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文学作品里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哪怕它看上去很平静,甚至是平淡,但那可是缩回去的拳头。读者只要稍加体会便能感受到,并从这样的阅读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这是著名作家伍剑说的话,他创作小说《锔瓷》时,就是怀着一颗精诚的赤子之心。《锔瓷》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作者将浓厚的乡土情怀埋藏在平静的文字下面,等待着读者自己去挖掘,去体会。
  【作者介绍】
   伍剑,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得“全国十佳儿童文学作家”称号。出版作品60余部,主要有《五班乐翻天》《外婆》《西大街》等。作品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桂冠童书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代表作《外婆》被列为国家十三五图书精品规划,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宣部推荐百部好书,并被多地列入学生必读书目。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具有文化穿透力的佳作。作者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名叫群的男孩向李师傅学习锔瓷的过程,并启发读者思考——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化如何坚守并传承下去?该书是伍剑继《外婆》《西大街》之后的又一作品。故事内容本身过硬,该书已申报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内容好,文字优美,深受学生、老师、儿童文学评论家认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因此,《锔瓷》是一本紧贴热点和国家政策的书籍。
  精彩片段
  【选段一】
   “今天你拜在我的门下,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师徒。古人说:‘师者,父也。父者可责其不孝,骂其不争。’不过当今是新社会,不许打骂了,但在手艺行当想出息,你得记住几句话:‘接活儿如同父母到,做活儿如同抚养婴儿,出活儿如同儿女行。’手艺这东西,一是需要定性,二是需要悟性。定性就是得坐得住,在江水里钓鱼比在河水里钓鱼更需要定性,得时刻盯着水里起伏的鱼漂,没定性,稍不留神,鱼饵就会被鱼夺走了。在薄如纸片的瓷上锔眼,更是不能有半点分神,一马虎不是锔穿物件,就是把瓷片弄裂了无法收拾。瓷碎,主家会索赔,你也就砸了饭碗。”
  【赏析】
   这段文字是李师傅对群说的话。这些话语,看似平凡,实则道理深刻。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师傅对锔瓷这份手艺严谨的态度,更是透出了他强烈的责任感。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工匠精神,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原动力。
  【选段二】
   第二天清早,天边露出鱼肚白,大街的灰色屋顶上泛起光亮,我就起床开始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然后再读,“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正念着,启善就闯了进来。他见到我手上拿着书,便说:“都学手艺了,还读什么书?”
   我眼睛向上一翻,“做手艺也得有学问。”
  【赏析】
   本段文字,语言丰富灵动,极富画面感和诗意感,尤其在场景描写方面,这种画面感和诗意感更为鲜明和突出。本段文字还把古诗词和人物对话融合在一起,既让人感受到男孩群对古典文化的情有独钟,又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精彩书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紧张了,但我们不能让儿童也变得浮躁、紧张、焦虑。他们需要静下来,慢慢地体会美好的童年时光。我们不能嘴上说着静待花开,手里却挥舞着皮鞭。
   ——伍  剑
  
   在《锔瓷》这本书里,作家伍剑通过回望自己的童年,用一段旧时光的印记来温暖读者的童年,锔瓷,修补的不仅是瓷器,还有对童心童年的呵护。锔瓷,锔一个温润的童年。
   ——魏  强
   《锔瓷》是一部难得的中篇小说。在浮躁的儿童小说创作情势下,伍剑以《外婆》赢得了读者的情感认同,而《锔瓷》则必将让伍剑赢得文化的声誉。一部《锔瓷》,足以让伍剑成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实力派!
