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有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是思想表现较差,有些则是二者皆有,绝大部分的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后进生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后天环境、教育各方面造成的,并通过与他人比较形成的结果,这种结果并没有必然性,而是暂时的,后进生也可通过后天的教育等各方面措施进行转化。只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能客观地认识后进生、后进生的类型、心理特点、形成原因等方面,后进生的转化才能有效展开。“后进生有程度轻重之分,有性质不同之别,有心理特征之差”,所以后进生的转化具体策略也应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1.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每一位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但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存在偏见,忽略后进生心理,严重戳伤后进生的自尊心。他们内心的温暖需求得不到满足,只会导致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尊重后进生,关心后进生不仅是简单做到而已,更重要的还是让后进生体会到老师的这份尊重与关心。与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不断地与其谈心,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如周记、留言簿等与其沟通,及时发现后进生的思想变化,并在不断地交流中挖掘他们言行中的积极一面,对其树立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更需要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维护。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浓浓师爱,他自然对老师产生充满感激,同时将这份感激转移到提高学习成绩上来。
2. 具体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
具体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并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是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后进生的自我概念模糊,自我概念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身的看法,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及自身社会关系全面的认知。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稳定的看法,但是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教育和某些生活事件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改变自身的自我概念。学生时代是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认识,帮助他们建构准确、积极地自我概念,也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3. 巧立平台,发挥后进生特长,树立其自信心
后进生通常成绩较差,由于一直处于班级成绩排名末尾,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他们自身拥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却一直被忽视。有些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虽相对较差,但在其他方面却有一定的特长,如组织能力、体育、音乐等。教师可以以此给予后进生相应的施展平台,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也让其他同学有机会了解他们,不再孤立他们。这也是培养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举措。
4. 关心后进生学习,适当辅导,适时强化
作为教师,也可针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耐心辅导,并在后进生不断努力的同时给予适时的强化。所谓强化,是指当后进生表现出转化过程中的积极行为,则进行适当的奖励或减免惩罚。后进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教师需要针对他们的情况,降低授课的深度,减缓授课的速度,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后进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对于后进生的进步给予表扬。
5. 加强家校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则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到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就会“一笔勾销”。要使后进生的转化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作为教师应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促使后进生不断进步。
6.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复杂的,不会一劳永逸。有些后进生在教育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但是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再次犯错,问题反反复复,但不能表明这些学生就“无可救药”,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爱心和恒心,多与后进生沟通,帮助其分析原因,激发他们的内部动力,克服困难,完善自我。
责任编辑 龙建刚
1.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每一位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但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存在偏见,忽略后进生心理,严重戳伤后进生的自尊心。他们内心的温暖需求得不到满足,只会导致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尊重后进生,关心后进生不仅是简单做到而已,更重要的还是让后进生体会到老师的这份尊重与关心。与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不断地与其谈心,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如周记、留言簿等与其沟通,及时发现后进生的思想变化,并在不断地交流中挖掘他们言行中的积极一面,对其树立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更需要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维护。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浓浓师爱,他自然对老师产生充满感激,同时将这份感激转移到提高学习成绩上来。
2. 具体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
具体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并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是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后进生的自我概念模糊,自我概念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身的看法,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及自身社会关系全面的认知。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稳定的看法,但是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教育和某些生活事件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改变自身的自我概念。学生时代是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认识,帮助他们建构准确、积极地自我概念,也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3. 巧立平台,发挥后进生特长,树立其自信心
后进生通常成绩较差,由于一直处于班级成绩排名末尾,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他们自身拥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却一直被忽视。有些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虽相对较差,但在其他方面却有一定的特长,如组织能力、体育、音乐等。教师可以以此给予后进生相应的施展平台,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也让其他同学有机会了解他们,不再孤立他们。这也是培养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举措。
4. 关心后进生学习,适当辅导,适时强化
作为教师,也可针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耐心辅导,并在后进生不断努力的同时给予适时的强化。所谓强化,是指当后进生表现出转化过程中的积极行为,则进行适当的奖励或减免惩罚。后进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教师需要针对他们的情况,降低授课的深度,减缓授课的速度,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后进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对于后进生的进步给予表扬。
5. 加强家校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则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到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就会“一笔勾销”。要使后进生的转化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作为教师应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促使后进生不断进步。
6.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复杂的,不会一劳永逸。有些后进生在教育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但是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再次犯错,问题反反复复,但不能表明这些学生就“无可救药”,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爱心和恒心,多与后进生沟通,帮助其分析原因,激发他们的内部动力,克服困难,完善自我。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