媒体来展示。再如一些教师往往还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都用多媒体来展示,如果这样,则同样是满堂灌,是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落后的语文教学。
总的来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抄教师课件笔记的局面;有的学生认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我们所斥责的“人灌”演变成了“机灌”。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于非有讨论不可?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广泛使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使学生学会思索,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综观讨论式教学的现状,在有些课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讨论缺乏精心的设计,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缺乏实质的交流;小组中只听或只看好学生的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有的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马上展开交流,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间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在三言两语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后,便不知道如何将小组学习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小组间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等等。
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讨论难以真正实现。要么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表面,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要么极少数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课堂讨论仍旧沦落为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就像是被压缩了的弹簧,只要我们给他们一点点空间,他们的才智就会迸发出来。
没有明确的分工,小组讨论就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看不出学生的能力得到如何的培养。在实施小组讨论前,成员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懂得讨论的要求,讨论中,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还要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应分配给小组中每个成员一定的任务,给每个成员角色分工。小组长:召集组员,小组讨论情况;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讨论规则,协调组内关系,督促纠正违规行为;书记员;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
有些老師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唯一途径。很多语文课,大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惟恐他人冠之以“传统课型”批评自己,似乎不进行小组讨论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的千篇一律,很多课改示范课都成了“讨论”课,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是讨论,只求形式上的花哨,表面上的活跃。
语文课中,有些内容是适合讨论的,有些是适合问答的,有些是适合讲授的,有些是适合朗读的,有些是适合背诵的,不必千篇一律。
3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等于没有答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把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放手让学生读书的前提下,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给学生一个思索、理解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蕴藏的内涵。
我们在很多语文课中都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讨论,终结是:甲也对,乙也不错,丙很好,丁值得肯定。到头来大家都没错。课堂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个性”发言?他们可以不顾文本的整体意义、深层意义而只顾排遣自己的感受或者非常任性地宣泄自己的观点。读了《背影》后不顾文中父亲“背影”的凝重与厚度说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可以说愚公“没有效率观念”我们的老师对此类行为是默许甚至是鼓励的。其实,这里有一个个很严重的倾向,就是由原来解读不尊重阅读主体,走向另一个极端,阅读教学严重地不尊重文本了。“重视阅读者自身的阅读体验”这个提法并不错。教师的存在,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更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而是在学生曲解、误读时给学生以适时的引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能不能等同于一般读者?一千个读者可以从一个哈姆雷特读出成千上百个哈姆雷特,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从一篇课文中也读出了千差万别的结论,我们要不要全部肯定?按照一些人的意见,凡学生的“发现”都是可贵的,当然都应该予以肯定。那位除了看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外一无所得的学生,就因为“读”得太容易,不动脑筋地一眼扫过,才形成了这种肤浅的“阐释”。
现实中的教师为什么要夸大读者的作用?为什么要摒弃文本意义?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引领的责任?而这些都有一个闪光的字眼,都以新课标的名义在实施。叶圣陶先生在给一位中学教师的信中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