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道德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及其成员从事经营时,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系的,完善其素质和协调商业内外部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和个人情操以及在行为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于商业道德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商业道德;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F7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201-01
商业道德是伴随着商人、商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对于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来说,对用户的接受行为产生影响的信息道德,系统的信息道德水平越高,用户认为自己的利益可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更加坚信未来的结果会朝好的方面发展,则用户越是觉得系统值得信赖,就会认为使用该系统可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电子商务时代的商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同时也会直接对用户接受行为的使用意图产生正向的影响,用户就更加愿意使用该系统。
1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导致商业道德的缺失
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使得人类的交往关系处在极不确定的状态,使千百年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规范人们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处于危险境地。具体来说,网络的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虚拟、时空的虚拟、交流的虚拟和利益的虚拟。
1.1电子商务时代时空的虚拟
时空的虚拟是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现实社会之中又创立了一个虚拟的电子空间。由于时空的“消失”,各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剧。传统的或是某一特定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中又不完全适用,各种道德观念和规范在这里强烈碰撞,不可避免地会强化网络道德的相对化趋向,使无中心变成了网络道德的现实。
1.2电子商务时代交流的虚拟
交流的虚拟是指网络交往的非实在性意义。网络为我们人类的交往、交流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渠道。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而网络交往却可以借助于非人性化的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中介,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感觉不到对方的表情、反应和与自己相关的利益,这就使人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情淡化、责任淡化等问题。
1.3网络中利益体现一定的虚拟性
利益的虚拟听上去是非常矛盾的一对概念,但网络却让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起来,网络中存在着某种虚拟的利益。在一些网络游戏中,游戏者通过游戏获得的虚拟财产可以公开到现实社会中进行买卖,交易价格少则几十元,多则几万元。甚至当某游戏者的虚拟财产被“”后便将官司打到了法院,而法院也支持了其诉讼请求。当然,对是否应该承认和保护这种虚拟财产众说纷纭,这不仅是个法律难题,也是个道德难题。
2电子商务时代商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2.1时空虚拟性致商业道德缺失之对策
时空虚拟性导致了商业道德缺失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建立商业信用制度,利用信用体系来的构建来体现企业的信用,进而让网络买主放心,从最初简单的商品交换,到后来复杂的市场关系,都需要以信用为链条来维系交换秩序和市场秩序。失去信用,市场经济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游戏规则,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经济发展。从某种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的目的是根据诚信原则进行制度化管理。要完全按市场化的方式成立信用记录公司,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将记录资料输入电脑数据库,数据库一直连续跟踪客户的信用变化情况。这样进行信用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人们失信的成本,有效地防止人们违背契约。
2.2交流虚拟性致商业道德缺失的对策
当前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致使众多民众均可网购,因此给与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机进行欺诈,诸如利用网络虚拟交易来骗取虚拟商品的交易,因其无实物发货收货为证,故而可欺诈得逞,对于此网络欺诈别人且不能自律者,作者认为当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等都对其道德自律失去作用时,就需要通过监督来阻止和约束。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商业道德的监督是不够的,监督的实效和影响力也不明显。必须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网络化监督系统,强化商业道德监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途径和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传播媒体,对不道德的经营行为及时曝光,给不自律商业主体施加舆论压力;发挥政府的监督权威性、强制性功能和公正性特点,对商业主体进行行政监督;行业协会要运用行规会约,对本行业的商业主体行为予以规范监督。商业主体内部也要加强自律监督,对员工的商业活动进行直接和有力的监控,及时纠正和解决商业活动中出现的不道德问题。建立消费者批评监督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如设立商业道德评议簿、意见箱、举报监督电话,发放征询意见卡、登门访问或定期召开消费者座谈会等活动。
2.3利益虚拟性致商业道德缺失的对策
商业道德培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商业主体的道德素质。这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等多个方面,使商业道德从理念、规范内化为被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并贯彻落实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要尽快改变日趋严重的现实状况和全面提高商业主体的道德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健全和完善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深入和持续地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道德教育。加强媒体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大众媒体要切实采取措施,承担起普及商业道德知识、传播商业道德经验、宣传商业道德典型、鞭策商业道德环境破坏现象和鼓励人们促进商业经济发展的重任。特别要加强对政府和企业领导者的教育,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分级分类培训、突出教育重点、保证质量效果的原则,使他们深刻领会商业道德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按照道德规范、商业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进行思考、决策与管理。
2.4道德与法制建设相结合
在新形势下,应注重商业道德建设和商业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深入宣传并不断完善商业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促德治。如果商业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就势必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等结果。因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商业有序发展、商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而有力推动和激励商业道德建设。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认同道德自律。
3结论
道德都有调节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都担负着确立和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使命。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网络社会的治理中,道德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商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在注重网络道德作用的同时,也应发挥各方面教育与防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寶玉.B2B电子商务模式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2]陈昌.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7,4.
