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6日中国平安近乎跌停,虽然当晚各种利空传言都被公司澄清,但是暴跌原因仍然扑朔迷离。应该看到的是,在“平深恋”正式启动后,平安集团的偿付能力大大降低,尽管保监会已经批准了平安人寿募集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的10年期次级债,但是市场人士认为40亿元次级债无法有效提升寿险充足率,中国平安未来还要面临融资需求。
根本问题为偿付问题
平安的大跌引发了市场对抛盘机构及其原因的猜想,说法不一。根据中信建投证券出具的关于中国平安大跌的点评报告显示,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困扰中国平安的根本问题是偿付能力问题,中国平安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途径解决3-5年偿付能力的问题。
报告进一步指出,偿付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新业务的结构,而且对于资产配置影响很大。
中国平安2011年中报显示,中国平安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5%,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8.1%,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78%。需要指出的是,平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已从上年末的180.2%降至158.10%,接近了保监会150%的监管红线。
据悉,寿险公司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消耗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日常新增业务,其需要按责任准备金的一定比例,该比例投连险为1%,其他寿险为4%;及风险保额的一定比例,该比例通常为0.3%,来提取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导致充足率降低。
二是资本市场下跌导致的实际认可资本价值的下降,例如2008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48%,由于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平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从上年末的287.9%降至121.3%。据此推断,从上半年到9月26号,沪深300指数已经下跌了12.9%,程度要远远大于上半年,这无疑进一步拉低了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
40亿债仅能解近忧
根据保监会规定,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需要按照季度报送,那么可以简单推测,公司三季度末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平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应该已经接近了150%的监管红线。
目前,保监会已经批准了平安人寿发行40亿次级债,但是多家券商表示,40亿次级债的规模对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低于15个百分点,因此只能暂时缓解偿付能力问题。
根据湘财证券的测算,在不考虑业务及资本市场变动的情况下,如果拉升寿险充足率至180%附近,需要补充资金70亿元。所以预计后期集团仍然要向寿险进行注资。年中平安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由于深发展资本充足率按保险集团偿付能力方法换算后,对平安集团偿付能力的充足率有拉低作用,因此深发展计入集团偿付能力计算后,如集团再向寿险注资,则集团本身充足率未来将承受压力。假设集团向寿险注资70亿元,则集团充足率从200%降至190.3%。而2008年和2009年整个集团的偿付能力都在300%以上。
海外股东或撤资救主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10%。此后,汇丰控股一直都表态称,作为新兴市场策略的一部分,打算继续做平安的长期投资者。
不过在当前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时,汇丰会不会套现存在很大的疑惑。据之前外国媒体的报道,随着管理层推进其分拆非核心资产的计划,汇丰控股打算以1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出售旗下一般保险业务,报道还称,汇丰已经出售了英国、法国、香港及新加坡的非寿险业务。
中信建投指出,最近海外中国股连续被做空,这股浪潮会传至H股。那么在H股肯定有机构做空市场或者有投行看空中国平安,因为H股市双边市场,做空仍然能够赚钱。中国平安是机构做空H股中国指数很好的标的。中国平安跌这么惨,在两地减持的股东肯定不是小股东。此前汇丰准备出售旗下非寿险业务,目的是增加流动性,防止重蹈AIG覆辙,背后隐藏的问题欧美债务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加严重。那么汇丰控股很可能也会减持亚洲的寿险业务,但是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而A股市场上中国平安的股东结构更加复杂,那么减持在所难免。
需要指出的是,在面临融资需求的同时,由于平安的员工股减持计划,未来平均每年有近2亿股尚待减持。再融资和员工股减持尚未落地之前,将继续成为牵制股价表现的风险因素。
根本问题为偿付问题
平安的大跌引发了市场对抛盘机构及其原因的猜想,说法不一。根据中信建投证券出具的关于中国平安大跌的点评报告显示,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困扰中国平安的根本问题是偿付能力问题,中国平安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途径解决3-5年偿付能力的问题。
报告进一步指出,偿付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新业务的结构,而且对于资产配置影响很大。
中国平安2011年中报显示,中国平安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5%,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8.1%,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78%。需要指出的是,平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已从上年末的180.2%降至158.10%,接近了保监会150%的监管红线。
据悉,寿险公司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消耗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日常新增业务,其需要按责任准备金的一定比例,该比例投连险为1%,其他寿险为4%;及风险保额的一定比例,该比例通常为0.3%,来提取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导致充足率降低。
二是资本市场下跌导致的实际认可资本价值的下降,例如2008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48%,由于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平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从上年末的287.9%降至121.3%。据此推断,从上半年到9月26号,沪深300指数已经下跌了12.9%,程度要远远大于上半年,这无疑进一步拉低了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
40亿债仅能解近忧
根据保监会规定,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需要按照季度报送,那么可以简单推测,公司三季度末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平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应该已经接近了150%的监管红线。
目前,保监会已经批准了平安人寿发行40亿次级债,但是多家券商表示,40亿次级债的规模对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低于15个百分点,因此只能暂时缓解偿付能力问题。
根据湘财证券的测算,在不考虑业务及资本市场变动的情况下,如果拉升寿险充足率至180%附近,需要补充资金70亿元。所以预计后期集团仍然要向寿险进行注资。年中平安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由于深发展资本充足率按保险集团偿付能力方法换算后,对平安集团偿付能力的充足率有拉低作用,因此深发展计入集团偿付能力计算后,如集团再向寿险注资,则集团本身充足率未来将承受压力。假设集团向寿险注资70亿元,则集团充足率从200%降至190.3%。而2008年和2009年整个集团的偿付能力都在300%以上。
海外股东或撤资救主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10%。此后,汇丰控股一直都表态称,作为新兴市场策略的一部分,打算继续做平安的长期投资者。
不过在当前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时,汇丰会不会套现存在很大的疑惑。据之前外国媒体的报道,随着管理层推进其分拆非核心资产的计划,汇丰控股打算以1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出售旗下一般保险业务,报道还称,汇丰已经出售了英国、法国、香港及新加坡的非寿险业务。
中信建投指出,最近海外中国股连续被做空,这股浪潮会传至H股。那么在H股肯定有机构做空市场或者有投行看空中国平安,因为H股市双边市场,做空仍然能够赚钱。中国平安是机构做空H股中国指数很好的标的。中国平安跌这么惨,在两地减持的股东肯定不是小股东。此前汇丰准备出售旗下非寿险业务,目的是增加流动性,防止重蹈AIG覆辙,背后隐藏的问题欧美债务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加严重。那么汇丰控股很可能也会减持亚洲的寿险业务,但是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而A股市场上中国平安的股东结构更加复杂,那么减持在所难免。
需要指出的是,在面临融资需求的同时,由于平安的员工股减持计划,未来平均每年有近2亿股尚待减持。再融资和员工股减持尚未落地之前,将继续成为牵制股价表现的风险因素。