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Funktion”是康德判断理论的关键概念,以往研究大都以日常涵义的“机能”或“功能”来翻译和理解这一概念,并引申出生理效果、认识维度等各种解释,然而,基于康德在沉默时期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康德在沉默时期的逻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L9YJC720019),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康德先验逻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YDBK2016-06)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unktion”是康德判断理论的关键概念,以往研究大都以日常涵义的“机能”或“功能”来翻译和理解这一概念,并引申出生理效果、认识维度等各种解释,然而,基于康德在沉默时期对“Funktion”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他更看重的显然是这一概念所蕴含着的函数结构,并希望借助这种数学结构来重新解释综合判断中对象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由此,强调以数学涵义的“函数”来翻译并理解这一概念,才能凸显出“Fimktion”概念在康德判断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揭示出由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文本表述而被遮蔽的综合判断结构,以及康德在判断
其他文献
帕菲特在《理与人》中似乎认为,行为后果论是最佳的伦理理论;相比之下,他在《论重要之事》第一卷中捍卫的行为规范理由理论是基于价值的客观主义理论,且受支持的伦理理论是由
在很多学者看来,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先验现象学与存在论的分歧,其最早显露于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的批判中.本文首先从胡塞尔的相关论述和芬克的
作为“诗三百”的开篇之作,《关雎》 堪称华夏诗国的“第一情歌”.孔子作为 《关雎》 的第一读者,以整体性视野,从审美与教化双重角度,奠定了 《关雎》 三千年接受史基调.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