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马克思情书传情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情窦初开的年代,社会环境尚容不下男女情感,情书理所当然要打入“另册”,回信地址栏通常含蓄地写着:内详。
  凡人难以免俗。我当时也给车间团支部书记、意中的女友、现在的太太写过一封情书,为此绞尽脑汁,翻遍了能借鉴的所有资料。
  开头是严肃认真的工作汇报:“最近开展‘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大家出大力,流大汗,积极性非常高。”然后另起一行:“看到你连续几日组织团员青年义务劳动,又带头做重活,已好几天没回家,身体吃得消吗?”接着突出主题:“我们认识好几年了,相互有一定了解,因此我觉得有关心你的责任。不知你认为我还可以吗?反正我对你的印象很好也很深刻。”
  主要部分则用双引号开头以示重要:“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都能引起我生命中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都能从你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就能克制这种悲痛。‘在她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你会微笑,我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现在读这段文字,虽然拗口,但还是能感觉到其中的滚烫火热。信的最后是:此致敬礼,等待你的回信。
  没想到,不知怎么搞的,领导竟然获悉这封信的内容,认为它不仅有原则立场问题,更有黄色堕落的思想倾向,特别强调要办学习班追查“以文字来传达亲吻”的根源并批判。
  虽感觉有点难堪,但我的解释仍心平气和:双引号以内的话摘录自革命导师马克思写给战友、妻子燕妮的信。主持者用冷峻的目光盯着我:“真的还是假的?”答曰:“可在马恩全集中查找。嫌麻烦就看1980年9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和燕妮》,里面有相关内容。”
  学习班就此不了了之,我在工友中却落下把柄:“说!啥时‘吻’的?”
  那时没有网络更无微信,青年男女寻觅对眼的另一半,突兀的“简单粗暴”会吓跑姑娘,引经据典能够提高成功率,所以委婉的鸿雁传书成为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有对此种萌芽状态的情愫倍感兴趣的“侦探”,每每看到回信地址“内详”的信,必置于门房最显眼处,还用高音喇叭广而告之:“××,有一封地址‘内详’的信!”
其他文献
1953年的盛夏,我们领到高小毕业证书后,填完了报考初中的表格,学校宣布放假一周,让考生回家做好迎考准备,一周后到校集合统一到旗里参加升学考试。  我们村里包括我在内共有四名考生,其他三名考生家境殷实,家长们信心满满地准备杀猪宰羊,大办升学宴,还忙着给孩子添置新衣新被,打点行装,一派喜气繁忙的景象。而我家却无声无息,一片沉寂。父亲体弱多病,是个半拉子农民;母亲“三寸金莲”,下不了田,只能操持家务。
这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  一天中午,镇长的秘书来到了我家,他说:“我们镇长请你去吃饭呢。”  我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还有点紧张。镇长为什么要请我去吃饭?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镇长秘书看出我的心思,说:“没有什么要紧的,去了你就知道了。”我忐忑不安地坐上镇长秘书的摩托车去了镇里。  不一会儿,我走进了镇长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有十几个人,我们村的书记还有村主任也在。看到我走进去,立刻都站了起来,
都说军队是座大熔炉,我就曾在这座大熔炉里锤炼、洗礼过。  上世纪60年代初,高中毕业不久的我,响应祖国号召,光荣应征入伍。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火车,随着阵阵车轮滚动和声声汽笛长鸣,一路东去,到胶东驻军某部,当上了通信兵。我当时心想,既然当兵,就要当好兵,就得不怕苦和累,不惜流血汗。  通信兵的军事训练主要分两项,即室内训练与室外训练。室外训练,必须身背七十多斤重的军用小型电台急行军,还得边走边与其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成家,比同龄人迟了好几年。我们一家三口住在绍兴钢铁厂分配的小屋里,才10平方米多一点儿。儿子小,不能进托儿所,我们夫妻又都是白天的班,谁来看管孩子成了难题。远在乡下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便毫不犹豫地来帮我们带孩子。  母亲的到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却也使得家里的居住形势更加严峻。经过冥思苦想,我对房间布局作了大调整,硬是给母亲安置了一张单人小床。母亲的小床和我们双人床的一端,紧
家里的那对米面盒,是父母结婚后跟爷爷分家时,母亲跟二叔换来的。分家那天,母亲签完“分书”后,与二叔商量用十斤麦子换已经分给了他的那对米面盒。那个年月,十斤麦子远比两个木盒子重要得多,二叔很痛快地答应了。父亲却挺不高兴,埋怨了好几天。  所谓米面盒,就是过去用以盛放食物的食盒。我们老家有个习俗,结婚当天,男方迎娶新娘子时,必须要带上这样一对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装上面粉,另一个装上大米,新娘子要揭开盒
我是1980年结婚的,当时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工薪族”能有一间平房就很不错了。十平方米左右的面积放不了几件家具,床是必不可少的,加上衣柜、酒柜、折叠桌,顶多再来一对沙发。  那年代还是计划经济,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得凭票供应,家具也是如此。新婚夫妇凭结婚证只允许买一件(床或衣柜二选一),而且还要登记排队,每个季度发一次货。有个朋友非得要家具五厂的蜂皇牌大衣柜,结果从当年年底一直等到来年的国庆节也没买
1986年,湖南临湘县下发文件:对长期在乡镇中小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其家属子女有特殊困难的,予以“农转非”。五里牌乡教育党支部研究,把“农转非”条件定为:教龄在30年以上,中等职称,教学骨干,家庭特殊。我1951年参加工作,教龄35年,小学高教,老伴做过大手术且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因此,我家完全符合“农转非”条件。五里牌乡有五个指标,六个人争。这时,有人想利用关系排挤我。紧急关头,我拿出了自己1981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到中学当老师。1975年夏,我被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现为聊城大学)录取,终于能圆自己的大学梦了。但在高兴之余,我也有些发愁。我的爱人在农村教书,周末才能回家;大女儿已经上小学,还有个五岁的儿子。我如果去上学,家中老人身体不大好,没有能力照管两个孩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将女儿留在家里,带着儿子去上学。报到那天,为了省几块钱的车票钱,我骑自行车去的。车子后面驮着铺盖、脸盆等
1961年,我24岁,在石家庄平山县南甸中学教导处工作。初春,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岁数不小了,也该考虑这事了,况且母亲一再催促。但我知道,说媳妇是一辈子的大事。说个好媳妇,自己这辈子幸福,老人也跟着高兴;说个不称心的媳妇,自己一辈子受罪,老人也天天生气。但怎样才能说个好媳妇呢?我反复思考着这事……  我喜欢看书,可在书上也没看到这方面的经验。想想我们中学的三十多位老师,年岁大的任老师、年轻的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