[3]刘新云,张瑗,熊国海.论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道德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关键词电子商务;商业道德;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F7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201-01
商业道德是伴随着商人、商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对于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来说,对用户的接受行为产生影响的信息道德,系统的信息道德水平越高,用户认为自己的利益可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更加坚信未来的结果会朝好的方面发展,则用户越是觉得系统值得信赖,就会认为使用该系统可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电子商务时代的商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同时也会直接对用户接受行为的使用意图产生正向的影响,用户就更加愿意使用该系统。
1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导致商业道德的缺失
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使得人类的交往关系处在极不确定的状态,使千百年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规范人们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处于危险境地。具体来说,网络的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虚拟、时空的虚拟、交流的虚拟和利益的虚拟。
1.1电子商务时代时空的虚拟
时空的虚拟是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现实社会之中又创立了一个虚拟的电子空间。由于时空的“消失”,各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剧。传统的或是某一特定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中又不完全适用,各种道德观念和规范在这里强烈碰撞,不可避免地会强化网络道德的相对化趋向,使无中心变成了网络道德的现实。
1.2电子商务时代交流的虚拟
交流的虚拟是指网络交往的非实在性意义。网络为我们人类的交往、交流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渠道。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而网络交往却可以借助于非人性化的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中介,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感觉不到对方的表情、反应和与自己相关的利益,这就使人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情淡化、责任淡化等问题。
1.3网络中利益体现一定的虚拟性
利益的虚拟听上去是非常矛盾的一对概念,但网络却让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起来,网络中存在着某种虚拟的利益。在一些网络游戏中,游戏者通过游戏获得的虚拟财产可以公开到现实社会中进行买卖,交易价格少则几十元,多则几万元。甚至当某游戏者的虚拟财产被“”后便将官司打到了法院,而法院也支持了其诉讼请求。当然,对是否应该承认和保护这种虚拟财产众说纷纭,这不仅是个法律难题,也是个道德难题。
2电子商务时代商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2.1时空虚拟性致商业道德缺失之对策
时空虚拟性导致了商业道德缺失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建立商业信用制度,利用信用体系来的构建来体现企业的信用,进而让网络买主放心,从最初简单的商品交换,到后来复杂的市场关系,都需要以信用为链条来维系交换秩序和市场秩序。失去信用,市场经济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游戏规则,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经济发展。从某种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的目的是根据诚信原则进行制度化管理。要完全按市场化的方式成立信用记录公司,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将记录资料输入电脑数据库,数据库一直连续跟踪客户的信用变化情况。这样进行信用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人们失信的成本,有效地防止人们违背契约。
2.2交流虚拟性致商业道德缺失的对策
当前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致使众多民众均可网购,因此给与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机进行欺诈,诸如利用网络虚拟交易来骗取虚拟商品的交易,因其无实物发货收货为证,故而可欺诈得逞,对于此网络欺诈别人且不能自律者,作者认为当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等都对其道德自律失去作用时,就需要通过监督来阻止和约束。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商业道德的监督是不够的,监督的实效和影响力也不明显。必须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网络化监督系统,强化商业道德监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途径和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传播媒体,对不道德的经营行为及时曝光,给不自律商业主体施加舆论压力;发挥政府的监督权威性、强制性功能和公正性特点,对商业主体进行行政监督;行业协会要运用行规会约,对本行业的商业主体行为予以规范监督。商业主体内部也要加强自律监督,对员工的商业活动进行直接和有力的监控,及时纠正和解决商业活动中出现的不道德问题。建立消费者批评监督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如设立商业道德评议簿、意见箱、举报监督电话,发放征询意见卡、登门访问或定期召开消费者座谈会等活动。
2.3利益虚拟性致商业道德缺失的对策
商业道德培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商业主体的道德素质。这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等多个方面,使商业道德从理念、规范内化为被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并贯彻落实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要尽快改变日趋严重的现实状况和全面提高商业主体的道德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健全和完善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深入和持续地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道德教育。加强媒体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大众媒体要切实采取措施,承担起普及商业道德知识、传播商业道德经验、宣传商业道德典型、鞭策商业道德环境破坏现象和鼓励人们促进商业经济发展的重任。特别要加强对政府和企业领导者的教育,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分级分类培训、突出教育重点、保证质量效果的原则,使他们深刻领会商业道德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按照道德规范、商业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进行思考、决策与管理。
2.4道德与法制建设相结合
在新形势下,应注重商业道德建设和商业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深入宣传并不断完善商业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促德治。如果商业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就势必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等结果。因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商业有序发展、商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而有力推动和激励商业道德建设。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认同道德自律。
3结论
道德都有调节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都担负着确立和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使命。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网络社会的治理中,道德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商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在注重网络道德作用的同时,也应发挥各方面教育与防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寶玉.B2B电子商务模式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2]陈昌.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7,4.
[3]刘新云,张瑗,熊国海.论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道德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