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兰溪市职业中专 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育的共同心声。数学教学就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概念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思维的训练都离不开习题。挖掘习题资源,物尽其才,优化思维品质。
关键词:优化 习题资源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优劣是决定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育的共同心声。特别是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着重指出: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要有思维上的参与。数学教学就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就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思维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思维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习题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概念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思维的训练都离不开习题。挖掘习题资源,物尽其才,优化思维品质,也是匠心独具,相得益彰。
1 点拨盲点,深化概念,优化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问题是解题的核心,通常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例题体现着课标精神,反映了教学内容,是习题的母体,它往往有明确的示范功能和导向作用。而习题往往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必经之路。在习题中巧设盲点,暗藏玄机,往往能使学生猛然醒悟,豁然开朗,从而优化了思维敏捷性。
例1:函数在什么区间上是减函数?
教师巧设盲点:因为 单调递减区间是[ , ]( ),所以此函数的单调下降区间为 解之得[ , ]( )。
很多学生以为此题很简单,一挥而就而沾沾自喜,不知其错,更不知其所以错。请学生写出一个具体的区间,令 ,得[ , ]。请计算 、 的值并比较大小。 , ,且 < 是增函数,学生愕然!至此,学生已完成了认识上的第一个层面——知错,究竞错在何处呢?教师分析: 在结构上属于复合函数,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如何确定的呢?学生猛然醒悟!设函数 , 都为单调函数,那么复合函数 在其定义域内也为单调函数,且同性为增,异性为减,至此,学生笑逐颜开,原来题小乾坤大,小小一题竞同时蕴含了复合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完成了认识上的第二个层面——深化了概念。
2 归类概括,揭示本质,优化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没有抽象就没有数学,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抽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的又一重要任务。而抽象思维,就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需要优化思维的深刻性。
例2:⑴已知 、b是正数,且 ,求证: >
⑵已知 、b是正数,且 ,求证: >
此两题大同而小异,题目结构相似,仅指数不同,证明方法也一致,都可采用比较法证明。若把指数推广到任意的正整数,能成立吗?
如果 、b是正数,且 , ,那么 > 通过证明,结论显然成立。
类似问题举一而反三,触类旁通、研究了问题的全貌,做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貌,见微知著,揭示了问题的本质。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
3 小题大做,延伸拓展,优化了思维的广阔性
数学解题中思维受阻,常常是因为思维的狭隘性,利用习题练习的拓展功能,就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 3:在椭圆 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此题做出了多种解法。
解法1 : 设所求的点 ,两个焦点分别为 (-5,0)、
(5,0), ,
①
即 ,
又 ∵点P在椭圆上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可求得点P的坐标。
解法2:根据题意知 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不妨称 是焦点直角三角形。 设点 , 根据焦半径公式得
又 求得,代入椭圆方程可求P点坐标。
解法3: 点P在以 为直径的圆 上
∵点P是这个圆与椭圆的交点,联立圆方程与椭圆方程,解方程组可求得点P坐标。
解法4: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
∵ 为直角三角形,
PM是 斜边上的高,由面积公式得
设 则
即联立椭圆方程,可求得点P坐标。
解法5: ∵PM是 斜边 上的高,由射影定理得
设 则 由此解得 ,两代入椭圆方程可求得P点坐标。
解法6:设点 ,由题设可知 (-5,0)、 (5,0) , ) , )
再联立椭圆方程可求得P点坐标。
题目虽小,但方法各显神通,易曲而同工,殊途同归,做得酣畅淋漓。
4 分解组合,变幻自如,优化了思维的灵活性
分解法引领我们从思维定势中突破出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组合法让我们随心所欲地去创造、去构建,重塑新的整体。
例:如图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求证
证法1:如图1: (三角法):设正方形边长为1,在图中有 , 则 ,
又0°﹤ 、 ﹤90°
证法2:如图2:(勾股定理法):将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如图
又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法3:如图3:(相似形法):在图3的 与 中,
有 且
证法4:如图4:(余弦定理):将五个正方形相接,
在ΔABE 中,,
则
又 ∵0﹤ 、 ﹤90°
证法5:如图5: 建立直角坐标系M(3,1),N(2,-1)
又 ∵0﹤ 、 ﹤90°
限于篇幅,笔者仅从四个方面粗浅地归纳了对习题资源的挖掘,努力体现了教育新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他们的潜在智能。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以数学的乳汁滋补他们的大脑,用数学的精神熏陶他们的品质,用数学的美妙和魅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共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数学素养。
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育的共同心声。数学教学就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概念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思维的训练都离不开习题。挖掘习题资源,物尽其才,优化思维品质。
关键词:优化 习题资源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优劣是决定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育的共同心声。特别是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着重指出: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要有思维上的参与。数学教学就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就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思维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思维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习题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概念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思维的训练都离不开习题。挖掘习题资源,物尽其才,优化思维品质,也是匠心独具,相得益彰。
1 点拨盲点,深化概念,优化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问题是解题的核心,通常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例题体现着课标精神,反映了教学内容,是习题的母体,它往往有明确的示范功能和导向作用。而习题往往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必经之路。在习题中巧设盲点,暗藏玄机,往往能使学生猛然醒悟,豁然开朗,从而优化了思维敏捷性。
例1:函数在什么区间上是减函数?