  ——谭旭东
  【内容梗概】
   故事主题围绕少年成长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濒危却有着极大传承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用孩子的视角、鲜活的故事和细腻的语言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是一套传承民族技艺,发扬工匠精神的青少年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锔瓷》是一部令人动容的儿童文学作品,书中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少年群在外婆的支持下,拜李师傅学锔瓷的经历。十二三岁的少年群淘气调皮又贪玩,也偶尔犯偷拿东西的小错,却在学习锔瓷这门古老手艺的过程中,在李师傅的教导下,学会了做人和做事。锔瓷手艺人李师傅沉浸于自己的工艺世界,以赤诚之心打磨技艺,展现出的是诚诚恳恳做人、本本分分做事的中国匠人精神。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如诗如画的语言,作者用细致入微的文字,展现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每一幅画面都如在眼前,优美而生动,令人回味无窮。
其他文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制造许多垃圾,比如包装袋、矿泉水瓶、果皮、废电池、剩饭、剩菜等,但是许多人对垃圾不加以分类,把这些垃圾混着倒入一个垃圾桶里,方便倒是方便了,却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有些垃圾对于我们来说没有用处,但对一些人却有很大的用处,是货真价实的宝贝。比如,垃圾中的废纸是造纸的再生原料,废纸的再次利用,可以避免砍伐树木,不仅大大节约了资源,还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都知道许多资源是
期刊
植树节的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微风习习。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正在草原上吃草的小肥羊,有的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还有的像正在奔跑的小鹿。我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植树工具和小树苗,来到山坡上植树。   我们兴冲冲地来到了山坡上,抬眼一看,山坡上光秃秃的,一棵老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向我们点头,好像在伤心地说:“小朋友,你们终于来了,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没有一个伙伴,我太孤独了!”我心想:今天,我
期刊
【原文】   听不顺,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   【出处】   《管子·宙合》  【大意】   听得不精深,就谈不到聪慧,不精深、不聪慧则容易陷于荒谬。看得不准确就谈不到明,不准不明就容易陷于错误。  小故事一  鲁共公择言   魏惠王魏罃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魏惠王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站起身,正色道:“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
期刊
一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却没能成功?   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妈妈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孩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分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可能比一般人的靈。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会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孩子小学毕业了,
期刊
我有一位朋友,因为幼年时患了一场大病,命虽保住了,但下肢却瘫痪了。他的父亲是邮局干部,在他中学毕业后设法在邮局给他安排了一份可以坐着不动的工作,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都与常人无别。   朋友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三年。按说,一个重残的人,能有一份这样安稳有保障的工作,应该感到知足,毕竟他有许多身体健康的同学都还在为谋一份职业而四处奔波求人呢!但朋友却辞职了,因为他在人们的眼光中不但看到了同情,还看到了怜悯和
期刊
【导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是谁说三月是水的节日,春江开始泛起舒缓的柔波?是谁说三月是花的节日,各种各样的花朵已在山间或田园悄然绽放?我想,三月也应当是树的节日。今年的植树节,我们一起动手,种下一棵棵小树苗,增添了一片片新绿。本期“素材自助餐”栏目,就让我们聊一聊植树节中发生的趣事吧!  精彩开头  开门见山   那天,是难忘的
期刊
纵观古今中外,大多数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懂得诚实守信的人。  倘若你遇到了困难,只要你诚实守信,你的朋友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来帮助你。即便你走在人生的下坡路,只要你坚持诚信而行,就会获得成功,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美国亨利公司发现,他们食品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倘若去掉该成分,商品的保鲜效果就会变差,而这件事一旦被公布出来,公司就将会面临倒闭。但最终,亨利公司的董事
期刊
又到一年植树时,3月12日,我们班所有人扛着锨镐,拿着树苗,在欢声笑语中浩浩荡荡地向着荒山野岭进军了。   很快到达目的地。瞧瞧那光秃秃的山坡,没有树木的陪伴一定十分寂寞,让我们给它增添一点新绿吧!说干就干,我们立刻热火朝天地行動起来,有的拿着锨镐挖坑,有的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放进坑里,再给它们一点一点地盖上“泥被子”,有的抢着提水,有的忙着浇灌……叮叮当当,哗啦哗啦,嘻嘻哈哈,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期刊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因此每个城市都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呢?   如果像以前一样,把所有垃圾都送进垃圾填埋场,那样既会浪费许多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又会污染附近的土地。我来举几个例子:每利用废纸1吨,可造纸800千克,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约4立方米木材,就可以少砍至少20棵30年树龄的大树;每吨废钢铁可炼钢900千克左右,相当于节约了3吨矿
期刊
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通过一些事情,我们会懂得一些道理。   在一次运动会前,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练习自己的项目。每个班都有团体项目,虽然我对这类项目十分擅长,但跳绳却是我的噩梦,因为我一分钟都无法跳到30个。老师为我做了示范,同学们也热心相助,可任我怎么练,始终都跳得很少。同学们耐心地指导着我,帮我纠正跳绳姿势,老师也在一旁指导我。每当我比上次多跳了几个的时候,同学们都在一旁为我鼓掌,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