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爱上中华古诗,亲近中华国学,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经典的诵读呢?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创造阅读条件,促使人人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一个图书角,写上“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激励大家读书。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作品。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二、开展有趣的晨诵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灵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从小诵读、熟背经典诗文、唐宋诗词,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晨诵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记诵一些名家名篇,也不是单纯为了训练记忆力,而在于丰盈儿童的生命。
我班每周选择一首固定的古诗词作为必背诗,孩子们进入班级后会很自觉地朗诵起来。等所有的学生都到校后,我们再一起学习这首诗,每周末我们会把所学的诗集中起来复习一遍,通过表演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古诗诵读带来的乐趣。
在出示古诗时我选用了比较古典的背景音乐,用色彩比较典雅的课件呈现古诗内容,先让孩子们放声地自由朗读,然后让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指名一个学生读,在充满童稚的朗诵声中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诵读经典国语时,感受到诗词所传达的韵律和情感,孩子们的心灵因诗词而获得充分的舒展。
三、注重背诵方法指导,提高背诵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诵读方法,使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我的做法是结合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诵读方法。
(一)采用图文结合诵读法
如:在指导学生背诵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笔画画出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然后教师围绕画面进行讲解,学生结合图听讲解,一下子就会明白诗意,悟出诗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学生难以费解的文字语言变为图像语言、声音语言,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运用它去读大量的文章,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采用辐射式诵读法
如:学习陆游的《示儿》时,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一位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老人,临死时对儿子的遗嘱,让学生进行文包诗写作训练。第二步进入爱国诗词大比试,由点带面,进行系统记忆。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理解记忆法
记忆学研究发现,人脑对于不理解的、无意义的、杂乱的材料,记忆起来既吃力,又不够牢固,所以提出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这样的观点。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参考书理解诗词所写的内容,较深的还要求学生略知作者的身世及写作背景;二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作者所写的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三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扩充想象;四让学生通过多读来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写作特色、意境、神韵。
(四)比赛记忆法或限时记忆法
采用比赛法或限定时间让他们背,这样做,能刺激学生产生不甘落后的心理,从而排除一切干扰,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去记忆,在理解诗词后,学生一般在3分钟内背熟一首七绝,5~6分钟背熟一首七律。
四、结合节日文化开展诵诗,让学生充分领略诗境
節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文,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
我们元旦诵读《元日》;清明朗诵《清明》《寒食》等;母亲节诵读孟郊的《游子吟》;端午节追寻屈原的足迹,吟诵起《端午》;国庆节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会,齐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经典爱国诗篇。比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举行过一个“走近苏轼”的诵诗活动,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一轮圆月读出思亲的惆怅与伤感。情境最能渲染人的心情,在模拟的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都体会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给他平台他就能释放出超强的能量。经典润泽人生,书香引领成长。广泛而有效的经典诵读犹如一抹沁人的春风,为孩子们带来温馨和惬意,为他们的精神涂上了亮丽的底色。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中华古诗词,让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淮安市仇桥镇中心小学 江苏】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创造阅读条件,促使人人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一个图书角,写上“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激励大家读书。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作品。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二、开展有趣的晨诵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灵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从小诵读、熟背经典诗文、唐宋诗词,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晨诵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记诵一些名家名篇,也不是单纯为了训练记忆力,而在于丰盈儿童的生命。
我班每周选择一首固定的古诗词作为必背诗,孩子们进入班级后会很自觉地朗诵起来。等所有的学生都到校后,我们再一起学习这首诗,每周末我们会把所学的诗集中起来复习一遍,通过表演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古诗诵读带来的乐趣。
在出示古诗时我选用了比较古典的背景音乐,用色彩比较典雅的课件呈现古诗内容,先让孩子们放声地自由朗读,然后让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指名一个学生读,在充满童稚的朗诵声中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诵读经典国语时,感受到诗词所传达的韵律和情感,孩子们的心灵因诗词而获得充分的舒展。
三、注重背诵方法指导,提高背诵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诵读方法,使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我的做法是结合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诵读方法。
(一)采用图文结合诵读法
如:在指导学生背诵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笔画画出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然后教师围绕画面进行讲解,学生结合图听讲解,一下子就会明白诗意,悟出诗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学生难以费解的文字语言变为图像语言、声音语言,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运用它去读大量的文章,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采用辐射式诵读法
如:学习陆游的《示儿》时,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一位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老人,临死时对儿子的遗嘱,让学生进行文包诗写作训练。第二步进入爱国诗词大比试,由点带面,进行系统记忆。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理解记忆法
记忆学研究发现,人脑对于不理解的、无意义的、杂乱的材料,记忆起来既吃力,又不够牢固,所以提出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这样的观点。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参考书理解诗词所写的内容,较深的还要求学生略知作者的身世及写作背景;二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作者所写的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三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扩充想象;四让学生通过多读来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写作特色、意境、神韵。
(四)比赛记忆法或限时记忆法
采用比赛法或限定时间让他们背,这样做,能刺激学生产生不甘落后的心理,从而排除一切干扰,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去记忆,在理解诗词后,学生一般在3分钟内背熟一首七绝,5~6分钟背熟一首七律。
四、结合节日文化开展诵诗,让学生充分领略诗境
節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文,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
我们元旦诵读《元日》;清明朗诵《清明》《寒食》等;母亲节诵读孟郊的《游子吟》;端午节追寻屈原的足迹,吟诵起《端午》;国庆节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会,齐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经典爱国诗篇。比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举行过一个“走近苏轼”的诵诗活动,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一轮圆月读出思亲的惆怅与伤感。情境最能渲染人的心情,在模拟的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都体会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给他平台他就能释放出超强的能量。经典润泽人生,书香引领成长。广泛而有效的经典诵读犹如一抹沁人的春风,为孩子们带来温馨和惬意,为他们的精神涂上了亮丽的底色。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中华古诗词,让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淮安市仇桥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