教师巧设盲点:因为 单调递减区间是[ , ]( ),所以此函数的单调下降区间为 解之得[ , ]( )。
很多学生以为此题很简单,一挥而就而沾沾自喜,不知其错,更不知其所以错。请学生写出一个具体的区间,令 ,得[ , ]。请计算 、 的值并比较大小。 , ,且 < 是增函数,学生愕然!至此,学生已完成了认识上的第一个层面——知错,究竞错在何处呢?教师分析: 在结构上属于复合函数,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如何确定的呢?学生猛然醒悟!设函数 , 都为单调函数,那么复合函数 在其定义域内也为单调函数,且同性为增,异性为减,至此,学生笑逐颜开,原来题小乾坤大,小小一题竞同时蕴含了复合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完成了认识上的第二个层面——深化了概念。
2 归类概括,揭示本质,优化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没有抽象就没有数学,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抽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的又一重要任务。而抽象思维,就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需要优化思维的深刻性。
例2:⑴已知 、b是正数,且 ,求证: >
⑵已知 、b是正数,且 ,求证: >
此两题大同而小异,题目结构相似,仅指数不同,证明方法也一致,都可采用比较法证明。若把指数推广到任意的正整数,能成立吗?
如果 、b是正数,且 , ,那么 > 通过证明,结论显然成立。
类似问题举一而反三,触类旁通、研究了问题的全貌,做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貌,见微知著,揭示了问题的本质。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
3 小题大做,延伸拓展,优化了思维的广阔性
数学解题中思维受阻,常常是因为思维的狭隘性,利用习题练习的拓展功能,就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 3:在椭圆 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此题做出了多种解法。
解法1 : 设所求的点 ,两个焦点分别为 (-5,0)、
(5,0), ,
①
即 ,
又 ∵点P在椭圆上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可求得点P的坐标。
解法2:根据题意知 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不妨称 是焦点直角三角形。 设点 , 根据焦半径公式得
又 求得,代入椭圆方程可求P点坐标。
解法3: 点P在以 为直径的圆 上
∵点P是这个圆与椭圆的交点,联立圆方程与椭圆方程,解方程组可求得点P坐标。
解法4: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
∵ 为直角三角形,
PM是 斜边上的高,由面积公式得
设 则
即联立椭圆方程,可求得点P坐标。
解法5: ∵PM是 斜边 上的高,由射影定理得
设 则 由此解得 ,两代入椭圆方程可求得P点坐标。
解法6:设点 ,由题设可知 (-5,0)、 (5,0) , ) , )
再联立椭圆方程可求得P点坐标。
题目虽小,但方法各显神通,易曲而同工,殊途同归,做得酣畅淋漓。
4 分解组合,变幻自如,优化了思维的灵活性
分解法引领我们从思维定势中突破出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组合法让我们随心所欲地去创造、去构建,重塑新的整体。
例:如图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求证
证法1:如图1: (三角法):设正方形边长为1,在图中有 , 则 ,
又0°﹤ 、 ﹤90°
证法2:如图2:(勾股定理法):将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如图
又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法3:如图3:(相似形法):在图3的 与 中,
有 且
证法4:如图4:(余弦定理):将五个正方形相接,
在ΔABE 中,,
则
又 ∵0﹤ 、 ﹤90°
证法5:如图5: 建立直角坐标系M(3,1),N(2,-1)
又 ∵0﹤ 、 ﹤90°
限于篇幅,笔者仅从四个方面粗浅地归纳了对习题资源的挖掘,努力体现了教育新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他们的潜在智能。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以数学的乳汁滋补他们的大脑,用数学的精神熏陶他们的品质,用数学的美妙和魅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共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