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医生有个患者“黑名单”

来源 :凤凰资讯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挂号难”问题,中国卫生部从2009年起推出预约挂号制度,为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爽约问题。很多人约了号又不去,也不通知医院,真正需要的人挂不上号,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在加拿大,看病预约迟到或爽约是很严重的,医生手中有一份患者“黑名单”。如果患者不按预约办事,大夫可以拒絕接诊。
  加拿大实行的是层级医疗制度,病人要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觉得有必要,才会推荐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觉得有需要才会将患者送去专业医院。除了急诊,加拿大的医院一概没有门诊部,因此“挂号”几乎是不存在的。病人就诊的“标准动作”是,打电话给家庭医生,预约就诊时间。
  加拿大家庭医生行业协会规定了严格的门诊规范,限制每天接诊的数量 (各省规定不同,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每天的上限是30个)。正因为家庭医生接诊是“稀缺资源”,预约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就诊病人一旦预约,就不能轻易爽约或迟到,倘若一位病人放了家庭医生的鸽子,就等于白白浪费了一个门诊时间段,对其他轮候的病人很不公平;如果迟到,原本安排好的就诊次序就会被打乱,会影响后面排队候诊的病人,也会影响医生的作息时间。
  所以,在加拿大,不按约定时间到家庭医生处就诊,是绝对的大忌。对于屡屡有爽约或迟到“前科”的病人,家庭医生会把他列入 “黑名单”,并对其进行警告、拒绝接诊,甚至可能要求其另找家庭医生。如前所述,加拿大实行层级医疗制度,看专科、进医院、做体检、动手术,都要先过家庭医生这一关,通过家庭医生才能接触这些真正 “看大病”的医生和医疗机构,没有家庭医生,对于一个加拿大人而言,是件很严重的事。(陶短房)
其他文献
摘要:隐名股东作为一种独特的法律主体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已久,我国《公司法》未对隐名股东作出规定,《公司法解释三》以实际出资人的称谓规定了隐名股东的部分权利和义务。学界对于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有实质说、形式说、折中说和法律规则说四种学说,我国现行司法解释采取的是折中说的标准。形式说既能鼓励促成交易又能保护交易安全,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未来立法发展宜采此标准。  关键词:隐名股东 股东资格 实质说 形式
我提高我国公民就医水平,更加为百姓周到的服务,做到小病近治、省钱、省力、省心,让人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利用率同时缓减交通压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及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树立法律在社会中的权威。在我国,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我国法律体系也还不够完善,法律在社会中的真正权威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